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3)

第六章

能力過硬:是金子,薪水永遠不會低

■在現代企業製度下,許多企業在招聘時都看重應聘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將其作為判斷個人薪水高低的標準。所以每一個人都應大力培養及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及素質,使自己成為職場的高薪者。

具備過硬的工作技能

工作技能過硬是所有員工的立足之本,更是高薪員工的必備素質。

小張在深圳某公司已經工作了10年,薪水從不見漲。有一天,他終於忍不住內心的鬱悶,當麵向老板訴苦。老板說:“你雖然在公司待了10年,但你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技能卻不到1年,能力也隻是個新手的水平。”

可見,小張在他最寶貴的10年青春中,除了得到10年的新員工工資外,其他一無所獲。實際上,企業要想成長,就要不斷改進。同樣的道理,員工要想成長,更要在工作技能方麵不斷提升,舊的工作技能不斷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專業技能。

也許你認為這名員工能夠忍受10年的低薪和持續的內心鬱悶而沒有跳槽到其他公司,是一個很忠誠敬業的人,沒有功勞還有苦勞。這個老板對這名員工的判斷有失準確和公正,但至少有一點你必須相信,在當今這個日益開放的時期,他的工作一直沒有得到公司的認可就足以說明,他的能力沒有得到提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現任老板對他的評價基本上是客觀的。

薪資所得代表什麼?自然是說明你目前的職位在單位的重要性如何、你的工作為公司創造多少效益。如果你的成績優異,工作也極富挑戰性、專業性和獨特性,工作技能超出一般,那麼,老板肯定會視你為左膀右臂,自然而然,薪水勢必也會有明顯且令人滿意的提升。

麥卡爾是英國著名的技術專家。有一天,美國福特公司的一台機器發生故障,幾經努力都沒有修好,福特公司請各方人士檢查了3個月,仍然束手無策。最後,他們把麥卡爾請來了。麥卡爾經過研究和計算,用粉筆在電機上畫了一條線,說:“打開電機,把畫線處線圈減去16圈。”

福特公司的員工照此做了,果然一切恢複正常。福特公司老板問麥卡爾要多少酬金,他說要1000美元。人們驚呆了——畫一條線竟然這麼高的價!他坦然地說:“畫一條線值1美元,知道在哪個地方畫線值999美元。”老板折服了,不僅付給了他報酬,還重金聘用了他。

可見,工作技能過硬是所有員工的立足之本,更是高薪員工的必備素質。假如你的工作技能超過一般人,在一個適當的環境,就可以成為公司的骨幹,甚至成為老板們的得力助手。就價值而言,具有專業技能的員工含金量高,是公司蓬勃發展的依托。

一個人隻要掌握了新的專業技能,就掌握了競爭的金鑰匙,它可以用來開啟高薪、高職的大門。許多成功人士的一生跌宕起伏,有攀上頂峰的風光,也有墜落穀底的失意,但最終能夠重返事業的巔峰,俯瞰人生,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有一種東西永遠伴隨著他們,那就是擁有高超的工作技能。他們所擁有的能力,既不是一開始就擁有,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過長期工作積累和學習得到的。

對於薪水的把握,我們無法命令老板做什麼,無法讓企業為我們做什麼,但是,我們卻可以讓自己按照最佳的方式行事,那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除了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崗位技能、豐富的工作經驗外,還要具備高、新專業水準。因為專業資格認證、知識水平、閱曆、觀念等因素都在影響一個人的職位和薪水。

假如你抱著提升工作技能的心態來工作,那麼你的工作理念也會隨之改變。你不會再去為現在的薪水而苦惱,因為你的目光比較長遠。現在的努力並不是為了現在的回報,而是為了未來。投身於工作是為了自己,是在為了自己而工作。人生並不是隻有現在,而是有更長遠的未來。

任何人都無法遮住你的眼睛,捂上你的耳朵,阻止你去思考,去學習,去提升自己。也就是說,假如你現在的薪水非常低,那麼,你就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現在對你不看好的老板和企業無法阻止你為將來所做的努力,也無法剝奪你因此而得到的回報。

總之,人與人之間收入的差距最主要的就是各自的工作技能不同,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知識時代的到來,那些不斷提升自己工作技能的員工會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企業對他們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員工間的薪酬差距也會越來越大。假如你不好好把握現在,那麼你可能就失去了將來。

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價值

拿高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隻有當你的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為公司創造了有用價值的時候,才可能得到。

電影《天下無賊》中有句經典的對白:21世紀最缺什麼?人才!價值是人才的一種體現。沒有價值,你又如何認為自己是人才?

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對何為企業人才進行了分析,他提出企業裏人才大致可由低到高分為如下三類:第一類為人材——這類人基本上是實幹家,也具備一些基本素質,但需要雕琢,企業選擇這些人,就要有投入,其本人也有要成材的願望。第二類為人才——這類人能夠迅速融入工作、能夠立刻上手。第三類為人財——這類人具備很高的智慧,在行業裏已經有相當的經驗,通過努力能為企業帶來巨大財富。

人材不可小覷,很多大企業家都屬於這類人,但是他們的付出要比平常人多出很多。一般的員工達到的水平隻是“人才”,海爾也認為“人才”是好用的,但是好用的人不等於就能為企業帶來財富。如果他們工作態度非常消極,又不能與企業相協調,就很難成長為“人財”。而那些能力超強,能為企業創造財富和價值的“人財”,才是高薪的獲得者!隻有“人財”才是頂尖級人才!來了就可以為企業創造財富、創造價值!

所以,進入公司,首先要想著自己為公司創造什麼樣的價值,盡快成長為“人財”。能為公司創造多少價值?實際上,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我們可以把問題簡單化。

小張和小王是一家商店的店員,他們同時進的這家商店,可是小王的薪水很快就超過了小張。當小張對此表示不滿時,老板說:“好吧,我讓你看看為什麼你們的薪水不同。”於是老板派他們去市場上看看有什麼賣的,因為庫存已經不多了。

小張很快就回來了,並且告訴老板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小王過了好久才從市場上同來,並彙報說目前隻有一個在賣土豆的農民,一共40 口袋,價格還比較合理。他還帶回一個土豆,讓老板看看質量。

“你更不會想到的是,他從農民那兒了解到西紅柿的銷量很好,他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在他手上還有一個西紅柿樣品。後來,我和那個農民很快簽了訂單,而這筆訂單直接為商店創造了相當於去年一年的收益。”老板對小張說。

小王創造的價值要遠遠高於小張,這就是為什麼他的工資要高於小張的原因。可見,拿高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隻有當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為公司創造了有用價值的時候,你才能有高收入。

一個人的價值完全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要做三個月還是三年,完全操之在己。每個人都要清楚知道自己的價值與核心競爭力,還要常常思考:“我未來能為公司做什麼?”沒有一位老板會為了你過去的貢獻而替你加薪,隻有相信你未來能創造價值才會為你加薪。

博多·弗舍爾曾明確指出:每個人要思考一件事,付你薪水的,其實不是你的老板,或是你的公司,而是你自己。也就是說,一個認真做事的人,就是要幫公司創造價值,而且要有很好的策略和方法。假如你的方法、策略、方向都對,結果卻沒有產出,也許是時機不對,可並不代表個人沒有能力。

當你認為自己是人才卻擁有低薪的時候,首先要想想你為公司創造了什麼,你將來能為公司創造什麼。所有的企業,薪水都是和員工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成正比的,沒有為公司創造價值,也就很難得到相應的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