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 3)

那麼,有人或許會問,如果公司最後倒閉了呢?那又有什麼關係呢?你學到了別人沒有學到的東西,你有所收獲;你認識了一些曾經同甘共苦的朋友,他們在患難之中了解了你,將來會把重要的機會留給你。

所以,你應當把負麵的現實變成正麵的動力。當公司處於緊要危機之時,你不是先想著走掉,而是先想著把問題解決掉,能夠力挽狂瀾。患難見英雄,經曆風雨,才能拿高薪。

拒絕借口,敢於承擔責任

拿高薪就要想盡辦法去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尋找各種借口逃避責任。麵對工作,沒有任何借口,是員工責任心的最佳體現。

在美國卡托爾公司的新員工錄用通知單上印有這樣一句話:“最優秀的員工是像愷撒一樣拒絕任何借口的英雄!”找個借口,是絲毫不用費力的事情,這樣,你表麵上得到了安慰,但你將一事無成!你要想成為一名如卡托爾公司所說的“最優秀的員工”,就應當記住上麵那句話。

在工作中,優秀的員工是絕不會將工作和責任置身事外的。作為公司的一員,他們能把公司當作自己的家庭一樣來看待。在工作或生活之中,如果碰到一些雖非自己崗位職責範圍內的事務,也不會置身事外,而是積極、主動地為公司處理好這些事務。即使老板沒有交待,他們也要把它們當成自己應該履行的職責。認真、負責地把問題處理妥當,為公司消除隱患的人,才是老板的加薪對象。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擅長尋找借口的人很少擅長做其他事情。”

任何一個工作崗位的“一發牽動全局”的重要性,都容不下員工有任何借口來推卸工作,推卸責任。對於每一個在職人員來說,工作中出現任何問題都要從自身找原因,看自己哪裏做得不夠好,自己的過錯就是要自己來承擔。假如每一個員工都用各種各樣的借口來推卸責任,一味地隱藏錯誤,隻會致使公司內部該做的工作無人做,損害公司利益的事情無人阻攔,有利公司發展的建議無人提,這樣的公司無法立足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而個人的收入也會越來越低。

廣州有一家澳門公司的辦事處,隻有一位主管和一位職員。辦事處剛成立時需要申報稅項,由於當時很多這樣性質的辦事處都沒有申報,再加上這家辦事處沒有營業收入,所以這家辦事處也沒申報。

三年後,在稅務檢查中,稅務局發現這家辦事處沒有納過稅,於是做出了罰款決定,數額有幾萬元。

這家辦事處的香港老板知道這件事後,就單獨問這位主管:“你當時怎麼想的,導致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位主管說:“當時我想到了稅務申報,但是,那個職員說很多公司都不申報,我們也不用申報了。另外,考慮到可以給公司省些錢,我也就沒再考慮,並且這些事情都是由職員一手操辦的。”

老板又找到這位職員,問了同樣的問題。這位職員說:“從為公司省錢的角度,再加上我們沒有營業收入和其他公司也沒申報,我把這種情況同主管說了,最終申報不申報還應由主管做決定,他沒跟我說,我也就沒報。”很自然地,這位主管當月的獎金一分也沒有了。

實際上,在企業裏還有很多員工,他們為了避免自己工作出錯後承擔責任,便想出了一個自以為很聰明的辦法——凡事“不做任何決定”。這一荒謬的做法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可見,這些員工對於本職工作上的事,總是盡量拖延,等待別人做決定;或者找一個替罪羊,讓別人當場做決定,自己按照別人的決定行事,即使錯了自己也好推卸責任;有的人事無大小,都向老板請教,按照老板指令行事,自己也好逃避責任。這樣的員工雖然可以暫時的逃避責任,但是,他們終究會因無法勝任工作,缺乏責任心而給自己減薪,甚至被企業淘汰。

綜上,公司興亡,員工有責。每一個員工都應站在公司的立場上為公司著想,而不是置身事外,采取觀望態度,尋找各種借口逃避責任。隻有具備了對待工作的強烈責任心,才是可托大事之人,才會讓自己的工作和事業發生質的飛躍。

此外,在工作中常見的一種推卸責任的說辭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怎麼會這樣”、 “我想盡了辦法,但不知道怎樣才能改善”、“都是他們出的主意,我不知道他們的初衷”……作為一名員工,工作中出了差錯、有了麻煩,或許事情確實像你說的那樣,但態度卻不可原諒。遇到問題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應是怎樣解決問題,而不是兩手一攤說一句“我不知道”。

員工推卸責任將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哈佛大學商學院羅伯特·沃特曼教授研究發現,在倒閉的570家公司中,有475家公司是由於領導層之間尋找借口,推卸責任而導致破產的。所以,每一名員工都應當意識到以下幾點:

1借口是惡劣品質的引路人

假如你隻想得過且過,隨便都可以找到借口來搪塞責任。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項任務,會有很多的借口在那兒聲援你、響應你、支持你,於是抱怨、推諉、遷怒甚至憤世嫉俗會隨之而來。借口就是一張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就是一副掩飾弱點、推卸責任的萬能器。

2借口是“積極進取”的絆腳石

總是尋找借口的人慢慢地就會變得很懶惰,而勇於負責則是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當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內心的夢想,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生活境況和人生境遇時,首先要改變的是自己的思想和認識。要學會從責任的角度入手。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保持一個清醒的認識,努力培養自己勇於負責的精神,因為這才是拿高薪的最佳方法。

3借口是最利的害人武器

找借口推卸責任,對公司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有的人或許會說:“公司經營好壞和我有什麼關係呢?我隻不過是被雇傭的員工,公司垮了,我大不了另找一份工作,個人並沒有什麼損失。”

實際上,利用借口逃避責任,最大的受害方,並不是公司,而恰恰是那些找借口的人。

許多人都抱著這樣一種想法:我的老板太苛刻了,根本不值得如此勤奮地為他工作。然而,他們忽略了這樣一個道理:工作時虛度光陰會傷害你的雇主,但受傷害更深的是你自己,你浪費的是你自己的時間精力,你的懈怠影響的是你的素質的提高。一些人花費很多精力來逃避工作,卻不願花相同的精力努力完成工作。老板或許並不了解每個員工的表現或熟知每一份工作的細節,但是一位優秀的老板非常清楚,努力最終帶來的結果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升遷和獎勵是不會落在那些玩世不恭的人身上。

4借口讓你走進思維怪圈

尋找借口已經是一種陳舊的、過時的思維方式,如果你想選擇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就必須拋棄它。很多借口會在生活中紮下很深的根須,並且在有些時候所有的借口都會變成一種理直氣壯的理由。

比如,你沒有能力騎自行車在一些時候是真實的理由,因為你確實太小了、太矮了或者技術太差。但是,當這些理由永遠是你的理由的時候,那麼麻煩就跟著來了。“我永遠也長不大或者永遠也不會很成熟”;“我永遠也學不會騎那種兩個輪子的自行車,我屬於那種天生就不知道怎樣去騎車的人”。你真的是這樣的嗎?你真的和其他人不一樣嗎?要記住,不管什麼時候,你發現自己在尋找借口,就必須去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承擔分外工作,讓金子的光更耀眼

當額外的工作分配到你頭上時,不妨視之為一種機遇。每天多做一點兒,你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總是有許多事情需要做,而有些也許真的不是你的分內工作,然而,這些難題的存在卻是高薪的克星,作為公司的一分子,你應該主動幫助老板解決這些難題,而不是坐視不理。隻有這樣,公司或老板才有機會知道你具有身兼多職的才能,而這也正是你拿高薪的關鍵。

拿高薪,就要不分分內分外,隻要是公司裏的事,隻要是自己見到的活兒,就要把它做好。

小李是一位大公司的打字員。一天,其他人出去吃午飯的時候,有位公司董事路過他們辦公室門口時停了下來,因為想起有幾封信函要找。這本不是小李的本職工作,可她還是爽快地對董事說:“我並不知道這些信函的情況,不過,董事長先生,我會幫您處理好這件事情的。我會盡我所能,找到這些信函並盡快把它們放到您的辦公桌上。”

當小李把董事所需要的信函擺在他麵前時,董事長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一個月後,小李被提拔到一個更重要部門的重要位置,而且工資也提高了30%。原來是前麵那位董事長,在公司的高層會議上為她做了推薦。

小李並沒有因為董事長要求的不是她分內的事而拒絕他。她勇於負責的精神感動了董事長,董事長才推薦了她,而公司高層最終通過,也是因為小李是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值得信賴的人。所以,勇於承擔分外的責任,才是正確的工作態度,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負責。

對照小李,檢討一下自己,你是怎樣做的?再看看你周圍的同事,有多少人表現得像小李那樣?也許你會發現,多數人隻對自己分內的事負責,對同事表現出來的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對上司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故步自封的懶散和執拗。

這些人不肯承擔分外的責任,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會影響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會承擔風險,他們的付出與收益不成正比。小李的例子足以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一個人隻有表現出高度負責的精神,才會贏得老板的賞識和重用,而隻對分內的事負責,隻是一般的負責。一個人承擔的責任越多,他彰顯出來的價值就越大,得到的回報就會越多。

王紅曾受聘於一家外資企業,做一名普通的辦公室文員。她每天要拆閱、分類大量的公司信件,工作的內容有些單調,而且工資也不是很高。但是王紅卻並沒有因為工作單調而放棄進取,她不但把本職工作做得無可挑剔,而且每天晚飯後都要繼續回到辦公室裏工作,不計報酬地幹那些並非自己職責內的事——諸如替自己的上司整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