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輪馬辛:感到空氣不好,先打電話到廚房,證明沒有問題後,又讓機艙打開通風閥。
大廚史若:我接馬辛電話時,開玩笑說,我們在這裏有什麼問題?你還不來幫我們做飯?然後問烏蘇拉:“我們這裏都安全吧?”
二廚烏蘇拉:我回答,我也感覺空氣不好,但覺得我們這裏很安全,就繼續做飯。
機匠努波:我接到馬辛電話後,打開通風閥。
管事戴思蒙:14點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崗位的人到廚房幫忙做飯,晚上會餐。
醫生莫裏斯:我沒有巡診。
電工荷爾因:晚上我值班時跑進了餐廳。
最後是船長麥凱姆寫的話:19點半發現火災時,理查德和蘇勒房間已經燒穿,一切糟糕透了,我們沒有辦法控製火情,而且火越來越大,直到整條船上都是火。我們每個人都犯了一點錯誤,但釀成了船毀人亡的大錯。
一個大的悲劇,隻因21個人在本職工作中對21個小細節的疏忽。單純地看,21個人每人隻錯了一點點。但在實際工作中的失敗,常常不是因為十惡不赦的錯誤引起的,而正是由這些一個個不足掛齒的小錯誤造成的。
當代係統論強調,龐大的係統是由無數有機聯係、彼此製約的細節構成的統一整體,忽視了細節,將導致係統整體的嚴重後果。對工作中的任何小事及細節,絕不能采取敷衍應付或輕視懈怠的態度,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防止和避免危害和損失的產生。否則,如果始終不拘小節、不屑抓細節,隻會因小失大,毀了自己的聲譽和前程不說,還會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危害。
在工作中,我們或許都有這樣的思想,隻想做大事,而不願意或者不屑於做小事,但是,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願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太少。其實,隨著經濟的發展,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真正所謂的大事實在太少。比如,一輛福特牌小汽車,有上萬個零件,需上百家企業生產協作;一台拖拉機,有五六千個零部件,要幾十個工廠進行生產協作;一架波音747飛機,共有450萬個零部件,涉及的企業單位更多。
因此,許多人所做的工作還隻是一些瑣碎的事、具體的事、單調的事,它們也許是雞毛蒜皮,也許過於平淡,但這就是工作,這就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礎。因此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注重細節,用心把細節做亮。
國外一牙刷公司的員工大衛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有一次,大衛為了趕去上班,刷牙時急急忙忙,沒想到牙齦出血。他為此非常惱火,上班的路上仍是非常氣憤。
到了公司,大衛為了把心思集中到工作上,硬把心頭的怒氣給平息下去了,他和幾個要好的夥伴提及此事,並相約一同設法解決刷牙容易傷及牙齦的問題。
他們想了很多解決刷牙造成牙齦出血的辦法,比如刷牙前先用熱水把牙刷泡軟;多用些牙膏;把牙刷毛改為柔軟的狸毛;放慢刷牙速度等等,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後來他們進一步仔細檢查牙刷毛,在放大鏡底下,發現刷毛頂端並不是尖的,而是四方形的。大衛想:“把它改成圓形的不就行了!”於是他們著手改進牙刷。
經過實驗取得成效後,大衛正式向公司提出了改變牙刷毛形狀的建議,公司領導看後,也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欣然把全部牙刷毛的頂端改成了圓形。改進後的獅王牌牙刷在廣告媒介的作用下,銷路非常好,銷量直線上升,最後占到了全國同類產品的40%左右,大衛也由此獲得了豐厚的獎賞。
牙刷不好用,在我們看來都是司空見慣的小事,所以很少有人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機遇也就從身邊溜走了。大衛不僅發現了這個小問題,而且對它進行細致的分析,從而使自己和所在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
透過大衛的故事我們是否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我們是不是總是傾心於宏偉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總覺得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不過是秋天飄落的一片片樹葉,沒有聲響?我們是不是總是忽略了不該忽略的小事情、小細節,從而在接踵而至的小事麵前窮於準備,忙於應付?
要知道,工作其實是由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構成的,一個不願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拿高薪的。要想比別人更優秀,隻有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
總之,一個能夠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能夠認真地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並且還能夠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有更高的收入。
用做大事的心態做好小事
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用做大事的心態做好小事,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待工作嚴肅認真,就一定能夠有高收入。
在工作中,做大事是年輕人以及一些一直不得誌的人向往的事情,因為在他們看來,做大事才有出頭之日。可問題是,大事都是由小事構成的,“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即使讓你修建萬裏長城,也得一塊磚一塊磚地壘,不做小事,又何來大事的成功呢?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做不了小事,又如何做得了大事呢?
實際上,在工作中,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去做,值得我們去研究。即使是最普通的事,我們也不應該敷衍了事或輕視懈怠,相反,你應該付出熱情和努力,多關注如何把工作做到最好,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完成任務,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許多與我們同時起步的人,和我們一樣做著簡單的小事,但是後來逐步晉升於我們之上,原因之一是他們從不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簡單的小事。相反,他們深知大事是由小事聚集而來的。
有一位博士生,在他剛拿到博士學位的半年內,始終找不到工作。半年後,他終於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所在,他每次找工作,都強調自己是博士生,擅長企業戰略策劃,要求做戰略策劃總監,而事實上他並沒有多少工作經驗,更無成功案例。於是他決定從基層工作做起。
他先是把自己的中學畢業證書拿出來,到一家公司應聘打字員,結果馬上找到了工作。打字,在任何企業都隻能算是“小事”,學曆稍微高一點的人都不屑於去做。然而,這位博士生卻做得非常認真,經他手打印的文字材料非常漂亮,尤其難得的是,他對一些重要文案提出的修改意見得到了公司老板的高度讚賞。
老板給他換了崗位,讓他做公司策劃部經理。這一來,他的工作和自己的主攻方向一致了,他又一次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華,得到了公司上上下下的認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老板通過調查,得知他是一位博士生。
他對老板說,他之所以用中學文憑應聘,一方麵確實因為工作不好找;另一方麵是想從基層做起,從小事做起,一步一步證明自己的能力。老板沒有責怪他的“欺騙”,反倒被他的精神所感動,並把他的薪水提高了幾倍,同時把公司策劃總監一職也給了他。
一個人的工作,是他親手製成的雕像,是美麗還是醜惡,是可愛還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一個人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小事,不論是寫一封信,出售一件貨物,或者打一個電話,都在說明雕像或美或醜,或可愛或可憎。老板隻要通過觀看雕塑,就能對其人做出評判。因此,如果你做的工作本身就包括許多小事,你就應該全心全意做好,這樣,你才會促進自己成長,才會有加薪和晉升的機會。
一個推銷員,如果希望有一天能當業務經理,首要條件是把推銷員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使業績超過所有的人,才有希望獲得經理職位。即使你是一個操作機器的工人,你隻要能把時間全部用在機器上,就能了解它所具有的性能,了解它每一部分的功能。如果你一部機器使用了幾年,除了會操作之外,對它一點都不了解,甚至什麼地方出了毛病也不知道,升遷和加薪就很難與你有緣。
我國台灣地區首富王永慶,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隻好去做買賣。1932年,王永慶在台灣省嘉義市開了一家米店,小小的嘉義已有近30家米店,競爭十分激烈。當時僅有200元資金的王永慶,隻能在一條偏僻的巷子裏承租一個小小的鋪麵。他的米店開辦得最晚,規模最小,更談不上知名度了,沒有任何優勢。
如何才能打開銷路呢?王永慶感覺到要想讓米店在市場上立足,自己就必須有一些別人沒有做到或做不到的優勢才行。經過一番考察和思索,他決定在提高米的質量和服務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的優勢。
20世紀30年代的台灣地區,農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很落後,稻穀收割後都是鋪在馬路上曬幹,然後脫粒,沙粒、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裏麵。因此,當時用於出售的稻米普遍夾雜著秕糠、沙粒、小石子等雜物,買賣雙方也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王永慶卻從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中找到了突破口。他帶領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不辭辛苦,不怕麻煩,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裏的秕糠、沙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這樣,王永慶米店的米的質量就要高一個檔次,因而深受顧客好評,米店的生意也日漸紅火起來。
在提高稻米質量見到效果的同時,王永慶還超出常規,推行送貨上門的辦法,這一方便顧客的服務措施,大受顧客的歡迎。
就這樣,王永慶在質量和服務上找到了突破,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裏,有一個賣好米並能送貨到顧客家的王永慶。有了知名度後,王永慶的生意更加紅火起來。結果,經過一年多的資金積累和客戶積累,王永慶決定自己辦個碾米廠。要把原來的小米店擴展為碾米廠,原來的鋪麵已經不夠用,王永慶便在離最繁華熱鬧的街道不遠的臨街處租了一處比原來大好幾倍的房子,臨街的一麵用來做鋪麵,裏間則用做碾米廠。就這樣,把事情當作事業的王永慶,從小小的米店開始了他後來問鼎台灣首富的事業。
可見,把細微之處做到極致,便可以扭轉乾坤,小事可能是別人忽略的細節,小事也可能是舉手之勞與人方便,可做好這些,卻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
很多人認為工作是件很棘手的事。其實工作非常簡單,隻要我們從心底實實在在從小事著眼,工作中又踏踏實實從細節著手,按照“讓客戶100%滿意”的道理認真去做,就能把企業做大做強。
在很多時候,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一個毫不起眼的變化,都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薪酬。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構成的。車站的站務員每天的工作就是引導乘客進出站口,回答顧客的詢問;清潔工每天都要打掃車站、保持車站的整潔。也許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聽電話、處理文件、參加會議之類的小事,你是否已對此感到厭倦,是否因此而敷衍了事,心裏有了懈怠。
一位管理大師說過,小事影響品質,小事體現品位,小事顯示差異,小事決定成敗。可以說,無論是領導者、管理者,抑或是一個普通人,都不能忽視小事,可遺憾的是我們常常對很多小事情不屑一顧。難怪有人說,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我們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不缺少各項規章製度,缺少的是對規章製度不折不扣的執行。
總之,從一件小事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品質。假如每個人都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做大事的心態做好小事,就一定能夠獲得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