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誌成功、有誌上進的人,都應該愛惜、保護體力與精力,而不讓它有稍許浪費於不必要的地方,因為體力、精力的浪費,都將可能減少你成功的可能性。
世間不少有誌於成大事的人,因沒有強壯的體力為後盾,以致壯誌未酬身先死。與此相反,世間還存在著有強壯的體力的人卻不知珍惜,任意浪費在無意義、無益處的地方,而摧毀了珍貴的“成功資本”。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當初對於身體不曾加以注意與補救,他曾經說:“我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但我後來要決意恢複我的健康,我立誌要變得強健無病,並竭盡全力來做到這點。”
健康的維護,有賴於身體中各部分的均衡運轉,而“成功”的取得,又有賴於身體與精神兩方麵的均衡發展。所以你必須盡一切努力,以得到身體上的平衡,而身體上的平衡得到以後,則精神上的平衡也就相應得到了。一個人為什麼會生病,最大的原因是由於身體各部分的發展不均衡。例如,對於某一部分的細胞不需要過度的刺激與活動;而有些部分的細胞,則嫌刺激、活動太少。總之均衡的發展對一個人很重要。
身心不斷地活動,是消除病毒,強身健體的最好方法。要維持健康,適量的運動絕對是少不了的。
一位著名的英國醫師曾說,人要想長壽,必須要做到除了睡眠時間以外使腦部不斷活動。每個人必須於職業、工作之外找一種正當嗜好。職業給他以生活資本,嗜好則給他以生活樂趣,可以使他在愉快、高興的心情下,活動其精神。“行動”的意義等於“生命”,而“靜止”則等於“死亡”!
善待身體 珍愛自我
成大事者保證身體健康是生命的巨大工程,它需要具有生命全程的最佳設計,將人的健康調整到一流狀態。
俗話說,男人四十一枝花,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他們年齡還不到四十歲,但看起來都顯得老態龍鍾,精神憔悴,他們開始工作、創立事業時也有著巨大的資本,比如強健的體魄、雄壯的體格和智慧的腦力。但是,他們在功成名就,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就不會去追求成功,過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久而久之,引發許許多多的病症,將原有的資本揮霍得一幹二淨,最後淪為一個落魄的失敗者。
還有不少人,由於日趨緊張的生存環境和競爭意識,迫使他們付出高額的健康成本來適應生存的需要,他們於是終日東奔西走,忙忙碌碌,日夜工作,不注意積蓄自己的體力和腦力資本,不注意保持自己強健的身體,操勞過度,使自己的年齡正處於黃金階段,事業處於巔峰時期,卻大病纏身,臥床不起,最後病逝。比如三國時期,蜀國的宰相諸葛亮,日本前首相小淵惠三,都是由於不顧惜自己的身體,過度勞累而英年早逝的典型例子。
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小淵惠三,他們的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敬業精神,固然值得我們敬仰。但是,如果隻顧拚命工作而賠上了自己的健康,生命中的光和熱還沒有全部發揮出來,過早地離開人世,這是多麼可悲的一件事啊!
所以,人生在世,健康是第一位的。保住身體的健康,你才有資格談將來,談成功。健康離我們並不遙遠,隻要你熱愛自己,熱愛身體,你不忽視健康,你就可以得到它!
以下有三條建議教你如何嗬護你的健康:
(1)到醫院定期檢查。今天的醫學十分發達,各種儀器能探測出潛伏在我們身體內的疾病,隻要我們定期檢查身體,就會提前發現問題。
(2)有效地控製欲望。在社會上生存,和各種人打交道就難免應酬,而應酬時要有所節製,不能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酒、色、財、氣、賭等陷阱,更不能跌入其中,否則傷身壞體,害人害己。
(3)忙中偷閑做運動。生活的快節奏,讓我們感到疲於應付,你不妨每天根據自己的時間、場所,做一些適量的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嘛!隻要你長期堅持,就能鍛煉出一副強壯的體魄,就有了成功的資本。
隨著科技的進步,醫學的發展,現代人對於健康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健康,我們不能隻把它理解為沒有疾病,在精神上,應該讓它也處於飽滿狀態,為此,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為人的健康訂立了十條標準:
①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②眼睛明亮,眼瞼不發炎,反應敏銳;
③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④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感覺輕鬆;
⑤體重合適,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臂、臀位置協調;
⑥能夠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傳染病;
⑦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⑧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⑨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⑩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的工作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這十條健康標準,其中有六條屬於身體健康觀念方麵的內容,有四條屬於心理健康方麵的內容。新的健康觀念要求人們在重視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注意心理健康,即身心同時健康。
如果你熱愛身體,熱愛自己,當你感到身心疲憊,生活乏味,遇到事情提不起精神,引不起興趣時,你不妨用被子蒙住頭大睡一覺。
如果你熱愛身體,熱愛自己,你何不到外麵去郊遊幾日,呼吸新鮮空氣,看著美麗的景色。就可在不知不覺中會使你趕走那些困擾你的不良情緒,讓你迅速恢複體力、精神振奮。
如果你熱愛身體,熱愛自己,懂得自我珍重,你就可以享受健康的幸福,你就可以擁有強健的體魄。
隻要你是一個正常的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你就會懂得,健康對人的生存多麼重要!
掌握正確的飲食之道
要想擁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但與飲食結構、營養成分緊密相關,還必須有正確的飲食之道。
現代科學指出,營養是保持體內消耗的供給,抗衡生活壓力的一個重要元素,營養直接從飲食中得來。當我們維持消耗應付壓力時,就需要從飲食中攝取養料。因而要增強身體抵抗能力,就必須有正確的飲食觀。同時,人們隻有在生活中注意飲食方法及飲食宜忌的規律,並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適當的食物進行補養,才能有效地發揮並維持生命活力,提高新陳代謝的能力,保持身心健康。具體地說,科學飲食具有補充營養、預防疾病、治療疾病、延緩衰老的作用。
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要想獲得成功,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作支柱,而健康的身體來自於飲食。可飲食又要節製,不能隨心所欲,要講究科學的方法。飲食過量,在短時間內進食大量食物,勢必加重胃腸負擔,使食物滯留於腸胃,不能及時消化,這就影響了營養的吸收和疏通,脾胃功能也會因承受過重而受到損傷。
那麼,如何才能調養出健壯的身體呢?
(1)科學飲食。食物的功能在於供給我們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你的飲食習慣應該以此為惟一目標。
如果把消化係統想象成一座工廠,則為了要使它能正常運轉,必須供給它不同的原料。如果配料不當時,則工廠很可能無法完成製造任務,或是製造出一些沒有用的產品,甚至有些原料會積存在各個角落,以致工廠的牆壁開始膨脹,最後牆崩屋垮,整個工廠不是完全不堪使用就是需要進行重大修繕。
隨著科學家對人體愈來愈了解,關於食物營養方麵的資訊也愈來愈豐富。欲想做出一番事業的男士們,你們應該隨時注意有關飲食的信息,以下幾點可幫助你們達到飲食平衡的方法:
①新鮮水果和蔬菜應該占所吃食物中的最大比例。它們含有相當豐富的維他命和高效物質,而人體最容易吸收這些物質。但日常生活中水果和蔬菜隻是女士的最愛,男士很少吃,這是錯誤的。
②應多食的第二種食物就是碳水化合物,諸如麵包、穀物和馬鈴薯等。
③蛋白質(諸如瘦肉、魚和乳酪)是非常重要的食品,但不宜吃得太多,每天適量吃一些。
④避免油性食物,限製牛油和食用油的食用量,並且拒絕油炸食物,同時也應避免吃糖,像糖果和可樂之類。
此外,還應攝取不同的食物,以供應身體不同的需要,不要偏食,應該拒絕不當的飲食方法。
切勿在生氣、受到驚嚇或擔心時吃東西。因為當你在備戰狀態時,你的身體便無法充分吸收所吃食物的營養,尤其不可養成一緊張就想吃東西的習慣,這樣隻會讓你越來越胖,對你的健康沒有什麼幫助。
適當地調整飲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如果飲食過量的話,你的身體會出現過多的負荷,而且沉溺飲食會使你延誤很多事情。如果你無法控製自己的飲食,不妨請教專家協助你。
(2)放鬆自己。放鬆可使一個人完全忘記一天的煩惱和問題,可由於當今的社會競爭太激烈,人的壓力太大,所以大多數人根本無法放鬆自我。
你的意識會挑選一項目標作為你注意力集中的對象,這意味著你的內心已排除其他所有事情。因此,你不會因為躺在沙發上中說一聲“我在放鬆自己”就能真正放鬆自己的,因為你的思想還是環繞著一個既定問題在轉。你必須找一個放鬆的目標,並使你注意力集中到它身上,才能達到真正放鬆的目的,例如放風箏、園藝、讀小說或做任何其他吸引你注意的事情。
許多時候,人煩時最喜歡借酒消愁,但是換來的結果隻能愁上加愁。因為喝酒並不能使人真正放鬆,你應該培養不同的興趣,以使你的思想能換換口味,練習坐禪會為你的精神力量帶來不可思議的好處,體力勞動可能也是一項不錯的消除煩惱的活動。你不但要放鬆你的思想,同時也要放鬆你的身體。
一天之中能有短暫的休息可緩解一個人的緊張並給他的潛意識以活動的機會。放鬆自己並不是偷懶的表現,反而是使你的思想保持在最佳狀態的妙藥。
(3)充足的睡眠。人的身體需要為第二天的活動而充電,希望用減少睡眠的方式增加白天工作時間是最愚蠢的行為,一個人每天需要6-8小時的睡眠。記住,即使當你睡著時,你的潛意識依然在持續活動。
失眠通常是因為在睡覺前無法放鬆自己所造成的症狀,切勿一直到你筋疲力盡時才停止工作。你應該在一天快結束時,做一些你喜歡做,但又不會造成太大刺激的事情,這就是說在睡覺前不適宜運動。你可以和你的愛人聊聊天,或是刷刷牙、整理床鋪,這些動作會傳達一種信息給你的身體,告訴它現在是睡覺的時候了。
健康離不開運動
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你拿什麼本錢去爭取成功呢?所以,每一個欲想成功的男人都必須養成堅持不懈地鍛煉身體的好習慣,這種習慣的形成將使你終身受益。
運動健身不單強健身體,在運動的過程中,心智亦會被改造。
許許多多的成功人士,在事業中成就不凡的功業,大多知道運動的好處。
船王包玉剛是一個非常愛運動的成功人士,他每日清早都做45分鍾的運動,最喜歡的運動是跳繩和遊泳。跳繩是常規的運動,經常跳,遊泳也一樣,他甚至喜歡冬泳。
李嘉誠也喜歡運動,他經常遊泳。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打一會高爾夫球。恒基地產的巨頭李兆基和李嘉誠一樣,也喜歡遊泳及打高爾夫球,在每年冬天,他會到瑞士去滑雪。
霍英東喜歡的運動是網球、足球和遊泳。新世界集團的巨子鄭容彤,則喜歡高爾夫球及遊泳。
其實,人的健康狀況不僅取決於全身各器官、係統的功能和相互協調能力,而且還取決於整個身體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
經人們長期摸索,終於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生命在於運動。
實踐證明,科學的體育鍛煉、適量的運動對中樞神經和內分泌係統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呼吸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可以減緩機體適應能力的降低,推遲生物體各組織器官結構、功能所產生的退行性變化,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
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無一不喜歡運動。居裏夫人年過六旬還到大海中遊泳;托爾斯泰設有專門的健身房,每天堅持鍛煉身體。運動大大促進他們智力的開發。居裏夫人說得好:“我們力求腦力與體力的平衡。”所有從事腦力工作的知識分子都應該從中得到啟發。
為了保持健康,腦力勞動的人可參照以下方式進行鍛煉:每天早晨運動15~20分鍾,內容為步行、慢跑及拳操等;每天認真做好兩次操;下班後視情況去打打球;晚飯後散步15~20分鍾;晚上有條件可做些肌肉力量型練習。此外,還可視每一個人的情況選擇一些活動,如節假日做些郊遊、爬山、遊泳、打打球等活動,上下班時步行l~2公裏路,家住樓上的可將爬樓梯作為鍛煉項目等。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供血不足乃萬病之源。運動有改善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因長期靜坐而缺血的狀況。為了提高腦力勞動的工作效率,改善腦血流量,每次工作l~2小時後應休息10~15分鍾,站起來活動活動,伸伸懶腰,做幾次深呼吸等。
鍛煉身體要有恒心。以健康為目標,務必要定時定點定量地做運動;不能隻是偶然地練一次,然後又停止三四個星期不做,那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每星期至少應該有三四天做運動,最好就是日日做。如果怕日日做同一樣運動感到枯燥,不妨不同的日子做不同的運動,但一定要把運動當作生活的一部分,視保持健康為人生的長遠目標。
身體活動時雖然會消耗精力,但這並不像加減數那樣簡單,以為隻要不動就可以保留精力,那是絕對錯誤的。適量的運動,可以令身體產生強大的動力,做起事來精力充沛。
經常做做運動,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強化心肺。肺部功能強健,可以增加吸氧量。氧氣是身體活動所必需的。有足夠的氧氣,可以令身體保持在較佳的狀態,從中醫學角度來講,空氣中帶有生命能量,通過肺部,可以吸收較多生命力,抵抗外來病毒的入侵。
心的功能強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身體內的養分更有效地流經身體各部位,使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另外,運動亦會刺激內分泌腺,提高身體機能,諸如消化機能、排泄機能、泌尿機能、肝功能等。
運動的種類是非常多的,每一個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但一般來說,以下幾種運動對身心健康最具好處:緩步跑、步行、遊泳、拳術、八段錦、柔軟體操、瑜伽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