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吸資訣竅旨在:遠利以誘(3 / 3)

在眼睛看著外麵的商業行情時,盧俊雄也沒把他的老本行丟開。他對郵票仍然十分重視。到了1991年的二三月至七八月間,由於股市整頓,造成郵市的興旺,一時間,郵價大漲,在那短短的幾個月裏,竟上漲了好幾倍。在全國以京滬穗和四川為最。

郵價大幅度地上揚,熟知內情的人可以看出,這其中是有些人在策動行情的。在這些策動者中,就有盧俊雄。那時,郵票這一行的大戶。名家,已經可以排上盧俊雄的名字了。他在那時還與上海的“楊百萬”等股市大腕有過接觸,來往也十分頻繁,信息上互通有無。從那些人的身上看出股市與郵市的相通之處。正是這種相通之處,他找到了。策動郵市的方法。

盧俊雄在這次郵價飛漲中成了一個運籌帷幄的搖鵝毛扇式的人物了。

1991年10月,郵電部看到股市因為炒風過熱而影響股市正常運作,鑒於此,即對郵市采取了經濟控製手段。郵電部發行了一枚麵值0.8元的“賑災”郵票,50枚一版40元,當發行的第一天就在外邊炒到每版800元。

接著又風聞該郵票將由日本商人包下來的情況,於是炒得很厲害。此時郵電部又決定,要增加該種郵票的發行量,以保證供應。當這一消息由郵電部負責人正式向外宣布後,這種郵票的價格在一周內,即從每版的800元下跌到60元了。

郵市內炒賣此郵票的人,有許多人手裏大把的“賑災”郵票被套牢了。於是炒郵票熱這股風被平息下去了。盧俊雄在這次炒郵票熱潮不光沒跌跟頭,而且還取得一筆大的錢財。

被人稱作“天之驕子”、“盧超人”的盧俊雄,12歲開始“下海”經商.邊讀書邊做生意,一直到畢業後辦起公司,看起來好似萬事俱順,沒有遭受什麼大的挫折,失敗,隻看到他一次次地“過五關”,難道就從未有過“走麥城”嗎?非也,盧俊雄的“走麥城”記錄:漢口郵市被搶為首次倒黴;第二次讓一個英國郵商訛去8000元;第三次做加工寶石首飾上當……盧俊雄雖說頭腦靈活,點子多,好勝敢幹,但他也並不是節節順利,一帆風順的。

他的失敗挫折,說起來也不少,隻是他這個人不怕失敗,麵對失敗,不厭心、不氣餒,鼓起勇氣,再創輝煌。不過,對於自己受挫的那兒件事,他可是一直牢牢地記著的。

最早吃虧受挫,是他16歲那年去漢口做郵票生意。不過那並非他的訃劃有誤,隻能說是“天災人禍”。在青天白日下遭劫,這是沒辦法的事。有這一被搶的經曆後,盧俊雄再也不用這種方式去與人交換郵票了。

第二次的受挫,是被英國郵商所騙。事情經過其實也很簡單。那是1985年。這年他剛考上大學,而且準備上自費性的經濟管理專業,他因前一段時間與國外的集郵愛好者做郵票交易,已積攢了8000多元,正好可以當做上大學的開支費用。可就在此時,他上了一個可惡黑商的當。

剛拿到錄取通知書,他同時也收到了另一個殘酷的通知:一個英國利物浦的郵商來信告訴他,他兩次寄去的價值8000多元的郵票沒有寄達。那個人說沒有收到用信封郵寄的郵票,會有這種可能嗎?世界上什麼樣的事都可能發生。或者是在這條經過萬水千山的郵路上被某個黑心的家夥掏走了,也可能是某個慣會行使這種“方便”的英國郵差:得到了裏麵的貨色。認為郵票無國籍,有關規定允許在信封裏可以夾帶200枚以內的郵票而無須納稅。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那個英國利物浦的郵商從中作梗,收到了也稱沒收到,白白撈得一個中國學生的財物……盧俊雄無話可說,8000元錢就這樣不了了之地沒有了。

再有一次,就是1989年了。那時他已經辦起華隆郵票經營部,而後他用郵票生意的所得又開辦了華隆商行。

華隆商行開在廣州西關十三鋪。他的初衷是為苦於求職的年輕朋友提供一個機會,所以他招聘的全是與他年紀相仿的年輕人。那時他的心思也想搞大生意,而他的幫手們也一個個心高膽大,一心想與他人談大生意,做大買賣。

結果,他們的幾次買賣都弄砸了。

先是深圳的一家合資企業來找他們代理人造寶石首飾,這個項目沒做好,賠了。

接著,他們又改為代外商加工人造首飾,再由外商銷往中東。他們找了一家經銷商廣州花城企業公司,雙方簽訂了合同,各種條款都談好,也簽了約。開始中東的訂貨很多,生意也很興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中東地區戰火點燃,首飾市場頓時就萎縮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華隆還沒有從中東市場的受挫之中轉過神來,就又聽說了一個壞消息:香港客商代理的那家深圳兵哥公司突然間被一把大火燒光,破產而逃了。

這一切發生後,對於華隆來說,經濟損失相當大。破產後的兵哥公司欠了華隆商行1l萬元的工資不會再付賬了,而華隆的收益本來是香港公司支付的工資與大陸工資的差價。他們與花城公司有約在先,有合同在案,不管發生了什麼,他們也得付給花城公司的加工費用。

這樣華隆就在兩頭二三家中做了冤大頭。盧俊雄除了付出一大筆加工費給花城公司,還得賠上了房租、廣告、應酬等費用,共15萬元。花城公司相對友好,要求盧俊雄18個月的時間還款,給他一個喘氣的機會。

不過,這一次,可把盧俊雄給狠狠地教訓了一番。他的華隆一下子就象隻被鬥敗咬得頭破血流的雄雞,退縮到窩棚的角落裏不敢動彈了。

盧俊雄被迫無奈,把十三鋪的生意給關閉了,其實也就把華隆商行的牌子給摘下來了。他回到了原來的郵票大本營,到華僑新村友愛路22號去做他一向熟門熟路的郵購生意去了。

同是這一年,才從加工寶石首飾生意裏稍稍回過一點神來的盧俊雄,到了年底,又按捺不住,想出一個新的計劃。

他要搞一次規模很大的展覽會。他把這次活動放在廣州第一公園文化宮內。他與一幫子年輕人熱情高漲,勇氣十足.為了展示他們這些年輕人的誌向和氣瑰,特意在大橫幅上寫著:“邁向90大行動”。

另外,他還聘了一些工作人員,神氣活現地在場子裏維持秩序,又租下了一個大廳,裝飾得十分華麗,在那個大廳裏有不少廠家擺出了豐富的產品。一切都準備好了,開始展出後,就等著人們進去看和買了。

可是誰知道開幕後,就是沒什麼人走進他布置的展廳裏去參與他們的“大行動”。盧俊雄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後來人家為他指點迷津了:辦展覽會你展覽什麼就得說什麼,什麼“大行動”,誰知道裏麵是在幹什麼?一般消費者隻對你賣什麼感興趣,“邁向90”這樣的大口號太偉大了一點,隻能讓顧客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