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有可能子蒙已經沒有力氣去發火生氣了。
正如苟變和孫伯靈猜測的那樣,邊子白和子蒙也在討論苟變和孫伯靈的命運。在他看來,子蒙要是功利一點,完全不必如此為難:“長者……”
“你我忘年可好?”
子蒙把姿態拉的很低,事到如今,他恐怕也強硬不起來了。而邊子白並沒有拒絕,甚至沒有推辭,點頭道:“子蒙大夫。”
“子白大夫,你接著說。”子蒙感覺到對方似乎有點抵觸。對此他也心知肚明,一個是時日無多的老頭子,一個是如同朝陽的少年,忘年恐怕真不合適。
邊子白想了想,才痛下決心問道:“大夫以伯靈為前,苟變為後,恐怕王詡就算是不看好苟變,但也不會拒絕伯靈吧?這樣您最擔心的事,就能解決了。”
這也就是綁架,賣小送大,不要不行。反正就搭著賣,王詡要是真喜歡孫伯靈的才能,就不會拒絕苟變。
這是邊子白擔心的一個結果,也是很可能出現的結果。但讓他驚訝地是,苟變竟然提前帶著禮物去拜師,帶苟變去的還是應龍。這說明,子氏沒有以權勢壓人的意思。結局很悲劇,苟變被王老頭給拒了。王詡根本就不看好苟變能夠傳承他的衣缽。
子蒙長歎了道:“對苟變不公平!”話說完,覺得不能完全詮釋他內心的想法,然後補充了一句:“對伯靈也不公平。”
公平?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公平很重要。可對於貴族,他們生來就是讓人嫉妒,詮釋者世間最為不公平的狀況的一群人。哪裏還有公平可言?再說了,王詡看在孫伯靈的麵子上,恐怕真無法拒絕苟變的加入。畢竟老頭找一個合意的弟子,恨不得把六國都翻一遍,才找了一個龐涓。要是再遇到孫伯靈,王詡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會答應下來,不就是苟變旁聽嗎?
這有什麼難的,讓他去好了。
-->>(第1/2頁),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有什麼難的,讓他去好了。
子蒙隨後問了邊子白一個問題:“你看好他嗎?”
“苟變?”
子蒙緩緩點頭。
邊子白想了想,組織了一下心頭的語言,才鄭重的開口道:“他還行。對於一個將軍來說,武藝好至少能夠在戰場上多一份保命的把握。至於兵法這種事,兩軍交戰,勇者勝。主將武力超群,士卒勇氣倍增。但是否運氣好,就難說了。畢竟,戰場上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苟變的武藝在衛國還算不錯了,至少震懾軍中已經沒有大問題。他缺少的是對軍隊一個係統的認知,如何練兵,成軍,選擇戰機等等。子蒙讓他拜在王詡門下,就是讓苟變學這些知識的。
子蒙身後靠著一床被子,仰著腦袋,看著房梁長歎道:“可不是如此,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他應該是想起了姬頹帶領私軍攻入帝丘城的那一役,城內失火,本來就不過是一場再普通不過的意外而已,可沒想到的是帝丘城內城頭上的守軍崩潰了,以為支持姬頹的士大夫在帝丘城內裏應外合,頓時棄了城牆,逃跑了。姬頹的軍隊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入城內。
結局就是,軍心,民心都崩潰,懷公在宮門被攻克,守軍絕望中點火焚燒之後,站在宮廷最高的一座宮殿——執政殿前,眺望宮門方向,看到了濃煙和火光之後,再無僥幸拔劍自殺,而晚一些趕到的子蒙隻能帶著懷公的子嗣開始了長達三十年的逃亡之路。
運氣……似乎也很重要。
要是當年沒有那場毫無征兆的失火,或許一切都將改變。
邊子白尷尬一笑道:“忘了正事,原先受到子蒙大夫的關照,先前在帝丘城外應龍帶著子氏私軍出手,小子恐怕回不了城了。既然苟變無處學習兵法……”
“你願意收他為弟子?”子蒙渾濁的眼眸頓時亮了起來,苟變或許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一樁心事了。一旦解決,他將毫無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