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奶沫和乳酪櫻桃(1 / 1)

咖啡奶沫和乳酪櫻桃

花式咖啡大都在咖啡液上堆起奶沫,像一簇雪,冰鎮著浮躁的心緒;像一朵蓮,沉靜著功利的欲望。咖啡的果實因其呈深紅色,又稱為“咖啡櫻桃”。咖啡用牛奶調製,堆出雪樣的奶沫,簡直和中國古代的乳酪櫻桃一樣,有舁曲同工之妙。

宋代詞人辛棄疾在《菩薩蠻·坐上賦櫻桃》中所詠的“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裏嚐新慣”,就是乳酪櫻桃這道甜點。在北方,到處生長著櫻桃樹。暮春,櫻桃初熟的時節,摘下新鮮紅潤的櫻桃,澆上乳酪,紅裏泛白,白中滲紅,強烈的色彩對比,清冽的果汁融合粘甜的奶液,芳美似初生嬰兒的臉頰,香豔得如美人肌膚,是可愛的新鮮,是可餐的秀色,不僅是夏天的一道冷飲,也是入詩人畫人情的一件道具了。

這道乳酪櫻桃甜點三國時就有,唐時尤盛。唐時新考入的進士設櫻桃宴慶賀,在公元878年的一次新進士宴上,主賓們一共吃掉了幾十棵樹產出的櫻桃,僅用以澆佐櫻桃的乳酪,就用去了好幾鬥。吃時還很講究,自居易在享用天子賞賜的櫻桃時,是“手擘才離核,匙抄半是津”,就是將櫻桃剖開、去核,盛在盤碗中,澆上乳酪、蔗漿,再用小匙舀食。直至宋元,乳酪櫻桃也是賞賜或饋贈的佳品,而且,贈櫻桃時索性連同乳酪一並奉送,宋人劉筠便有“內苑朱櫻兼酪賜”的詩句。收到這樣禮物的人也自然欣喜,梅堯臣就因收到友人相贈的“酪及櫻桃”,便特意作詩以誌其事。明時仍在流行這款乳酪櫻桃,《東京夢華錄》裏把它作為消暑妙方;張岱筆下更有秦淮河的妓女,在夏夜裏,腳勾著河邊欄杆,啖著白盤盛裝的乳酪櫻桃,櫻唇,櫻桃,乳酪,紅白相間,夜晚的河岸蕩著一股香豔,將乳酪櫻桃調製得更風情和魅惑了。

當然,唐宋人用以澆櫻桃的乳酪、蔗漿,事先也都要經過冰鎮。“金盤乳酪齒流冰”、“多情更有酪漿寒”、“醍醐漬透冰漿寒”,說的就是這般的涼澈。想一想,新鮮的櫻桃,香濃的奶酪,用井下深水冰後,再托在金盤、金甌、琉璃盤、玻璃碗等精美器具上,愈發映亮櫻桃的瑩紅、乳酪的凝白。啖之甘美滋潤,觀之賞心悅目,入詩,入詞,入史,入筆記,入傳奇,漸漸地生了暖意蘊了情色。此時,它不再是一客冰點,而是一個文化元素了。

唐代有部傳奇小說《昆侖奴》,對於“酪澆櫻桃”的製法、食法,描寫得最是具體。

男主人公崔生奉父命去拜謁當時一品勳臣,勳臣的下人將櫻桃放在金甌中,剖開去核,澆上甜乳酪,進獻上來。勳臣命一位穿紅綃衣的女子遞一碗給崔生,不料,崔生少年單純,麵紅羞怯,不好意思進食。勳臣於是傳命紅綃將櫻桃一匙一匙地舀來喂給崔生,搞得崔生愈加害羞,不得已隻好吃下。他的羞狀引得紅綃不由微笑起來,心底亦起愛慕之意,美麗愛情由此而生,並演繹了一段俠義傳奇。

據史書記載,東漢靈帝喜好胡服、胡飯、胡樂,京都貴戚都競相效仿。酥、酪等乳製品在漢末胡風胡俗流行之下,被中原貴族初步接受。到魏晉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頻繁入遷中原,使得胡風胡俗在北方地區影響日深,乳製品也一度成為北方人民的日常食品。唐人因循北朝風俗,仍然保留著日常食用乳製品的習慣,牛羊乳汁、酥、酪等乳品,都被唐人視:勾美味。所以,牛奶成為佐味材料,用於水果上,奶香,果甜,是夏季消暑佳品。如奶酥,用牛奶製成的奶製品,唐德宗就好以酥、椒添人茶中。

有一種“酥山”就是把酥加工得鬆軟,甚至讓酥近乎融化,然後,由婦女們拿在手裏,向盤子上滴注,淋出一座險峻的酥山,瑩白如雪,晶彩似玉鏡台。用筷子夾起,冰涼清透,入口即化,妙不可言。

在14世紀,一位中國的皇戚貴胄,一邊飲醪新茶,一邊吃著香甜的冷凍奶油點心,而一位英國紳士想要這樣享受人生卻又等上了好幾個世紀,一想至U這樣的場景,我就很欽佩老祖宗的智慧。說不定,卡布其諾咖啡就是受乳酪櫻桃的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