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少說話,說重要的話。言語是一個人行為的影子,但我們也常因言多而傷人,言多而誤事。有時候,少說話既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避免傷害別人。
作為女人,在某些場合要學會少說話,尤其是有豐富閱曆的陌生人在座時。因為如果多說了,便同時透露了自己的弱點,並失去了一個獲得智慧及經驗的機會。
少說話不等於不說話,當需要你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時,就一定要說,而且要說得準確、具體、生動。
(5)不要信口開河。話多似乎是女人天生的弱點。有的女人喜歡信口開河,似乎覺得自己很會“說話”。但事實證明,一個說話隨便的人,一定是一個缺乏熱誠、沒有責任心的人。
(6)不要人雲亦雲。女性職員如果想在公司中脫穎而出,就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跟在別人後麵,隻說“我同意某某的意見”。老板們都欣賞那些有創意、有主見的職員,不管你的職位如何,你都應該在合適的場合發出自己的聲音。
(7)把說話的機會奉還給他人。當你有機會和有必要發言的時候,不要一個勁拚命地往下說,應該在必要的時候把說話的機會讓給其他人。這不光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為人處事的策略。
當然女人說話是否有魅力,還包括正確的發音、豐富的語句、話中略含幽默以及優美姿態等方麵。而女人提高說話藝術的魅力還需注意以下這些技巧:
第一,要有正確的發音。對每個字都必須發音清楚。清楚的發音可以依賴平時的練習,注意別人的談話、朗讀書報、多聽廣播,這些均對正確的發音有迅速的幫助。
第二,說話的用詞造句要淺顯易懂,避免用晦澀的詞彙。不要以為說話時用生僻字詞,就是自己有學問的表現。其實,這樣說話不但會使人聽不懂,反而會弄巧成拙,讓人誤以為你是在有意賣弄。
第三,語速要適中。一個人說話太快會使聽者不易領會你的意圖,自己也容易疲倦。但說話太慢也不好,既浪費時間,又會使聽者覺得不耐煩。
第四,語氣要柔和。在辦公室與人相處要友善,說話態度要和氣,要讓人覺得有親切感。即使身為主管也不能用命令的口吻與別人說話。否則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第五,在公共場合說話聲音不要太大。在公共場合說話聲音太大,會讓人覺得你沒修養,除非你是在演講。
七個要點增加你的語言磁力
一個女人如果隻知道化妝打扮,而不懂得如何讓自己的談吐得體優雅,就難免落個徒有其表、令人討厭的下場。
現代女性都十分重視增加自己的吸引力,但是大多把功夫花在了服裝與美容上,卻較少有人認識到,得體優美的談吐,更能增添女性的魅力。因為服裝與美容畢竟隻能增加一點外在的美,而優美的語言,則完全是女性高雅脫俗的內在精神氣質與修養的外射,它給人的是一種值得回味而悠長的美,更能深入地打動異性的心靈。
談吐是女性風度、氣質和美的組成部分。談吐不僅指言談的內容,也包括言談的方式、姿態、表情、語速及聲調等。
女性文雅的談吐是學問、修養、聰明、才智的流露,是魅力的來源之一。與人交談,既有思想的交流,又有感情上的溝通。任何語言貧乏、枯燥無味、粗俗淺薄,都會使人感到厭惡。如果女人的談吐既有知識、趣味,又不失幽默,並能用豐富的表情和磁性的聲音表達出來,那將會令聽者傾倒。
女性在交談中應該保持穩重、自然、端莊儀態,使對方注意力集中在談話內容上,而不致被多餘的動作所幹擾。
女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培養自己優美的談吐,增加自己語言的磁力:
(1)飽含溫情。對女性來說,會不會說話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有沒有感情,才是要強調的。飽含溫情的話語,就像是一縷春風,溫暖他人的胸懷,同時也映襯出女性善良的美德。
(2)善解人意。人們普遍有一種心理,即對那些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心領神會、體貼入微的人,都有一種由衷的欣賞與喜愛。女性天生比男人心細,與人交談時,如能發揮出這方麵的優勢,善解人意,及時為人解憂消愁,那就極易獲得對方的好感與青睞。
(3)反應伶俐。女性說話一般不宜唇槍舌劍,咄咄逼人,但是並不等於說女性要放棄反駁的機會與權利。相反,女性應該鍛煉自己具備一種思維敏捷、應答機智的能力。
(4)活潑俏皮。無論男女,說話帶點幽默感無疑會增強語言的磁性。但女性的幽默應是一種軟性的幽默,即溫和、風趣,這樣方顯示出女性活潑俏皮的一麵,而不能像男性那樣誇張而失去典雅的趣味。
(5)委婉含蓄。女性的語言常常含蓄委婉,有豐富的言外之意,充滿了巧妙的暗示,聽起來有一種回味無窮之美。這樣的含蓄蘊藉,可使女性的談吐更加動聽。
(6)柔聲嬌語。女性無論從體質上還是心理上都比男性柔弱,所以女性不必總要堅強。在適當的時候,對自己的丈夫、戀人或要好的同事撒一點嬌,耍一點小孩子脾氣,將自己的柔弱暴露給他們,讓他們有一點顯示男子漢氣概的機會,這無疑是一種既省事又討好的策略。
(7)情趣高雅。女性的言語,應該如山中的清泉,空中的白雲,高雅清純,餘音嫋嫋。因此成功女性的言談還要注意格調高雅,不應家長裏短,雞零狗碎,俗不可耐,令人厭倦。
真誠讚美是動聽的語言
韓國某大型公司的一個女清潔工,本來是一個最被人忽視、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險箱被竊時,與小偷進行了殊死搏鬥。
事後,有人為她請功並問她的動機時,答案卻出人意料。他說:當公司的總經理從她身旁經過時,總會不時地讚美她“你掃的地真幹淨。”
你看,就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就使這個員工受到了感動,並奮不顧身。
打動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真誠的欣賞和善意的讚許。
讚美之於人心,如陽光之於萬物。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需要讚美,人人喜歡讚美。這並不是虛榮心的表現,而是渴望上進,尋求理解、支持與鼓勵的表現。父母經常讚美孩子,家庭氣氛和睦、歡樂。領導經常讚美下屬,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就會不斷地被激發、被調動。愛聽讚美,是出於人的自尊需要,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要。經常聽到真誠的讚美,明白自身的價值獲得了社會的肯定,有助於增強自尊心、自信心。
有的人吝惜讚美,很難給別人一句讚美的話,她們不懂得,多正麵引導和表揚鼓勵是思想教育工作的一條規律。予人以真誠的讚美,體現了對人的尊重、期望與信任,並有助於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是協調人際關係的好方法。人人皆有可讚美之處,隻不過長處、優點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癮有顯罷了。隻要你細心,就隨時能發現別人身上可讚美的“閃光點”。
(1)讚美要恰如其分
恰如其分就是避免空泛、含混、誇大,而要具體、確切。讚美不一定非是一件大事不可,即使是別人一個很小的優點或長處,隻要能給予恰如其分的讚美,同樣能收到效果。
一次會議上,李主任在總結工作時提到發表文章比較多的小楊時表揚道:“小楊同誌肯動腦筋,好鑽研,近來成果很多,發表了七篇文章,其他年輕同誌要向他學習,搞些成果出來。”話音未落,就有一位年輕的部下插話說:“水平不能以文章來定,文章的好壞不能以發表的多少來定。發表文章多並不一定說水平高,也有可能是文字垃圾。有的人一輩子就發表一篇或幾篇文章,影響卻大,難道說水平低嗎?”李主任被問了個瞠目結舌,不得不解釋一番。結果弄得大家掃興而歸。
李主任的尷尬不在於她沒有根據,而是有據卻無理,她的表揚經不起推敲,有水分,太誇張,所以其他人心裏不痛快,把她的讚美給堵了回去。
(2)讚美要內容具體
讚美要具體,不能含糊其辭。含糊其辭的讚美可能會使對方混亂、窘迫,甚至緊張。讚美要具體,說明你對他越了解,從而容易拉近人際關係。
克萊斯勒公司為羅斯福總統製造了一輛汽車,因為他下肢癱瘓,不能使用普通的小汽車,工程師把汽車送到了白宮,總統立刻對它表示了極大地興趣。他說:“我覺得不可思議,你隻要按按鈕,車子就開起來,駕駛毫不費力,真妙。”他的朋友和同事們也在一旁欣賞汽車,總統當著大家的麵誇獎:“我真感謝你們花費時間研製了這輛車,這是件了不起的事。”總統接著欣賞了散熱器、特製後視鏡、鍾、車燈等,換句話說,他注意並提到了每一個細節,他知道工人為這些細節花費了不少心思,總統堅持讓他的夫人、勞工部長和他的秘書注意這些裝置。這種具體化的讚美讓人感覺到真心實意。
(3)讚美要實事求是
讚美要有根據,如果言不由衷或言過其實,對方就會懷疑讚美者的真實目的。
讚美一定要發自內心、要真誠,而不是阿諛奉承。虛偽的奉承是公開的行騙,讓人深惡痛絕,例如一個人本來很胖,卻說身體苗條,人本來很黑卻說膚色白皙,會起不到讚美的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切記在不了解對方的情況下,盲目讚美會鬧出大笑話的。
應注意的交談禮儀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一個不喜歡或不善於談話的人,在社交生活中一定會碰到很大的障礙。交談是人們互相傳遞信息和情感,彼此增進了解和友誼的重要手段。
女人要成功,在交談時一定要注意以下禮節:
(1)不要東張西望。交談中注視對方在談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交談時神態要專注,表情要自然,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雙方都應注視著對方。邊交談邊處理與交談無關的事物,是輕視對方的表現。
當然注視並不等於凝視,目光距離對方最好在1米左右。目光注視對方的部位:在對方兩肩外側10厘米的地方分別畫一條豎線,頭頂上方5厘米上畫條橫線,再在胸部畫條橫線,組成一個方框。目光在這個方框內移動,有時還會出現交談雙方目光對視的情況,不必躲閃,應泰然自若地緩慢移開。
在整個談話過程中,目光與對方接觸應該累計達到全部交談過程的50%~70%。在洽談、磋商、談判等場合,為了給人嚴肅認真的感覺,注視的位置在對方雙眼或雙眼與額頭之間的區域;如果是在社交場合,注視的位置在對方唇心到雙眼之間的三角區域;如果是親人之間、戀人之間凝視的位置在對方雙眼到胸之間。
但交談時也不應長時間凝視對方的眼睛,除非你是為了說服他或想強烈地感染他。一般說來,長時間的凝視會讓對方覺得局促、緊張。
(2)不要饒舌。有些人自以為口齒伶俐,碰到相識或不相識的人,總要說上一大堆的話。在說話時又不顧對方的心理,不管人家喜不喜歡聽,一個勁滔滔不絕地說下去,使人不易插嘴,不易改變話題。當然,對方為了禮貌,也不能不陪聽下去,可是他內心總覺得這人太不懂禮貌,太過於饒舌,以後碰上了,就一定想辦法躲避了。
(3)不要太沉默。相對說話的人,社會中還會有另一種極端的人,他們在交際場合裏,很少說話。原因可能是個性比較內向,也可能是由於自卑感作祟,以為自己學問不如人或地位太低等等。這種過於沉默的習慣大大妨礙了社交活動,而且也可能使別人誤會你是個性情高傲的人。
(4)不要矜誇。在交談中適當地誇張一下可以加強談話的效果,但假如老是喜歡誇耀自己的成就,老是想表現自己的經驗與才能,那就很容易使別人討厭你了。
(5)不要“搶白”。有些人在別人說話還未告一段落時,便隨意插嘴,表示自己領悟得快、聰明;或表示自己比說話者知識更廣博,見解更高明。除非是在辯論的時候,千萬不要“搶白”。
(6)不要多用“我”字。和別人談話的時候,除非對方要求你談談自己的事,否則不要老是以自己為中心,句句不離“我”字,應該適當地關心對方和對方的親友,多談和對方有關或對方感興趣的事。
(7)不要用不雅的字眼。言語是個人學問、品格的衣冠,一句不雅的話說出口,身份立刻被人看低三分。有人以為在交談時說出那些不潔的詞語,便會縮小同他人的距離,這實在是大錯特錯。請記住:永遠不要在長輩或領導麵前說髒話;永遠不要在異性麵前說髒話。在正式的社交場合,永遠不要說髒話或說話帶髒字。
(8)不要始終使自己處在講話的位置。要讓一起談話的人都有發言的機會。要善於聆聽對方談話,而不必介意對方濃重的鄉音或說錯的某字。對於比較沉默的人,亦應設法使他說話,你可以問他:“對於這件事你的意見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