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孔融《薦彌衡表》:龍躍天衢,振翼雲漢。《楚辭》:躡天街兮長驅。王逸注,衢,路也。
[五]《說文》:羈,馬絡頭也。《莊子》;齊之以月題。陸德明注:月題,馬額上當顱如月形者也,《赭白馬賦》:兩權協月。李善注:《相馬經》曰頰欲圓如懸壁,因謂之雙璧,共盈滿如月異相之表也。黃伯仁《龍馬頌》曰:雙璧似月。曹植詩:應會皇都。
[六]《赭白馬賦》:罄九區而率順。李善注:九區,九服也。
[七]沈約詩:紫燕光陸離。李善注;《屍子》曰:我得民而治,則馬有紫燕蘭池;呂延濟注:紫燕,良馬也。
天馬奔,戀君軒,[一]駷(音聳)躍驚矯浮雲翻。[二]萬裏足躑躅,遙瞻閶闔門三不逢寒風子,[四]誰采逸景孫。[五]
[一]鮑照詩:疲馬戀君軒。
[二]《公羊傳》:臨南驟馬而由乎孟氏。何休注:駷,捶馬街走也。
[三]漢《天馬歌》:天馬來,龍之媒。遊閶闔,觀玉台。應劭注:閶闔,天門也。[四]《呂氏春秋》:古之善相馬者,寒風氏相口齒,天下之良工也。
[五]陸雲《與陸典書》:逸影之跡,永縶幽冥之阪。
白雲在青天,丘陵遠崔嵬。[一]鹽車上峻阪,例行逆施畏日晚。伯樂翦拂中道遺,[二]少盡共力老棄之。願逢田子方,惻然為我悲(一作“思”)。[三]雖有玉山禾,[四]不能療苦(一作“我”)饑(繆本作“肌”)。嚴霜五月凋桂枝,伏櫪街冤摧兩眉。[五]請君贖獻穆天子,猶堪弄影舞瑤池。[六]
[一]《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
[二]《戰國策》: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肘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外阪遷延,負棘而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糸寧衣以冪之,驥於是僥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劉峻《廣絕交論》曰翦拂使共長鳴。正用此事。翦拂,謂修翦共毛鬣,洗拭共塵垢。《史記》:伍子胥曰:吾日暮塗遠,吾故例行而逆施之。陸德明《莊子音義》:伯樂姓孫,名陽,善馭馬。《石氏星經》雲:伯樂,天星名,主典天馬。孫陽善馭,故以為名。
[三]《韓詩外傳》:田子方出,見老馬於道,喟然有誌焉,以問於禦者曰:“此何馬也?”曰:“故公家畜也,罷而不為用,故出放也。”一田子方曰:“少書其力,而老棄其身?仁者不為也。”束帛而贖之。窮士聞之,知所歸心矣。
[四]鮑照詩:誠不及青鳥,遠食玉山禾。張協《七命》:瓊山之禾。李善注:瓊山禾,即昆侖山之木禾。《山海經》曰:昆侖之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
[五]《韻會》:櫪,牛馬阜也,通作曆,蓋今之馬槽也。《漢書》:馬不伏曆,不可以趨道。顏師古注:伏曆,謂伏槽曆而秣之也。
[六]《列子》:穆王肆意遠遊,命駕八駿之乘,馳驅千裏,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楊師道《詠飲馬詩》:清晨控龍馬,弄影出花林。王融《曲水詩序》:穆滿八駿,如舞瑤水之陰。劉良注:如舞,謂馬行貌。
蕭士贇曰:此詩為逸群絕倫之士不遇知己者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