第三十三章 執行委員會
對於肯尼迪來說,他在白宮的早晨生活大多相差無幾。七點半左右起床,泡個澡放鬆背部,同時快速瀏覽邦迪小組根據頭天夜裏收到的秘密電報所整理出來的厚厚一疊情報材料。然後,他穿著浴袍和拖鞋,一邊閱讀《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一邊匆匆吃早餐。早餐通常也是一成不變:咖啡、橙汁、雞蛋、熏肉和烤麵包。
吃完早餐後,肯尼迪在貼身仆人喬治·泰勒的侍候下穿戴整齊。九點前,他就已經一切就緒,等待卡羅琳和約翰來這裏問候他。兩個孩子來了後,他一手牽個孩子,下樓來到橢圓形辦公室,這位慈愛的父親開始一天的工作。
1962年10月16日的早上,他正在吃早餐,臥室外傳來敲門聲。邦迪進來了,拿著一個文件夾,裏麵夾著些照片。“總統先生,”邦迪說道,一邊將照片鋪在床上,“您可以看到,這些照片鐵證如山,表明俄國人在古巴的確有攻擊性的導彈。”
肯尼迪仔細查看照片,拍攝到的建築物結構粗糙,周圍是一些茂密的熱帶植被,很難弄清楚它們到底是什麼。但是他知道邦迪說的是真的。“我們可能不得不炸掉他們。”肯尼迪說。
三個小時後,中央情報局首席航空攝影專家阿特·倫達爾向總統、內閣成員和白宮主要工作人員例如索倫森和奧唐奈等彙報U-2偵察機的發現。蘇聯人不僅在安裝打擊目標可遠達華盛頓的中程彈道導彈,而且他們正準備安裝中遠程彈道導彈,這種導彈的射程達到2200英裏,可以覆蓋90%的美國大陸。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肯尼迪大聲說道,“俄國人這樣做絕對有重要理由,肯定是對他們的洲際彈道導彈不滿意。”——他們的洲際彈道導彈,射程隻有5000英裏。
總統猜中了古巴導彈的主要原因。早在1961年6月肯尼迪和赫魯曉夫在維也納會麵之前不久,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就向他保證說“我們的實力是最強的”,看來他們並不是自吹自擂,也沒有虛張聲勢。
自此以後,這一優勢地位從來沒有動搖。1962年10月,美國大約擁有5000枚核彈頭可以用來對付蘇聯。但是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估計,蘇聯隻擁有大約300枚戰略武器,其中有二十枚是SS-6型洲際彈道導彈,155台遠程轟炸機;少量的潛艇,它們最多可以裝載20枚中程彈道導彈,而且能浮出水麵將其發射。
表麵上看,美國在核武器方麵擁有17∶1的明顯優勢。但是事實上,蘇聯的戰略武器是如此的原始、不可靠和脆弱,以至於美國與蘇聯的優勢應該為100∶1。此外,正如1961年9月肯尼迪所發現的,如果蘇聯在歐洲和其他地區準備進攻美國軍隊,參謀首長聯席會議打算先發製人,用這種壓倒性的戰略優勢來摧毀蘇聯。美國將會在遭到進攻之前發動攻擊,決不會重演珍珠港事件。
1961年的冬天,赫魯曉夫念念不忘蘇聯所處的戰略劣勢,古巴的危險命運和把盟軍撤出柏林的挑戰這些問題,他想到了一個妙招:將彈道導彈布置到古巴,這樣可以實現戰略上的平衡,保護卡斯特羅政權,或許他還有機會強迫美國人在柏林問題上屈服。
所有的導彈將在1962年11月底安裝完畢,屆時赫魯曉夫要在聯合國發表演說。他會要求大會通過柏林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然後離開紐約飛往哈瓦那,和卡斯特羅簽訂防禦公約。那個時候,他就會宣布他們在古巴擁有中程彈道導彈。美國人再也不能打出他們戰略優勢的王牌。
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影響所有決策的最重要的因素反映了肯尼迪和他所有的顧問對待核武器的基本態度。當他聽取統一作戰行動計劃的彙報時,他自己對其極度討厭和反感。肯尼迪推崇強硬,但是憎恨戰爭。在1960年的秋天,大概是在他聽取美國導彈實力彙報時,他告訴戈爾·維德爾:“我是個為了和平不惜一切代價的人。”
不出所料,在危機的第一天,他的反應就是否認赫魯曉夫所采取行動的軍事重要性。“這有什麼不同?無論如何,他們已經有足夠的核武器摧毀我們了。”這不是事實,但是他寧願相信這一點,或許是因為,如果他承認美國具有戰略優勢,他將不得不批準入侵古巴,那正是參謀長聯席會議想要的。
然而肯尼迪堅信,任何對古巴的進攻可能促使蘇聯攫取柏林。如果真是那樣,他就會被迫授權批準先行發動恐怖的核攻擊,這也是統一作戰行動計劃所要求的。
毫無疑問,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古巴的導彈確實給美國的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在古巴的幾十枚中型彈道導彈更加準確可靠,比5000英裏之外的洲際彈道導彈具有更大威懾力。事實上,美國在遠離本土的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戰略空軍司令基地包圍圈,以遏製蘇聯的冒險行為。但是赫魯曉夫已經滲透進來,在美國前方防守基地內牢牢建立了自己的陣地。
一旦古巴的中程彈道導彈投入使用,世界上每個戰略空軍司令基地,包括位於內布拉斯加州的戰略空軍司令基地總部,都處於蘇聯的導彈射程內。蘇聯的第一次進攻將會摧毀美國至少85%的核武器,甚至更多。
10月16日,總統吃過午餐後休息了片刻,然後在國務院會見了一百多名報紙編輯,非正式介紹(內容不供發表)了當時的局勢。在臨近結束的時候,他憑著記憶引用了西班牙鬥牛士多明戈·奧爾加特所寫的、由羅伯特·格雷夫斯翻譯的一首詩:
鬥牛評論家坐了一排又一排,
擠滿了巨大的廣場;
但是隻有一個人真正懂得,
他就是鬥牛的勇士。
接下來的兩天裏,麥克納馬拉從參謀長聯席會議傳來緊急意見,要求對古巴導彈基地實施七天的空中打擊,然後入侵古巴。在危機的第一天,肯尼迪打算反擊那些對他哥哥進攻的人們,甚至不惜製造事端為入侵尋找正當理由。但是在危機的第二天,他反對任何進攻。他把整個事件稱之為“逆轉的珍珠港事件”,而且還告訴其他總統顧問,我的哥哥絕不會成為60歲時候的東條英機。
第二天,肯尼迪堅決地把商討的焦點從軍事行動轉向不太冒險的海上封鎖。第三天,即10月18日,他安排接見了前蘇聯外長安德烈·格羅米科。肯尼迪總統提醒格羅米科,他在九月份已經作了兩次公開聲明,表示美國絕不容忍蘇聯在古巴安裝任何攻擊性武器。
格羅米科態度溫和地保證說古巴沒有這樣的武器。實際上,在他們談話的時候,肯尼迪的書桌裏就有照片可以證明事實與他的承諾恰恰相反。然而肯尼迪總統忍住了,沒有把照片拿出來戳穿他的謊言。
赫魯曉夫堅信自己此舉會取得成功。在導彈進入古巴之前不久,他告訴自己的一位演講稿寫作者,費德·勃拉斯基,盡管肯尼迪總統非常聰明,但是他也很軟弱。“一旦麵臨考驗,他肯定會倒下。”格羅米科發來電報彙報他與肯尼迪總統在橢圓形辦公室的會談情況,這讓赫魯曉夫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格羅米科說古巴的導彈讓肯尼迪完全大吃一驚,以至於不知道如何應付。
臨近午夜,格羅米科的電報正在向莫斯科發送,而肯尼迪總統和他的顧問們又在進行另一輪商討。他們最後決定了應對方案:海軍封鎖古巴。目前,至少有20艘輪船從蘇聯港口駛向古巴,其中有七艘可以裝載中遠程彈道導彈。
海軍封鎖不能讓導彈撤離古巴,而且如果古巴導彈基地建設得更加先進,有更好的防禦措施,今後很難對其實行有效的空中打擊。但是肯尼迪想拖延時間,他希望赫魯曉夫仔細考慮結束這次危機的方式,以免他用衝動的方式補救這次輕率的冒險行為。
到目前為止,肯尼迪總統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保持一定的距離,主要通過麥克納馬拉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克斯維爾·泰勒進行聯係。泰勒1960年出版的《音調不定的號角》給肯尼迪留下了深刻印象,1961年5月,總統聘請這位前任陸軍總參謀長當他的軍事顧問。這削弱了參謀首長聯席會議的實力,總統指責他們導致了豬灣事件的慘敗。1962年10月1日,肯尼迪任命泰勒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導彈危機期間,由於有泰勒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肯尼迪總統采取分而治之的方式控製了軍事統治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