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三首
《樂府古題要解》:《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傷悲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
金樽清酒鬥十千,[一]玉盤珍羞直萬錢。[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一作“暗天”)。閑來垂釣碧(一作“坐”)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五]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六]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七]直掛雲帆濟滄海。[八]
[一]曹植詩:美酒鬥十千。
[二]《北史》:韓晉明好酒縱誕,招飲賓客,一席之費,動至萬錢,猶恨儉率。
[三]鮑照詩: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歎息。《古詩》:四顧何茫然。
[四]鮑照《舞鶴賦》:冰塞長川,雪滿群山。太行山,見《明堂斌》注。
[五]《宋書》:伊摯將應湯命,夢乘船過日月之旁。
[六]《列子》;楊子之隣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竪追之。楊子曰:“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隣人曰“多岐路。”
[七]《宋書》宗殷少時,叔父炳問其誌,慤曰:“願乘長風破萬裏浪。”
[八]馬融《廣成頌》張雲帆,施蟲兒幬。《釋名》:隨風張幔曰帆。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一]赤雞白狗(一作“雉”)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二]曳裾王門不稱情。[三]淮陰市井笑韓信,[四]漢朝公卿忌賈生。[五]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音危),擁箠(音遼)折節無嫌猜。劇(音極)辛、樂毅戚恩分,輸肝剖膽效英(一作“俊”)才。昭王白骨縈蔓(蕭本作“爛”)草,誰人更掃黃金台![六]行路難,歸去來。
[一]《舊唐書》:京師,秦之鹹陽,漢之長安也。隋開皇二年,自漢長安故城東南移二十裏,置新都,今京師是也。
[二]《史記》:馮罐聞孟嚐君好客,躡履而見之。盂嚐君置傳舍十日,孟嚐君問傳舍長曰:“客何所為?”答曰:“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劍耳,又緱眼。彈其劍而歌曰:“長紋歸來乎;食無魚。’”盂嚐君遷之幸舍,食有魚矣。五日又問,傳舍長答曰:“客複彈劍而歌曰:‘長鈇歸來乎,出無輿。’”孟嚐君遷之代舍,出入乘輿車矣。五日,孟嚐君複問,傳舍長答曰:“先生又嚐彈劍而歌曰:‘長鈇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嚐君不悅。
[三]《漢書》:鄒陽曰:“飾固陋之心,則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乎?”
[四]《史記》:韓信,淮陰人。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聚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視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五]又《史記》: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蘸。[六]又《史記》:鄒衍如燕,燕昭王擁簍先驅。《索隱》曰:篲,帚也,為之掃地,以衣袂擁帚而卻行,恐塵埃之及其長者,所以為敬也。《戰國策》:主折節以下其臣,臣推體以下死士。鮑彪注:折節,屈折肢節也。江淹央恨賦》:蔓草縈骨。昭王、郭隗及黃金台事,俱見二卷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