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責任至上:責任是高薪的保障
■比爾·蓋茨說:“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的確,對於任何一個企業而言,隻有具備高度責任感、懷有強烈的責任心、能積極主動工作的人,才是確保整個企業正常運行進而擁有更高薪酬的員工。
要有強烈的責任感
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讓自己的薪水得到改善,他在工作中就要對自己的行為切實負責,對公司有強烈的責任感。
大家都知道這樣一道智力題:樹上有十隻鳥,一個獵人開槍打死了一隻,還剩下幾隻?當然一隻也不會剩下。這是一個“10-1=0”的問題。假如用這個智力題對應員工和企業的話,就意味著一個員工的不負責任會影響到企業的一批員工,進而影響到企業的顧客群。
一個在責任感方麵很欠缺的員工,很難給顧客提供優質服務,當然不能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了。企業裏任何一名員工缺乏責任感,它所影響的都不隻是他自己,而是整個企業,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要把責任融入員工的日常生活中的原因。假如一個員工沒有意識到責任對於他乃至整個企業的重要性,那麼他就已經喪失了在這個企業工作的資格,因為員工的不負責任將會使企業的形象蒙受損失。
責任感是情商的核心內容,那些富有責任感的員工更有效率,更容易拿高薪。他們不僅對工作過程負責,更對結果負責。他們隻在意是否做了正確的事情,而絕不為惡劣表現找借口。
在生產奔馳、寶馬的德國公司裏,每一位員工都對工作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對工作精益求精。麵對奔馳、寶馬,你一定會感受到德國工業產品那種特殊的技術美感——從高貴的外觀到性能良好的發動機,每一個細節都無可挑剔,從中深深地體現出德國員工對產品、對公司負責的態度。
在一次奧運會的馬拉鬆比賽中,眾多選手已經完成了比賽。最後,人們發現,一名叫艾克瓦裏的選手仍然堅持著,吃力地跑進了體育場。
他是最後一名抵達終點的運動員,此時他的雙腿已經沾滿血汙,但他沒有放棄,仍然一瘸一拐地堅持到了終點。
於是,有人好奇地問道:“比賽不是早就結束了嗎,你為什麼還要跑到終點啊?既不會給你們國家贏得積分,更不可能拿獎。”
艾克瓦裏這時已經累得說不出話來,但他仍然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送我來這裏,不僅僅是叫我起跑的,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
艾克瓦裏心中裝的不是成敗,而是責任,就是必須完成比賽!無論結果好壞,他都要還國家一個問心無愧的結果。
實際上,鎖定責任,就是鎖定高薪。一個人一旦進入公司,就意味著在他的人生中,他每天都要用責任來交換自己的工資,也要用責任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能否負責任,與其他人無關,隻在於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員工或合格的領導,在於你是不是真正地對企業、對自己有價值。
亨利·沃德·畢察曾經說過:“決定一次航行是否成功,不是離港起航,而是歸航入港。”負責任的員工願意接受別人的考驗和審查,喜歡承擔以貢獻為導向的任務。鎖定責任,才能鎖定高薪,沒有責任感,對工作隻是敷衍;有了責任感,才能盡心工作,才會有結果更有成績。
信守責任,才能做好一切,才能拿高薪。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失去的將是人們對自己的信任和尊重,甚至連生存發展之本——信譽和尊嚴,都會失去。同樣,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企業又怎能給予他重視和高薪呢?
任何一個老板都是精明的,他們是不會容忍那些隻知拿薪水、對工作不負責任的員工的,更何況企業與企業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隻要員工在工作中有一丁點兒不負責任,都有可能導致整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對於員工而言,公司就是第二個家,每一人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公司裏,工作是成就自己一生事業的基礎,公司是輔助自己成功的工作平台。所以,不論是老員工還是新員工,不論是管理層還是技術工人,身在公司,就有責任為公司作出自己的貢獻,有責任為共同的家而努力。隻有公司發展了,才能為自己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才能有更高的薪酬。所以,要學會把公司的困難當成是自己的困難,與公司有關的一切事情都與自己有關。
從這個層麵上來說,責任感是一個人對待公司的態度。責任感是簡單而又無價的。粗劣的工作,體現的是粗劣的品質,享受的是粗劣的生活。工作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做著粗劣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還會使人喪失做事的才能。工作上投機取巧也許隻給你的老板帶來一點點的經濟損失,但是卻可以毀掉你的一生。
目前,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中,員工是否具有崇高的責任感已成為選人、用人、留人的重要標準。因為在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中,責任感至關重要,沒有協助團隊渡過困難的責任感,很難與團隊取得步調一致,當然,很難博得老板的信任,低薪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總之,一個人要想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讓自己的薪水得到改善,在工作中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且對公司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緊要關頭要敢於力挽狂瀾
在公司麵臨困境的時候,隻有與它共渡難關的人,才會贏取高薪!
在現代職場,每個公司都有陷入困境的時候,在公司陷入困境的時候,員工應該想怎樣才能做出成績,挽救公司,而不是選擇逃避。而且,不要永遠拒絕承受危難,那是一種沒有責任心的表現。請記住:在公司麵臨困境的時候,隻有與它共渡難關的人,才會贏取高薪!
然而,在工作中,很多員工都畏懼這種責任心帶來的風險。他們會這樣想:我還有自己的打算,怎麼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那扶不起來的阿鬥,就留給滿朝元老吧!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們離開了公司。實際上,一家公司瀕臨危機的時候也是它的人員流失得最快的時候。這種人是公司的局外人,而不是公司的夥伴。公司的夥伴會選擇與公司同甘共苦。如果危機能夠順利地過去的話,這些堅持到最後的夥伴肯定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小劉是微軟大中華區全球技術支持中心開發支持部的一名專家級工程師,他不僅具備了極高的個人技術水準和領導力,在他身上更是體現了“在關鍵的時刻發揮關鍵的作用”這句話。
某著名手機廠商新開發了一款智能手機,並且已經安排好了上市時間,但是在通過一個關鍵認證而進行產品測試的時候,其產品出現了嚴重問題。每進行一次測試就需要20小時,作修改至少需要一到兩天,然後再送去測試20小時,假如還是不能通過的話,就要反複修改。更嚴重的是,他們很難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如果不知道病根在哪裏,盲目地進行治療是毫無意義的。與此同時,上市時間已經迫在眉睫,如果失去了最佳的上市時間,那麼損失將無法衡量,可以說“兵臨城下”。這個時候,廠商想到了小劉,他馬上致電微軟全球技術支持中心並提出支持請求。
小劉接下這個項目之後,馬上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了問題的根本原因。原來,是該手機的某一硬件驅動程序出了錯,導致整部手機性能出現問題,小劉向廠商指出了問題所在,同時投身其中,同客戶的開發團隊一起並肩作戰,不僅在最短時間內解決了該驅動程序問題,更是對手機性能進行了全麵的優化。小劉幫助企業解決了關鍵的問題,並且成功地在計劃時間內完成了上市。客戶方麵對小劉的專業水準和高度負責的精神大加讚賞。
目前,該手機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的經典型號,贏得了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廣泛讚譽。
小劉是高度負責的典範,他不僅具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和對企業負責的精神。同時還能夠在公司緊要關頭不棄不離,這樣的員工企業一定會給他更高的獎勵。
實際上,公司在處於危難的時刻正是全麵考驗員工的最佳機會。危難對於那些不熱愛自己事業的人、那些對公司沒有責任心的人來說,無疑就是一場瘟疫。他們能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遠離它,並且還為此津津樂道。但是,危難對於那些有膽有識、有高度責任感的人來說卻不會如此,他們會默默承擔,並把它當作一個很好的曆練機會。你可能學到別人工作幾年、幾十年也學不到的經驗教訓,這些可貴的經驗會成為你以後創業、以後理性分析自己行業趨勢、改善公司工作、了解市場的最好積澱。
在公司攻堅的時候,你選擇離開;在公司處於危急時刻,你不願和它一起奮鬥;在公司麵臨生存危機的時候,你放棄了公司;那麼到最後,你也放棄了本來應該屬於自己的加薪的機會。你以前或許非常努力,你的工作也一直受到老板的賞識,但是,正是在你放棄的這一刻,老板就下定決心:減薪!
因此,當你的公司處於緊要危難的時候,員工應該時刻要求自己:挺住,即便幾經挫折,也要堅持到底!並且敢於以這種精神帶動公司朝前發展。
當然,僅僅敢於麵對困難還是遠遠不夠,當一個人在麵對巨大的問題或挑戰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危難關頭,一定要保證找出最有效的方法解決公司存在的問題。
(2)要有“泰山崩於前仍麵不改色”的能力,在混亂的狀況中,能夠迅速理清頭緒。
(3)你還要專注於對於公司來說是高附加值的工作。你的工作數量及工作品質,才是挽救公司的最佳良藥。所以,聰明的員工,會想辦法找出對達成工作目標及績效標準有幫助的活動,然後投入最多時間與心力在這些事情上麵。投入的時間愈多,每分鍾的生產力就愈高,工作績效也就提高,公司自然離危難就遠一步。
當企業的危機過去後,付出的員工自然贏得老板的賞識與重用,加薪與升遷在望。
記得馬克·吐溫描寫新英格蘭的天氣時曾說:“假使你不喜歡當時的天氣,請稍等5分鍾,它就會變化。”假使你不喜歡現在公司的處境,你願意稍等一會兒嗎?任何東西都是在盛衰強弱的兩極中不斷調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