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作為一名員工,首先看你想要的是什麼,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做這份工作,想通過這份工作得到什麼。在公司裏麵,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分工,所以每個人在公司裏起的作用都不盡相同,目標絕對是一致的。但心態卻有差異,創造的價值也有所區別。對於那些隻為上班而上班的員工來說,他們的思想裏所包含的東西很簡單,做好日常安排的工作,萬事就都可以了,不會想到公司的現狀及今後的發展,這樣他在公司裏所創造的價值基本上可以用有形的數字來體現,卻沒有涵蓋更多的東西,更多無形的東西。
我們不論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哪怕它隻是簡單的重複的步驟,也不能每天像機器人一樣隻做好日常工作,應該能融入公司的文化,同時,對自己所言所行有更深一層次的理解,應該有“人所思,思社稷;人所慮,慮千秋”的胸懷。這樣,你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使用價值,你為公司創造的價值也就會隨之提高。這樣,你所起的作用才是更重要的,才更有益於公司今後的發展及自身的發展。你也就會很快地成長為公司的“人財”。
對於那些抱著懷才不遇的想法的員工,最好首先想想,你到底能為公司帶來哪些業績,你能先為公司付出什麼,然後再想你應該得到什麼。如果你的想法不能改變,你總是想先讓火爐給你熱量,然後你才把煤炭或木頭放進去,那麼,你可能永遠也不能成為公司的“人財”。
總之,一句話:當你擁有自己的創造價值時,你才完全擁有贏的策略!
懂得發揮自己的專長
跟你的特長要薪水,薪水就會來得容易來得如你所願。所以,你應該把“跟你的特長要薪水”寫在你職業生涯規劃書的最前一頁。
古往今來,大凡成功人士都是在自己的一技之長裏獲得成績的。這是因為,在任何人的一技之長裏都藏著莫大的興趣。興趣是成功之源。而什麼是你的一技之長,在你出生伊始,你並不知道。當你懂事後,你會發現:我可能會比別人跑得快一些;我的手很有力,能把所有人捏得哇哇怪叫,這很可能就是你的一技之長。
實際上,不論你的智商有多高,隻要你專心地研究一種東西、一個領域,都能讓你擁有一技之長。比如,比爾·蓋茨專門研究計算機軟件,結果成了世界首富;沃倫·巴菲特專門研究股票,結果成了投資專家。
在英國一個“10秒鍾驚險鏡頭”的欄目征集作品裏,有一個名叫“臥倒”的鏡頭榮獲一等獎。毫不誇張地說,這個10秒鍾的鏡頭,讓所有看到的英國人足足肅靜了10分鍾。鏡頭是這樣的:
在一個小火車站,一個扳道工正去為一列徐徐而來的火車扳動道岔。此時,相反的方向也有一列火車呼嘯而來,如果他不及時扳動道岔,後果可想而知。此時,他無意中回頭一看,發現自己的兒子正在鐵軌上玩耍,呼嘯而來的火車就在那條軌道上。搶救兒子或避免災難——他可以選擇的時間太少了。
父親忽然想到兒子在和自己做遊戲時,做的最出色的就是“臥倒”,於是,他衝著兒子大喊:“臥倒!”同時衝上去扳動了道岔。一眨眼的工夫,呼嘯而來的火車進了預定的軌道。而另一列火車也呼嘯而過。火車上的旅客絲毫不知道,他們的生命即將發生危險;他們更不知道,一個小生命就臥倒在他們身下的軌道中間,火車從他的身邊馳過而他卻毫發未損。
從表麵上看,似乎並沒有什麼新意。可是在記者的進一步采訪中,人們得知扳道工隻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而他的兒子則是一個弱智兒童。扳道工告訴記者,他曾一遍又一遍地告誡兒子說:“你長大後能幹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兒子聽不懂父親的話,依舊傻乎乎的,但在生命攸關的一秒鍾,他卻“臥倒”了,因為這是他在跟父親玩打仗遊戲時,唯一聽懂並做得最出色的動作。
實際上,這個故事看似簡單,卻寓含著深刻的道理。也許我們有些人剛剛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顯得有些稚嫩,不夠老練,但是,我們必須有一樣是出色的。否則,我們很難在競爭中生存、發展並且成熟起來。
穆薩是巴黎一家五星級大酒店的小廚師,長得並不英俊,憨憨的,誰都可以說他兩句,他也都照單全收。他的老板甚至一度決定辭掉他,因為穆薩沒有什麼特別的長處,做不出什麼上得大場麵的菜,所以他在廚部裏隻當下手。但是他會做一道非常特別的甜點:把兩隻蘋果的果肉都放進一隻蘋果中,那隻蘋果就顯得特別豐滿,可是從外表上看,一點兒也看不出是兩隻蘋果拚起來的,就像是天生長成那樣子似的,果核也被他巧妙地去掉了,吃起來特別香。穆薩非常喜歡這項工作,並利用業餘時間來做。有一次,一位長期包住酒店的貴婦人偶然發現了這種甜點,她品嚐後,非常欣賞,並特意約見了做這道甜點的穆薩。後來,這位貴婦經常帶她的朋友來這家酒店,目的隻是為了品嚐這種甜點。每次到這裏來,貴婦就會指名要穆薩做甜點。
穆薩的待遇因此而得到了提高!
技能好比是一座礦產,而拳頭產品則可能是礦山。假如我們的個人礦產隻比別人豐富一點點,那麼我們能不能夠使它更加豐富一些呢?如果我們不比別人更富有,甚至更貧瘠的話,那我們如何讓自己成為那個不可或缺的人呢?要想不被人代替,你得有一手絕活。
那麼,你一定要發現自己哪方麵最閃光。目前,在各領域都能發揮專長的人很多,即所謂多麵手,如有些人才同時擁有注冊會計師和律師資格證書,但究竟應從事會計工作還是律師工作,得看其能否發揮專長。術業有專攻,才是聰明之舉。
就如故事中的穆薩,不會做上得了大場麵的菜,但憑借做甜點一項技術,便可以謀得生存,並且得到社會的認可,獲得其他人不能獲得的東西。
因此,當你想要把自己作為一技之長的興趣轉化成特長時,你一定要“細化”自己的特長。也就是如上麵所說的,一定要在一個狹窄的領域尋找特長,而不要籠統。
說到底,你有什麼資格跟別人要薪水?因為你有工作的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否能維持永遠,還不是靠一技之長!你必須也要重視的另一個問題是,你現在用於謀生的這個一技之長是你的特長嗎?如果不是,你的特長又是什麼?你想不想把你的一技之長轉化為你的特長?
假如你的回答是肯定的話,那麼,接下來的方法就非常簡單了:做你喜歡的事,做你擅長的事,在你最感興趣的領域施展你的天賦。這也就要求我們,在選擇職業的時候,要問自己哪些工作自己最感興趣且可以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你要選擇那些能促進你的發展、使你雄心勃勃、將來會有所成就的職業。你在選擇工作時不要問做這樣的工作需要學什麼,而一定要問自己:按照自己的特長,自己最適合從事什麼職業?決定一個人職業方向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樣樣都通,而在於你最精的是哪一行。
一個人的才能和長處畢竟是有限的,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必須把自己有限的才能和長處盡最大可能發揮出來。一位千萬富翁談到自己的時候說道:“老實說,我隻有四項才華:知道怎麼打字,並且打得不錯;知道如何做有效說服式的溝通;知道如何指導攝影機捕捉性感人物;知道如何推銷產品與觀念。僅此而已!”按照他的說法,他的才華與能力是不是很有限?比如,他不會像鋼琴家一樣演奏鋼琴,他不懂會計上的計算表,他不會操作機械設備,也沒有運動細胞,他不懂電腦或電腦程序,他甚至不懂小學的數學問題。他隻有四項才華。然而,就是這四項才華使他成為千萬富翁。可見,想要把一技之長轉為特長,你隻需要鑽到你所感興趣的一技之長裏,再將其變作你的特長即可。
看到這裏,許多人或許會琢磨,以前所從事的工作反正不是自己所喜愛的,隻需要應付過去就行了,要把精力盯在自己的特長之上。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大錯特錯的,以這種應付式的心態對待目前的工作,最大的損失不在企業,而在你自己,因為你失去了寶貴的積累經驗的機會。一個人隻有在非常敬業的狀態下工作,才能真正體驗目前這份工作的方方麵麵,也才能在工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真正的愛好和特長,所以不要輕視眼前的工作,哪怕它是簡單或枯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