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2 / 3)

當媽的雖然覺著不夠滿意,但到底總比不去人強,隻得無奈地表示認可:"也隻有這樣了。記住,走前,讓他們別光帶吃的東西,書也得多帶幾本,思想改造是長期的事,一點兒都不能馬虎。"

探監的事就這麼定了。

楊元朝回到會客室,見朋友們聊得歡,尤其是已經下海學做生意的吳小弟,現如今整個人模狗樣,西裝革履,油頭粉麵,正眉飛色舞地大講生意經,好一副誌得意滿的樣子,逗得其他人均忍不住哈哈大笑,不禁多少揮退了沉重的心情。

見他來了,朋友們暫時撂下閑話,都等著聽他招呼。

楊元朝便把拜托眾位兄弟去看楊京平的事講了,並如實說了自己不能親自前往的苦衷和難處。

"放心吧,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哥們兒隨時待命出發。"吳小弟拍著胸脯保證。

李小嵐和陳童二人也表示沒問題。

"頭兒,那我呢?"楊守信也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架勢。

"你就歇了吧。"楊元朝故意陰沉起臉,其實心裏挺滿意。

楊守信連忙說:"還不是因為那是你的親兄弟嗎?在裏麵吃苦遭罪的,哪是人呆的地方呀?再說,他們哥兒幾個去,我不去,不是顯得外道嗎?我可不是那類不講義氣的人。"

聽他這樣表決心,楊元朝樂了,親昵地拍著楊守信的肩膀頭。

晚上,吃完晚飯,待朋友們走後,楊元朝又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即關乎兒子悅悅的教育問題,便和英子商量:"夫人,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今後,悅悅就算是正經跟著咱們一起過了。作為母親,你得多花些心思在孩子身上,尤其不能忽視教育,必須盡職盡責把他培養成材,千萬別枉擔了這份虛名,這也是我答應老頭子的。再說,咱也得對得起不幸英年早逝的淮海。孩子上小學二年級了吧?我多少知道這兒的一些好學校,你準備讓他上哪個?"

英子一撇嘴:"這你就甭管了,我早打聽好了,跟北京一樣,說到底,教學質量和升學率,還是人家大學附屬的小學師資力量強,你就甭操心了,整個外行,還假充先生呢。"

"行,你還真像個當媽的樣子,那我就省心了,多多拜托了。"

本來楊元朝這麼說是想恭維老婆,不料效果卻適得其反,英子似乎被刺傷了自尊心:"瞧你說的,我連當個合格的媽都不行啦?這事兒,你就甭操心啦,該幹嘛幹嘛去,至於這麼千叮嚀萬囑咐地囉嗦嗎?告訴你,自打決定南遷,我就在慎重地考慮孩子的問題了,難道你沒見著,這些日子,我隻要能脫開身,都一直跟孩子待在一起?想盡快和小家夥建立起感情?誰知,孩子還真挺懂事,一個勁喊我'媽',那叫一個親,把我的心都叫化了。你就放心吧,到時候,我一準兒給孩子找個最好的學校,把他教育好,以後,準保比你還強。"

"是嗎?他喊你'媽'啦?"楊元朝顯得挺吃驚。

"那當然啦。"英子顯得很得意。

"可小家夥卻怎麼都不肯認我這個爹,真是怪事!也不知為什麼?"楊元朝苦惱地說。

"那是你成天太忙,很少著家,難得跟孩子溝通。還有,你也太嚴肅,總跟別人欠了你二百吊錢似的。我的哥哥,你以為這當爹容易呀?必須得拿出一份真功夫來,真正讓小家夥感受到親人之間的關心和嗬護,畢竟他還小,還是個孩子。"

"看來,還是我的錯,那我以後一定改,爭取做個好爹。"

楊元朝是急茬兒,說話就得立竿見影,馬上便來到悅悅房間,叫上悅悅,跟自己在幽靜的小院兒裏散步遛彎兒,美其名曰聊聊,其實是來真格的,盡父親的義務。

剛滿8歲的悅悅秉承了楊家男人的個頭,已經長到齊楊元朝的胸口窩了,身體也不錯,無論是身形還是頭臉輪廓,均已露出了楊奇兵的模子,唯一的差別是缺少饑寒交迫的生活摧殘和戰火硝煙的熏陶洗禮,長得細皮嫩肉,唇紅齒白,整個一蜜糖罐裏泡出來的奶油小生,漂亮有餘,但堅毅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