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節開始之前,我們先看這樣一個案例:
周婷是一位舞蹈演員,身材曼妙、青春靚麗。在一次舞台表演後,她和副導演相戀。副導演是業內出名的人,年齡比周婷長七歲。所以,盡管周婷的自身條件很好,但是因為男友身為圈內知名人士,加上他又有些大男子主義,什麼事情都要自己做主,希望生活中的事情要按照他的理解去處理,希望生活中的人接受他的支配和指揮。
所以慢慢地,周婷喪失了自己的主見和原則。男友不喜歡她留短發,於是她蓄起了長發;男友不喜歡她總是喝飲料,所以她就不再喝飲料;男友嫌棄她說話聲音太大,她不得不學著捏著嗓子說話……朋友都很驚訝她的這種改變,但周婷笑了笑說:“誰讓我愛他呢?其實我也不好受……可是,當他給我提出要求時,我怕……”
這個故事看起來似乎有些極端,但是它源於真實的生活。其實,不僅是兩性關係,倘若我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主性,那麼我們必然就會越陷越深,最終失去對自我的控製,失去自己的本色。
所以,我們經常會在微博、微信、論壇裏,看到這樣的感慨:“我失去了我自己!”在為了別人的事情而忙碌之時,我們卻忘記了“本我”,自我意識被大大弱化。這其中,尤其以戀愛中的男女最為常見。結果,我們總是被其他的瑣碎事情牽著鼻子走。
也許,此時的你已經深陷其中,隻是還沒有發覺罷了。那麼請看看這兩個問題,是否你可以對號入座?
1.我會經常感受到無助
遇到事情時,我會經常感覺不知如何是好,感到自己是軟弱無力的。如果沒有別人,那麼我就沒有走下去的力氣。而我最怕聽到的,就是他和我說:“你自己決定就好。”那個時候,我感到自己像一片隨風而飄的枯葉……
2.我感到自己很愚蠢
如果讓我自己去做某一件事,那麼我會感覺到自己一定失敗,所有的行為都是愚蠢的。和他相比,我怎麼可能做好呢?他是那麼優秀,而我是這麼弱小……
當你有了這樣的思維,又怎麼會拒絕?因為,你已經習慣了別人為你做決定,習慣了遇到事情時就求助對方。
試想,如果有一天周婷失戀了怎麼辦?那時,她一定會更加糾結和痛苦。而可以想象的是,以這種單一的模式來經營人生,出現問題是必然的。她的男友,遲早會厭倦這種生活。而等待她的,就隻有迷茫了。
所以,如果不懂拒絕,那麼你就永遠沒有收獲。而從這一刻起,我們就應該開始學著去拒絕,去獨立,去用自己的目光看世界。生活中,還有太多像周婷這樣的人,表麵上看起來他們愛得偉大,願意犧牲一切,付出了所有的精力與青春,然而我們知道,他們錯了。記住,沒有拒絕的權利與勇氣,那麼自己隻能被迷茫所控製,依舊過不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