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且遊獵篇
胡震亨曰:《行行且遊獵篇》,始梁劉孝威,其辭詠滅子遊獵事。太白詠邊城兒遊獵,為不同耳。
邊城兒,生年不讀一字書,但知(蕭本作“將”)遊獵誇輕趫(音蹺)。[一]胡馬秋肥宜白草,[二]騎來躡影何矜(一作“可憐”,誤)驕。[三]金鞭拂雪揮鳴鞘(音梢),[四]半酣呼鷹山遠郊。弓彎(一作“彎弧”)滿月不虛發,[五]雙鶬迸落連飛髇(音囂。繆本作“骨孝”)。[六]海邊觀者皆辟(音辟)易,[七]猛氣英風振沙磧(音跡)。[八]儒生不及遊俠人,[九]白首下(繆本作“垂”)帷複何益。[一○]
[一]《韻會》:趫,捷也。
[二]梁簡文帝詩:邊秋胡馬肥。《漢書》:鄯善國多白草。孟康注:白草,草之白者。顏師古注:白草,似莠而細,無芒,其乾熟時正白色,牛馬所嗜也。
[三]曹植《七啟》:忽躡景而輕騖,逸奔驥而超遺風。李善注:景,日景也。躡之言疾也。
[四]《廣韻》鞘,鞭鞘也。
[五]蕭士贇曰:滿月,彎弓圓滿之狀。《子虛賦》:弓不虛發,中必決訾。
[六]《列子》:蒲且子之弋也,賜弓纖繳,乘風振之,連雙鶬於青雲之際。鶬,鶬雞也,詳見《大獵賦》注。《韻會》:髓,鳴鏑也,或作髀。
[七]辟易,卻退而易其本處,詳見二卷注。
[八]孔稚珪《北山移文》:張英風於海甸。沙磧,即沙漠也,唐人多變稱沙磧。《唐書》:秦隴以西,多沙磧,少行人。胡三省《通鑒注》:磧,大磧也,即所謂大漠。
[九]荀悅《漢紀》:立氣勢,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遊俠。
[一○]《漢書》:董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