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慈不掌兵(2 / 3)

要是叔梁紇在城門被亂箭射死,孔夫子就不會出生,恐怕影響和華夏兩千多年的儒學恐怕都不會出現。

邊子白拽文道:“《詩雲》:進厥虎臣,闞如虓虎。”意思是,就像是擁有老虎力氣一樣的猛士。用這句詩來形容叔梁紇一點也為過,畢竟,老虎恐怕也舉不起一座城邑城門的千斤頂。

“可叔梁紇猛雖猛矣,但魯軍不強。”孫伯靈想了想,發現了邊子白話中的漏洞,有些興奮道。

邊子白嗬嗬笑道:“魯國以仁義立國,怎可有狼兵?”

隨後,他解釋道:“狼行千裏之肉,狗行千裏吃屎。就是這個道理。狼兵者,隻知毀滅,不問對錯。這才是狼兵的本質。”

孫伯靈明悟了,雖然邊子白說的粗俗。但淺而易懂,深入淺出。想象一下魯國的軍隊,一直仁義為先的做法,確實無法孕育出如同虎狼一樣的軍隊。這也是為什麼魯國的人才很多,尤其是逼陽國一戰,湧現了三個蓋世名將,但魯**隊還是那麼一回事。可見武力能夠震懾一部分人,或者說震懾人一時,但無法真正被歸結到戰力的範疇之內。

嘖嘖了兩下嘴巴,苟變對於聽故事有著一種讓人無語的強大興趣。

見邊子白不說了,催促道:“怎麼不說了,繼續說叔梁紇,他後來怎麼了?”

“他後來啊!”邊子白幽幽道:“生了一個兒子。據說好像是快七十歲的時候老來得子。”

這話引起了丁隻的強烈不滿,他怒道:“此人不過是一莽夫而已。”對於一個七歲就斷了生兒子念想的人,七十歲還能生兒子,這絕對是異端。是絕不能容忍的,太尼瑪打擊人了?

丁隻的激烈情緒更多的是嫉妒,恨不得將叔梁紇的墳頭扒掉的怒火,席卷周圍,肆虐著,咆哮著。

孫伯靈張了張嘴,叔梁紇的那個兒子可是很出名的,叫孔丘。就算是在戰國時期,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學說,也有無法忽視的超級地位。孔子的學生遍地開花,到處都有儒學,而且人才層出不窮,已經有了興盛之姿。

他原本想要幫著叔梁紇說兩句好話,畢竟是孔子的老爹。可是當他偷偷撇了一眼丁隻如同老嫗一般,還是一個怨毒的老嫗一般的臉色的那一刻,他放棄了。

苟變聽得起勁,他似乎覺得‘以戰養勢’很適合自己的帶兵路數,雖說這種辦法被邊子白說的一文不值。可是這東西就像是一個捷徑,讓人忍不住想要偷偷試一把的念頭。再說了,作奸犯科的捷徑都有人去試,更何況‘以戰養勢’也算是一條通向成功的道路。

領兵打仗不怕對手的強大,最怕的是變數,而以戰養戰是應對變數最穩定的辦法。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戰爭的容錯率很低,但‘以戰養勢’是不需要容錯的戰術。唯一的缺陷就是如同比大小,大就是大,小就是小,一把定輸贏。

苟變焦急著等待邊子白繼續說下去,卻發現邊子白盯著轅門方向,似乎沒有繼續說下去的念頭,頓時著急道:“小白,你說‘以戰養勢’魯國不適合,但是什麼樣的情況適合用‘以戰養勢’成就名將之赫赫威名?”

“嗯!”邊子白頓了頓,就算是‘春秋無大義,強者定章程’,什麼樣的戰爭模式適合‘以戰養勢’的辦法。最強的恐怕是蒙古軍隊的作戰,近乎瘋狂的席卷了歐亞大陸,打出了讓人絕望的無敵姿態。再近一點,就是霸王項羽了。

但是項羽雖說也是用‘以戰養勢’來積累他的無敵戰績,但是項羽並非是如同盜賊一樣的打法。他是從抗擊秦國統治建立起來的威望,他的無敵戰績是通過自己的超強武力還有楚人複仇的信念建立起來的,幾乎和曆史上所有的猛將都有所區別。

想了想,隻有一種情況,邊子白開口道:“賊!”

“賊。”

賊,這個字並非是後世的意思,專門指小偷。而是指占山為王,落草為寇這樣的土匪。

“比如說魯國的盜蹠,如果能夠在弱小的時候積累起來無敵戰績的話,說不定盜蹠也能成為一國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