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的想象
咖啡是苦的,需要加糖來緩釋一下其中的苦澀。加進咖啡的糖可以是方糖、砂糖、細粒冰糖、黑砂糖、咖啡糖等,各種不同成分的甜,延伸出更豐富的咖啡芳香。你可以循著鍾愛的咖啡風格,找到適合自己的甜度:砂糖、細冰糖不會破壞咖啡本身的風格,是忠於原味者最好的選擇;黑砂糖使咖啡的味道更為濃鬱,適合迷戀強烈味覺刺激的人;葡萄糖、維生方糖加了營養劑,但方糖帶著維他命的味道,葡萄糖加多了則略帶苦味;咖啡冰糖是風味獨特的配角,但卻可能搶盡主角咖啡的風采;果糖易溶於冰水,適合調配冰咖啡。糖有減壓的作用,還能療治妒忌。因為糖的輕緩舒柔。讓人放下緊張情緒。不過,加多了,就分解了原味,變得那樣的不可思議,甚至不可理喻。
不信,就看《紅樓夢》吧。寶玉求王道士一方,專治女人的嫉妒。這王道士,人稱“王一貼”,他開出了一劑“療妒湯”:用極好的秋梨一個,二錢冰糖,一錢陳皮,水三碗,梨熟為度,每日清早吃這麼一個梨,吃來吃去就好了。寶玉道:“這也不值什麼,隻怕未必見效。”王一貼道:“一劑不效吃十劑,今日不效明日再吃,今年不效吃到明年。橫豎這三味藥都是潤肺開胃不傷人的,甜絲絲的,又止咳嗽,又好吃。吃過一百歲,人橫豎是要死的,死了還妒什麼!那時就見效了。”說得寶玉和茗煙都大笑不止,罵他是“油嘴的牛頭”。王一貼笑道:“不過是閑著解午盹罷了,有什麼關係。說笑了你們就值錢。
實告你們說,連膏藥也是假的。我有真藥,我還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這裏來混?”
這王道士真是可愛,也很聰明,用梨、冰糖、陳皮作成的湯水,清涼,去火,潤肺,平心,靜氣,但對那些妒成不治之症的女人,也隻是潤潤她們的嗓子,有力氣再去耍潑罵街罷了。《金瓶梅》中有潘金蓮,《紅樓夢》裏有夏金桂,這兩個妒婦前照後映,把酸風醋雨潑成了刁蠻陰狠,潘金蓮因妒害死了李瓶兒,夏金桂因嫉淩虐香菱,所以,這嫉妒之疾也實在是驚人駭世,不得小覷。
妒是因男人而起,“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抓住身邊這個男人,便是她們一生不懈的事業。夏金桂和潘金蓮都頗有姿色,金桂“若論心中的丘壑經緯,頗步熙鳳之後塵”,如若像鳳姐一樣識大體知情禮,也許能挺起日漸衰敗的薛家的一角天。而以她的狹隘心胸和潑毒個性,卻隻能是吃醋拈酸興風作浪。設計唆使薛蟠棒打香菱,又縱容自己的丫頭寶蟾和薛蟠有染,借寶蟾之手加害香菱。待香菱被寶釵收留後,她和寶蟾又打在一塊,尋死覓活,晝則刀剪,夜則繩索,無所不鬧,連剛硬驕奢的呆霸王薛蟠都被鬧得躲到外頭,後悔不該娶了這潑婦。潘金蓮風流俏麗,自從入了西門慶的府第,就開始了爭寵的戰鬥。在西門慶的枕側撒嬌賣嗲,極盡溫柔媚惑之能事;在吳月娘的耳邊吹風挑葉,說著別妾的壞話,指桑罵槐,敲山震虎,設毒計驚病李瓶兒的兒子官哥,並致官哥的夭折和李瓶兒的香殞。
花容下掩不在的一顆狼心,竟是如此驚心動魄;令女人望之生畏;讓男人也生出懼色。金桂和金蓮,名字中都有一個“金”字,暗裏示出她們都是過於自戀,把自己看得金貴,卻把別人視為草芥。如此心態下,怎會尊重他人的生命和情感?自戀,讓她們狂妄,虎威獅吼,著實可怖可憎。相比較而言,金蓮的氣焰不及金桂,前者更多的是搬弄是非使陰招,還懼著西門慶十分,後者卻是甚囂塵上,為豎旗幟而大動拳腳,端得更烈於金蓮。無論怎樣,她們的妒已扭曲了人性,需要心理上的治療了。
難怪寶玉會向王道士求治妒藥方,他相信女人都是水做的,清爽可人,怎麼會有如此悍婦?他希望能治好金桂的病,讓香菱快樂起來,卻不知道,這病一人肌理,便是無可救藥。連王道士都作調侃語,喝“療妒湯”吧,潤肺開胃不傷人,吃到死就見效了,因為死了還妒什麼?嗬嗬,真是精辟,也是無奈。
男人對女人的妒就是這樣,攤開手,搖搖頭,嘿嘿笑兩聲,轉頭去了。
女人的妒如在咖啡裏加了過量的糖,甜得發苦,需要一杯冰水才能緩釋。因為“在咖啡中能體會到生活的真味”,隻是生活的真味絕不是單一的苦或者甜,而是在苦與香甜之問的豐盈味道。想要滿足味蕾的豐盈需要,就要適當加糖。甚至,不加糖,喝一杯苦咖啡。如此,才能味出甜的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