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圖國(3 / 3)

邊子白大恐,心說:“小爺什麼是時候說過要收苟變當徒弟了?這家夥要是天天在家裏,還曾經追求過路縵,膈應不膈應?”收苟變為弟子,這是說什麼也不能答應的。

邊子白急忙搖頭道:“子蒙大夫誤會了,小子以為《司馬法》多為論政之謀,牽涉戰陣練兵隻有隻言片語。”這話倒是中肯的很,相傳《司馬法》是薑子牙所著,按照身份他應該是文王和武王的大司馬,而不是執政(國相)。但《司馬法》並不是一本純粹的兵書,很多都是關於政務的處理方法。武將學這些根本就沒用。

而且《司馬法》篇幅很小,夾雜了太多的私貨的情況下,那麼把兵法的內容一減再減,以至於很多貴族子弟學了《司馬法》之後,還是對如何指揮軍隊一無所知。

如果有一本內容多一點,對於兵法闡述更加明確一些的兵書,對苟變來說,或許統軍能力將有一個質的飛躍。

而邊子白手上確實有這樣一本兵書,寫兵書的人名氣很大,但不是孫伯靈的玄祖——孫武。不會因為拿出這本兵書之後,引起孫伯靈的不滿,畢竟這是孫家的絕學,外人看都不準看,更不要說學了。畢竟《孫子兵法》的內容更加豐富,可真以為有一部兵法就能縱橫天下,就大錯特錯了。後世著名軍事學院出來的將軍,還是當炮灰的多,名將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說話間,邊子白拿出了隨身帶著的一卷書,交給了應龍,後者將簡牘外麵包裹的麻布揭開之後,一卷成色很新,甚至木紋清晰可見的簡牘出現在了子蒙的麵前。而簡牘背麵的三個字,讓他頓時動容起來:“這可是重寶,你可舍得?”

“在下最怕人情債,如果能夠還了子蒙大夫的人情,未嚐不可。”邊子白笑了笑,有種裝逼的高手範,當然他心中可是另外一套說辭:“反正又不是我的。”

“可有要求?”書是很貴重的,這種貴重遠遠要超出邊子白對知識的理解。他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不能體會到,一部書能夠傳承出一個幾百年的家族。無數人苦心研究之後,將書中原意揣摩通透,或者幹脆是理解到麵目全非,出現了新的領悟。

這才是知識的真正意義。

而書也是分等級的,最差的是散文類的書,文辭優美,卻讓人通讀之下,所得無幾。

其次是詩,詩歌能夠滌蕩一個人的靈魂,同時也能傳承一個家族的德望。

再好,就是布道類的書籍,包羅萬象,但字字珠璣。比如說《論語》、《道德經》之類的。為什麼這類書不是最好的,隻能是次一等的呢?因為學習這類書籍,幾代人才能讓家族興旺。對於一個大家族來說,太慢。

最好的一類是謀略,兵法也是其中之一。

這一類書籍的好處就是,家族隻要足夠大,學習的子弟總會出一些人才,久而久之,甚至能夠掌握一個諸侯國的一部分權勢,比如說軍隊。

而邊子白給子蒙看的是一本兵書——《吳子兵法》,著書者是吳起。全書六卷,他帶來了第一卷,圖國。這樣的書,是一部能夠立刻讓一個不值一文的小人物成長士大夫階層的一員,隻要傳承不斷,幾代人就能步入頂級卿大夫的行列。這才是子蒙問邊子白有什麼條件的原因,太貴重的東西,要說沒有一點限製,連得到的人都會懷疑對方心懷不軌。

邊子白從善如流,欠身道:“此為《吳子兵法》第一卷,圖國。此書六卷,苟變可以學……”

停頓了一下,繼續道:“子氏要是想學也可以,每一代隻準一人學,口述不留字。苟變學完一卷,我會讓人問他三個問題,回答合格,授下一卷。”

“正該如此!”子蒙掙紮著想要起來拜謝,卻讓邊子白躲過。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