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戀人也應親密而有間
——遠離戀愛的盲區
愛之旅花明柳暗,情之緣峰回路轉。男女雙方共同投入情感的世界是人間最最美麗的仙境。但遺憾的是,在向這一仙境進發的旅程中,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有可能不經意的踏入愛的誤區。其實,戀愛的討好心理不可取,戀人間也不是越親密越好……隻有遠離了戀愛的誤區,兩性相戀的道路才會走得更加長遠。
戀愛時我們要不要討好對方?
在戀愛過程中,互相討好是戀愛過程中表達愛意、體現溫情、增進交往的一種方式,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健康。但是如果一方過分討好,卑躬屈膝,一方百般威風,趾高氣揚,體現出一種明顯的不平等,就會為今後的關係發展埋了隱患的種子。
江南一帶有一種風俗習慣,把未過門的女婿叫做“毛腳”,“毛腳女婿”由於其地位的不鞏固,需要一路討好與戀愛對象有關的各種各樣的人,要給這個買東西,為那個幹苦力,對這位請客,對那位送禮,這樣才能一路過關,獲得眾人的認可。有一則廣告:一位“毛腳”上門,一臉媚笑,提著大堆的禮物,……大家評論都說這則廣告俗不可耐,這卻恰恰反映現實的社會心態。
討好不單指簡單的遷就行為,遷就有時可以成為情感的潤滑劑,在雙方發生衝突時,能起到緩解衝突,調節人際關係的作用。但是這裏有一個分寸的把握問題,過分的討好,有喪失自我的危險。一旦沒有原則地討好對方,不僅討好者內心沒有愉快的感受,而且會滋生一種卑微的心理,自尊心會受到極大她傷害。討好是一種自我犧牲,而這種犧牲很難說是心甘情願的行為,往往是被迫作出的一種讓步,久而久之,會導致心態的畸變,就像一個彈簧,壓得越緊,反彈就越強烈。在男女人際交往中,相互遷就,互為彈簧,關係才能正常發展。否則,隻會是讓悲劇增加一對主角。
在西子湖畔的杭州,曾經有這樣一對戀人,海華和李萍。海華雖然長相英俊,但由於父親早亡,家境貧寒,初中畢業就進廠當了工人。李萍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大學畢業。在朋友家的一個聚會上,兩個人相識了,海華雖然沒有像樣的文憑,但是他天資聰穎,又對李萍百般討好,兩個人很快就建立了戀愛關係。
門當戶對是中國人傳統的觀念,海華和李萍的關係馬上遭到了李萍母親的反對,於是為了未來的嶽母開綠燈,海華使出渾身解數,並且答應了難以承受的苛刻條件。戲劇性的一幕發生在婚宴那天,由於迎親的彩車在途中出了事故,新郎去接女方賓客的時間比計劃中晚了半個小時,新娘的母親以不參加婚禮為要挾,逼著海華當眾下跪賠禮道歉。為了顧全大局,海華毫不猶豫地跪了下去……一年後,這樁大學生嫁給工人的婚姻,卻並沒有什麼好結果,雙雙走上了法庭。
愛情是如此變幻莫測,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我拿青春賭明天,你用真心喚此生……”戀愛中的男女總會有一種難以把握的擔憂和困惑,於是希望有一塊試金石,可以測試出對方的真誠。試金石畢竟是童話,而戀愛中女性總是花樣百出,盼望能通過考驗能找到可以以身相托的男人。
她們故意遲到,來考驗對方是否有耐心;她們使小性子,來考驗對方是否有誠心;她們製造情敵,考驗對方是否有決心;她們投下香餌,考驗對方是否專心;她們尋死覓活,考驗對方是否忍心……社會學家認為,千考驗,萬考驗,未見得千錘百煉出真金,其實考驗隻要一條:你們是否可以在婚前守貞。這個條件看似偏於保守,但考驗的是一個人的毅力,毅力是現代社會成功的重要條件,是決定一個男性將來是否可以承擔起家庭的重任,是否可能在社會拚搏中爭得一席之地。
雖然這隻是一家之言,但多少道出了一些對生活的感悟。社會上流行一句格言:男人通過征服世界來征服女人,女人通過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能夠征服世界的人畢竟不多,但是存在這種渴望的人卻不在少數。女性希望能征服男人,至少是未來的丈夫,所以許多人刻意追求讓男人俯首貼耳的感覺。
曾經有一對青年男女,在經曆了長達三年的追逐與考驗之後,終於在親友的祝福聲中走入了洞房。當賓朋散盡,紅燭高燒,纏綿之夜開始之時,新郎沒有熱吻新娘,而是拿出了一條鞭子,說道:“我做了三年的孫子,今天我要當老子。”這隻是一個過於極端的例子,但是又有多少令人不寒而栗的鞭子高懸於無形呢?
有人將男性從戀愛到成婚,比喻成“從奴隸到將軍”;又將女性從戀愛到成婚,比喻成“從公主到仆婦”。這種社會現象又是怎樣的一種心態的折射呢?有些男性在戀愛過程中,忍辱負重,對女友十分殷勤,百般討好,千方滿足,萬分鍾情,婚後卻拳打腳踢,甚至拿出鞭子。討好隻是一種煙幕,它掩蓋的是性欲的衝動,人格的卑微,一旦完成了從卑微到主宰的跨越,就原形畢露。
總之,愛應該是平等的兩情相悅,討好是要不得的任何的失衡都會埋下悲劇的種子。婚姻對於男女雙方就像一張長期的契約,提前揮霍和消費,都好比是借高利貸,揮霍得越多,將來付出的代價將會越高昂。
約會時要不要“趁熱打鐵”?
約會是戀愛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約會成功與否將決定愛情是否繼續進行,但是,有時候,戀愛一方急於“趁熱打鐵”反而會起負麵的作用。那麼,在約會過程中有哪些方麵是要避免的呢?主要有:
(一)少女的做作不宜
過度流露女性的可愛與嬌媚可以很快擄獲他的心,但是太過可愛,卻會讓男孩覺得自己在和鄰家的小女生約會。如果你有在晚飯後請他回家小坐的打算,不妨事先在桌上放一些可能吸引他的書籍或畫冊,一來可以製造話題,同時也可以表現出你的品位。
大部分男孩都希望認識一個有成熟魅力的女人,即使他們會欣賞小鳥依人的女性,也不希望和一個少不更事的女生約會。你也不希望身邊的他是個沉迷於電動玩具或模型玩具的大男孩吧!
男性希望和什麼樣的女性約會?成熟的打扮及談吐,能讓他們覺得和自己的程度相符合;坦率大方的溝通模式,可以不用一直猜測對方的心思,也不至於使他們覺得像在跟外星人約會。偽裝是最不受歡迎的,尤其在約會時,坦率被當成難能可貴的美德。
(二)哪壺不開提哪壺
把生活經驗和別人分享是坦率,但萬一整個聚會變成自己的個人脫口秀,可就不太妙了。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表現出美好的一麵。當你和對方談話時,適度地讓對方發表意見,甚至於巧妙的將話題轉到對方身上,讓他有表現的機會,同時也增加自己了解對方的機會。有時隻因伴侶所說的幾句話,約會就變得非常不平凡。
雖說一般人在約會中十分強調“紳士風度”,但作為一位善解人意的女伴,可別得寸進尺,讓初次約會的對象吃不消。譬如,挑剔他選的地點不對,抱怨時間不佳或菜肴不精致等,不但會破壞氣氛,而且也容易使男孩退縮,認為你對他不感興趣,或者你根本是個很難伺候的人。試著不著痕跡地關心對方的感受,觀察一下他喜歡的事物和話題,讓他油然而生對你的好感。
(三)太早討論敏感的政治話題
政治在這三五年來,已經成為一般人茶餘飯後的重要話題。適度的政治理論,可以展現出你特有的深度,但為了政治理念不同而和親人、情人針鋒相對的也大有人在。
談論起政治理念時,你可以抱持比較溫和的態度,即使理念不相同,一般男孩還是能夠接受的。政治信仰可以強烈,但手段必須婉轉,很多男孩被張牙舞爪的女孩嚇壞了,如果你可以理性表達自己的主張,又不失包容異己的胸懷,政治話題談或不談就不成為問題了。
(四)把他當成冤大頭
相信大部分女孩都對約會的花費感到迷惑,如果經濟許可的話,當然可以每次都出入高級飯店,但這一筆可觀的花費該由男孩負擔全部的費用呢?還是一人一半?甚至各付各的?你們可以協調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要把他當成大財主,如果太過揮霍,隻會讓他心灰意冷。
(五)急著把他套牢
當你不確定能否和一個男孩長期相處或交往時,得到你未來的遠大計劃:例如你想在哪裏買房子,你要生幾個小孩,這類的話題都會把一次美好的約會破壞掉。男孩也想要結婚,想要有自己的孩子,但在時機還沒成熟時提這些事,隻會讓他們覺得已被套牢了。接下來,你就會看到他從你手中溜走。
(六)打扮過頭
適度的打扮可以讓女孩或典雅、或可愛、或清純,無論你是哪一種麵貌的女孩,最重要的是,將你最真實的一麵表現出來。當然,濃妝豔抹會把他嚇跑的。男孩喜歡看到女伴光鮮亮麗,會讓他們覺得很有麵子,但也希望你的美貌是渾然天成。所以,他們不會想知道你保養或化妝的細節,包括你用了多少發卷、以及哪些品牌的化妝品。
萬一你碰巧也是花很多時間打扮自己的女孩,不需要擔心,隻要你在男友來家中拜訪前,把部分美容保養品收起來,以免讓他對於你美容過程太敏感。為愛人準備一份福至心靈的甜蜜還有許多秘訣自不待言,如:真實而自在地表現你自己,隨意處理突發事件,注意自己的禮貌和風度,盡量維持浪漫的情緒等。
以上六大第一次約會的禁忌是約會時要注意的,它們是第一次成功約會的起碼保證。
人生隻能經曆一次真正的愛情嗎?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不同的付出肯定會收到不同的結果。愛情的成敗與人們的愛情觀有密切關係,不同的愛情觀會結出不同味道的愛情之果,而愛情觀的誤區常使得人們悔恨終身。因此,有必要對愛情誤區加以澄清和修正,以幫助人們建立完美的愛情。常見的愛情觀誤區有:
(一)一個男人或女人一生中隻能經曆一次真正的愛情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如果一個男人或女人能夠愛別人,他或她就有能力戀愛多次,並且愛上許多人。這就是為什麼寡婦和鰥夫還能有幸福的婚姻。愛情有許多種,父母愛他們所有的孩子,並不隻愛一個。
(二)當你深深地、真正地戀愛時,愛情吸引了你的全部精力和思想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愛情能擴大你的能力,增加你的驅動力和精力。它能激發想象力,使他們更熱切地去實現目標。
(三)如果有人愛你,他或她永遠也不會利用你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愛情常常是和利用聯係在一起的。一個男人可以愛一個女人,然後他利用愛情,讓她把他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讓她自己的願望或職業服從於他。
(四)婦女的愛情需求與男人的不同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男人和女人都需要別人的愛、讚美和愛情保證。
(五)男人對真正的愛情的接受能力比女人強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研究表明,女人對愛情的接受能力遠遠大於男人。
(六)每個人都有戀愛的能力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有的人不會愛,有的人有根深蒂固的情感障礙使他們無法愛人。有的則過於以自我為中心,無法付出愛情,因而也不能收獲愛情。
(七)愛情的對立麵是仇恨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如果愛情有對立麵的話,那麼最為可能的就是冷淡。實際上,愛情和仇恨是密切相關的。對自己所愛的人偶爾產生刹那間的仇恨是十分正常的。
(八)大多數男人所愛的人身上,都有他們父母的影子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我們常常相信這一點,但是研究證明,男人和女人常常會尋求一個具備他們母親身上最好品質的配偶。
(九)男人對性愛比對愛情更感興趣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對4000多個男人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認為愛情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而另外三分之一的人認為愛情能使性生活更加美好。
(十)當你戀愛的時候,你就會完全了解了你所愛的人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你愛得越深,你對所愛的人的性格和性情的判斷就越糟。俗話說“愛情是盲目的”,這其間包含了許多真理。
(十一)男人在處理嚴肅的愛情問題上比女人強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婦女看來在處理愛情的失意上要比男人強得多。因為愛情問題受挫而自殺的男人是女人的三倍。
(十二)你隻要等待,就一定能找到你夢想中的伴侶
這種看法極其錯誤。極少的男人和女人能找到他們夢想中的伴侶。我們與之戀愛的人常常和我們理想中的丈夫和妻子完全不同。
隻有認清這十二種愛情誤區,並努力去避免它們,才能建立真正的愛情。
女子有才就是德嗎?
中國有句古話:女子無才便是德。以至於現代許多的男人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時麵對那些有才的女子都退避三舍。其實這是一個謬論,女子有才也是德。
一個美麗的姑娘是悅目的,也許能給人帶來一時的歡樂;一個品質高尚的姑娘能夠賞心,給戀人帶來的是一輩子的幸福。僅憑美貌而獲得的愛情,則是非常脆弱的。愛情要想達到完美的境界,就必須聯係到全部意識,聯係到全部見解和誌趣的高貴性。為品德去眷戀一個情人,總是一件非常美滿幸福的事。
魏晉時期,衛尉卿阮伯彥的女兒長得十分醜陋卻很賢惠。嫁給許允,行完交拜禮後,許允沒有再進洞房的打算,家裏人為這件事非常憂慮。正巧許允的客人來到,許允的妻子叫婢女去看看是誰。婢女看後回答說是許允的好友桓允明。許允的妻子說:“別憂慮了,桓允明肯定會勸他進來的。”果然,不一會兒許允回到新房,見過妻子後,又想出去。許允的妻子料定他這次出去就不會再有進房的可能了。她明明知道丈夫嫌自己醜陋,便有意阻止丈夫,問他究竟為什麼。許允於是對她說:
“婦女應具備四種德行:婦德,要求貞順;婦言,能夠善於辭令;婦容,要求有美好的容貌;婦功,必須能織絲麻。你具備哪幾條呢?”
許允的妻子應聲回答:“新婦所缺少的隻是美好的容貌罷了。”緊接著展開攻勢,反問:“但是,讀書人應該有許多良好的品德,您具備了哪幾條呢?”
許允說:“我全都具備了!”
許允的妻子說:“各種品行中,德行排在首位。您喜歡女色而不喜歡德行,怎麼能說全都具備了呢?”
許允的臉上現出了慚愧的神色,認為妻子說的不無道理,對她的態度也就徹底改變了。
《霍小玉傳》中李益對霍小玉道:“小娘子愛才,鄙夫重色。兩好相映,才貌相兼。”才貌是青年男女互相吸引和愛慕的關鍵,這是沿襲了幾千年直至今日仍具有一定影響的文化心理。
有一位姑娘和小夥子經婚姻介紹所安排,在公園裏見了麵。兩人談了沒一會兒,姑娘便起身告辭。小夥子對姑娘非常滿意,見她要走,心裏很急,連忙追問原因。
姑娘:“你雖然相貌堂堂,可是腹中空空。”
小夥:“誰說我腹中空空?來公園之前還吃了頓西餐,喝了三杯葡萄酒。”
這一位小夥腹中空空,令姑娘大為失望,他純粹一酒囊飯袋,又何談“郎才”?“才子”?
其實,我國古代那種表麵的“相映”和“相兼”潛存著一種極不平等的男女關係:它直接將外在的美貌為衡量女性自身價值的一個重要砝碼,作為女子取得幸福愛情和美滿婚姻的根本性條件;而男子的才氣既是婚姻的砝碼,又是女性終生依附所係——憑著才氣男人的風流倜儻、高官厚祿以及各種保證愛情與婚姻“幸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都會源源而來。
若一味要求男子才華橫溢,女子腹中空空的新時代的男女也無法情投意合了。
女青年:“親愛的,告訴你一件事,有個男的向我求愛,說要送我一套什麼施耐庵的水壺(水滸)。”
男青年:“什麼施耐庵,大不了是座破廟,能有什麼好水壺?瓷器要景德鎮出的才是好貨。”
女青年:“對,我還是喜歡你送我的那套景德鎮瓷貨。”
男青年:“親愛的,我也告訴你一件事,有個女的找我,說要送我一本什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你想我又不是爐前工,要那種書幹什麼?”
女青年:“對,那個女人應該到鋼鐵廠裏去找朋友。”
又有一對青年男女到鄉政府辦理結婚登記手續。
鄉民政助理對他們說:“你們是近親,按《婚姻法》的規定,近親不準結婚。”
男青年說:“不,我們不是近親,我和表妹家相距100多裏路哩,是遠親!”
何謂“近親”,何謂“遠親”,這位男青年都無法理解,簡直讓人啼笑皆非了。
可見,在現代社會我們不能一味的聽從古訓,否則便會進入婚戀的誤區。
愛情真的“價”更高嗎?
純潔而高尚的愛情一直被人們所推崇,然而這聖潔的不容玷汙的愛情如今卻成了某些齷齪小人滿足私欲的有力武器。
他們之所以選擇愛情婚姻做為他們的擋箭牌,是因為它比其他武器更有效、更善於隱蔽,更不可阻擋。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金錢、物欲、名利腐蝕著愛情的真諦,抹煞了婚姻美麗的光環,以致某些人麵對婚姻陷阱渾然不覺,自甘以身殉“騙”,等到驀然回首時,那人杳如黃鶴,不知向何處。此時已後悔莫及,等待他們的隻有生活的懲罰和注定的一場愛情悲劇。
裴多非曾寫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首革命先輩以生命和熱血譜寫的詩歌,被呂某歪曲地引用且用卑劣的行為玷汙了。
呂某與某姑娘結婚一年多,本來小兩口恩恩愛愛,生活倒也和美溫馨。由於近些年的出國熱,也對呂某產生了巨大的誘惑。呂某是學計算機軟件開發的,因在校時學業優異,畢業後留校任教。他得到消息說本係有兩個名額去美國某大學深造。呂某幾經周折,托盡人情,在眾多老師的幫助下,他終於爭得了一個留美的名額。那知:鑒於以前公派的擔保人在經濟上並無責任,實質隻是個名譽擔保人,致使部分留學人員滯留於國外後,國家教委無力追回滯留人員的留學費用,也無力從擔保人那裏獲得補償,而使得限製滯留無力,擔保流於形式。從1995年起,國家教委在部分城市開始實行經濟擔保的試點。這樣呂某就需要一位能承擔十萬元經濟擔保的擔保人。然而呂某和妻子空有其“才”、“貌”唯獨缺少“錢”,就連個有錢的親戚、朋友也難找。就在這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情況下,妻子的美貌讓呂某標上了高價。他處處開導妻子,要為我們的將來想一想嘛!自此“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便成了呂某掛在嘴上的座右銘。他求的個人“自由”高於一切,而他的人格、道德、良心都放開“自由”而去了。
由於沈某曾戀著、追著當時的某姑娘,也就是今天的呂妻。勤奮、正直的沈某經過數年的奮鬥,現在已是頗有名氣的汽修公司的總經理了,也算擁有資金數百萬的實幹企業家。
呂妻經不住丈夫的百般哀求和共同出國的誘惑,終於開始出賣自己的感情和人格。她利用沈某對自己的依戀,很輕易地就投進了沈的懷抱,善良的沈某在聽完呂妻的一次次哭訴後,對呂某恨之入骨。當該女列舉著呂某的卑劣行為,後悔自己為什麼要選擇呂某時,沈某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救自己的愛人跳出火坑。然而忠情的沈某一點也沒有察覺自己卻正在跳進一個精心設置的陷阱。
事情的發展似乎很合呂某的心願。呂某又催促其妻加快進度,早點談實際問題。
在又一次約會時,呂妻撲在沈某懷裏假裝半悲半喜說:“呂某答應和我離婚了,隻是出國缺少一位經濟擔保人,他說隻要你給他當經濟擔保人,他就放了我,成全我們。”
沈某深知呂某這一去肯定不會再回國,自己給他做擔保人,等於把十萬元拋入大海。但為了救助自己的心上人,沈某冒著公司資金周轉陷入困境的壓力,還是在呂某擔保人一欄中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呂妻大功告成,自以為用假愛情換取了自己夫妻所渴望的自由,然而當她把文件交給呂某時,自己也被丈夫當作“生命”和“愛情”全拋棄了!
可見,愛情永遠是純潔的,那些把愛情用來作交易的不是真正的愛情,最終必會遭到應有的懲罰。
嫁個洋人就能改變嗎?
很多中國的女孩都以為嫁個洋人比嫁個中國人要幸福。真是這樣嗎?且先看下麵這兩個悲情故事。
她姓張,來自革命老區江西興國縣。艱苦的生活環境出人意料地造就了她一幅俊俏的模樣,周圍的人都說她是西子嬌容。張也知道自己美,常常有一種甜滋滋的感覺。
1985年,她以優異成績考入廣州的一所大學。生性活潑好動的她很快便進入了外國留學生的社交圈子。學習之餘,一有機會便應約上舞廳,進酒吧,逛公園,溜馬路。在那裏,她見到了別的女生所沒有見到的東西,聽到了別的女生所沒有聽到的事情,享受到了別的女生所沒有享受過的奢侈。
也許,那是一個惡毒的誘惑,但是她終於沒能逃脫這個誘惑,生活的坐標在她那年輕的坐標軸上發生了嚴重的偏離。她越來越覺得,自己的家鄉,包括親人都土得不能再土。於是,她想逃離那塊貧瘠的土地,和許許多多她的同胞一樣做起了出國夢。
漸漸地,她有意無意地接近來自G國的留學生約翰,盡管約翰又黑又瘦,與她理想中的白馬王子相距萬裏,但他可使她吃穿不愁,周遊列國。這麼想著,她又心安理得,甚至都想好了將來見洋公公、洋婆婆的話。
時間在平靜中一天天過去了。她沒料到,自己的腹中蠕動著一顆本不應該有的苦果,寬大的衣服終於沒能掩蓋住她漸漸隆起的腹部,她被學校開除了,並立即遣送回家。
但她仍沒從夢中醒來,她還眷戀著約翰。她帶著已經很是不便的身子又一次從家鄉趕來廣州。然而,約翰已經回國了。她不相信這是真的,一次又一次地到G國駐華使館去,希望從那裏得到有關約翰的確切情況,而每次均被拒之門外。
無情的現實粉碎了她的五彩夢,脆弱的姑娘無法承受精神上的打擊,她瘋了。原本一朵校花,最後變成了一個兩眼癡呆,蓬頭垢麵,流浪街頭的瘋女人。這能怪誰呢?
楊靜出身於秀美的清江江畔的一個縣城裏,父母均為縣中學的教師,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上初中後,她迷上了詩歌,並得到了名師的扶植。1991年,楊靜如願以償地考入了武漢一所大學。在大學裏,她結識了早兩年考進這所大學的同鄉、校園詩人秦華。共同的愛好和鄉情,把兩顆心緊緊地聯在了一起。正當兩人積極籌備組建一個由楊靜提議命名的“晨昏詩社”的時候,意外的愛情風潮發生了。
那是5月一個周末晚上,秦華和楊靜來到學校的舞廳跳舞。為了楊靜的尊嚴,秦華參與了一場武鬥,事後又以暴力手段報複了“仇人”。校方為嚴肅校紀,將秦華作轉學處理,“貶”到他家鄉的縣城電大就讀。在分離後的一段時間裏,兩人相互思念,鴻雁傳書,交流詩作。楊靜還兩次利用假日去看望心愛的男友。
為了掙錢出版詩集,楊靜升“大二”後,以出眾的容貌、高雅的氣質和能力,應聘於一家外貿公司作公關策劃(兼職)。在那家公司裏,她認識了另一所高校的加拿大留學生毛斯,他也是應聘到這家公司兼職的。楊靜被毛斯所吸引,楊靜很喜歡毛斯在流利的中國話中加幾句巧妙的英語。每次她倆珠聯壁合,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任務,老板給楊靜的獎金自然也高出其他人的幾倍。楊靜在心底裏暗暗感激毛斯,她在日記中不止一次表露出對毛斯超乎尋常的好感。但一想起遠在異鄉的秦華,楊靜心裏便感到異常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