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裏已經擁有了5萬多個客戶,這個巨大的數字,對於他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的收益之大。換句話說,客戶的數目和他的利潤成正比例。
他的《南華郵報》在全國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大。就連創刊三十多年的《集郵》雜誌也行到了盧俊雄的能力和實際號召力,答應為他的《南華郵報》做一回廣告。這可是它首次為郵票商而不是為郵票做廣告。
《集郵》雜誌的銷售廣告給盧俊雄帶來了超記錄的銷售額,當月他就完成了30萬多元的營業額。在這種大好形勢下,他就不可能再在學校的宿舍裏做這一切事了。他走進了廣州城裏找房子,並存郵局租了一個信箱,他開辟中國大陸郵購商的先河。
盧俊雄在熱熱鬧鬧的郵市之中讀完了他在大學應讀的書本,接著就到了實習期了。他還是按著自己的想法,走進了廣東科技谘詢服務中心軟科技部。他在這裏實習,而後就把這個軟科技部承包下來了。這還不算,他另外還在實習期間,在這裏做成了一件與眾不同的事。
他與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刊《集郵》雜誌的關係已相當密切了,後來盧俊雄又去與《集郵》雜誌的負責人商量,為他做一次舉辦全國集郵拍賣的廣告。
這可真是異想天開的舉動,可是仔細一想,也真是很有特色與吸引力的事,在中國是第一次,恐怕在世界上也算得是首次。
《集郵》雜誌還真的為他做了這回廣告。結果這又是一次大成功。它為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廣大集郵愛好者交換郵品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搞成了這次拍賣活動,盧俊雄就為他實習的和承包的那個軟科技部得到了30萬元的經費。
而此時,盧俊雄已經做了好幾次“第一”:第一個在中國辦起個體郵票營業部;又讓《集郵》雜誌第一次登出私人性的郵票交易廣告;第一次用特殊賣房方式大獲成功……盧俊雄是在1989年夏天畢業的。南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那一年的大學畢業生分配特別困難。許多畢業生為了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東奔西走,結果都不太理想。此時有一種怪現象,那些大學畢業生看中的“好單位”,人家卻很不情願接受他們。
但是畢業求職對於盧俊雄來說,是一件可以置之不理的事。走出校門的他早就有了自己預定的長遠規劃。正如他初進校門時所想的,他對那些別的大學生看重的政府機關部門,一些官辦大公司的管理層位置,並不很看重,不認為那是由才智很高的人占據的最合適的位置。
在這些年裏,盧俊雄已經形成了自己獨行的習慣,即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形成了獨特的價值觀。他在這幾年的大學生涯裏,對自己奉行了一種與眾不同的信條,並堅持不變。
他的信條即是:要幹一般人想不敢想,做不敢做的事,決不能羨慕那種滿足現狀的生活,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
也許他的這種信條最初感觸是從他自己的家庭,即從他的知識分子父母那裏看到的吧?他的父親就是認真地按著傳統思維行事,規規矩矩地做人,一生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從根本上,不能擺脫貧窮之苦。
他要做一個與人不同的人,還想著做許多次“第一”。
從大學畢業,他年僅22歲。但此時的盧俊雄已經是一個屢經沙場的“老”將了。他走進的社會.是他已經很熟悉的一塊天地。對於他來說,這不過是下一輪拍賣郵票的開始而已。
他注冊了一個專門經營郵票的營業部。這又是全國第一家集體所有製的郵品商行。他把這個正式的營業部冠以他最喜歡的那個英文詞“Walldone”的中文譯音,稱為華隆郵票經營部。
盧俊雄把他的郵票經營部擺在廣州的鬧市區,在文德北路73號那個有著幾十平米的地方,以後,這裏是吸引集郵愛好者的勝地。盧俊雄把這個經營部辦成一個隻經營中低檔郵品的部門,因為他在國內高檔郵品方麵不占優勢。
而他最得意之處,就是他手裏掌握著與外國郵商的廣泛聯係,所以,盧俊雄的華隆郵票經營部最出色也是最招人喜歡的一條,就是這裏有占廣州市麵的外圍郵票的90%,那些集郵愛好者最願意上這裏來看看,最近華隆又有哪些外國郵票到了?如果價位不高就買下幾張。
搞了兩年郵票生意,盧俊雄並不滿足,就向別的行業發展,暗暗地策劃起房地產生意。但是房地產雖然利潤高,風險也大:但做這種生意,必須要看得準,認得清,而且手裏還得有一大筆資金。
盧俊雄隻有一個郵票營業部,僅有幾年的小筆利潤,這點錢拿去做房地產,隻能令他人恥笑。但他卻是個不信成規的人,他偏是沒錢也要做房地產生意。
他的想法是。我也不貸款,不出錢,我隻用自己的頭腦去做這種生意,聽起來似乎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俗話說:“無本難求利”,不貸款,不出錢,怎能做生意呢?他開始收集大量的信息行情,經過了一番比較挑選後,找準了一些在市中心地點好的舊房子,先交出5000元的現金,與房主說好一個月內即以800元一平米買下。這以後,他就去找那些購房的港台商人或外商。
盧俊雄與那些人談房子,首先是對他們說他有這些在市中心的舊房子,華隆先做改造,裝電話、修衛生間等,把舊房按現代用房格局修整好,然後以高價出售給台商和港商。
另外,他還有一個更絕的招術,很受他的主顧歡迎,那就是,如果客戶買下的那套房子以後不住了,他保證以不低於對方買價的價格幫他賣出。這一條作為他與客戶簽約時的重要條款寫進去。這是他最聰明的一點。其實盧俊雄並不用擔心客戶到時候會就這些條款來找他麻煩,因為房價總是在漲的。到了那時候,房價漲上去,可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出去。
他的這種方式果然很受歡迎。來廣州買房子住或辦公司的港台客商和外商很多,他們正想有這種既在市中心,又有一些好的生活設備的住房,價錢的高低並不計較。
於是盧俊雄的生意出奇地好做,取得了十分可觀的利潤。
除了房地產生意,他又把眼光落到了一些時效性的行業。
1991年春節前夕,盧俊雄決定策劃一次大型的展銷會,有人勸他不要搞,因為在此前一年他搞過這樣的活動,其後果並不理想。但他堅持要搞,並說他很有成功的把握。
原來,在此之前,他已摸透行情,得知今年有不少廠家生產狀況不好,有許許多多的產品銷售不出去。盧俊雄私下探過了這個底細,才肯下這個決心。
當舉辦展銷會的消息一發出,便證實了他有很強的預見性,籌備不到二十天就把所有的攤位租出去了。僅僅幾天時間裏,華隆就得到了10萬元的租金。不光廣州市及省內國內的一些商戶來租攤位,就連香港和台灣也有不少商戶來向華隆租用攤位,參展與購物。盧俊雄這次展銷會開得很成功,影響也很大。
盧俊雄把計劃精心策劃了一番,在廣州文化公園裏掛出了大橫幅,上麵寫著“1991迎春購物嘉年華”。一時間,公園裏彩旗招展,人頭攢動,十分地熱鬧,整個活動搞得有聲有色,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