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不抱怨,職場中的大智慧(3 / 3)

好了,既然你已經讀到這裏了,相信你的內心已經多少有些觸動,肯定你有所行動的馬達也已經啟動了。那麼,加油吧!

如今,我們不打算繼續再像他們那樣愛抱怨了,我們想做個內心充滿陽光的人,就像我們平時羨慕的那些成功者:有著超強的意誌和忍耐力,能夠對痛苦“視而不見”,總是快樂而平和地麵對生活中的波瀾起伏。他們遇到再大的問題也不花時間去“發愁”,而是著手去解決,不僅如此,他們還總是笑嗬嗬的,好像世界上根本沒有值得發愁的事情,另外,他們還能把周圍的人都帶動得快樂起來。

然而,改變自己,必定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當我們想由過去那個自怨自艾的人轉變為一個積極的人,我們的內心一定拚命地掙紮,甚至比“開始改變之前”更加痛苦!這時我們會情緒低落,我們會想放棄改變,會在心裏說:

“這一切都是沒用的!別相信什麼“心態改變命運”的鬼話了!我的境遇這麼糟糕,怎麼可能讓我心態好起來?再不發泄幾句,我就要徹底崩潰了!”

或者,“我天生不是一個堅強的人!我從小就容易悲觀,這是改不了的。我也希望自己對痛苦不那麼敏感,像別人那樣終日嘻嘻哈哈的。可是,我做不到啊!”

這時,我們就該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過去,正是怨天尤人的脾氣,讓我們離成功和幸福越來越遠。給我們造成痛苦的,是過去的抱怨,而不是現在為了改變自己而進行的努力。我們要堅持,改變自己是痛苦的,但我們相信改變的好處。

這裏有一個不錯的辦法,就是盡量接近那些擁有“陽光心態”的人,和他們做朋友。我們要記住:那些和自己一樣身陷抱怨泥潭的所謂“朋友”,他們絕不會幫你成功地遊向岸邊。他們不願意挑戰自我,他們也會妨礙你的進步,你最好去找新的朋友——那些能支持你奮發向上的朋友!

國外有一位心理谘詢師,就曾收到他聽眾的一封來信,信中講述自己如何通過多和“益友”們接觸,從而戰勝了自我,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我記得很小時候起,我就不斷地哭訴、抱怨、老調重彈,並為此而苦惱——因為怎麼抱怨都於事無補,而且使我情緒更加低落,深陷泥淖而一籌莫展。我注意到那些不自怨自艾的人,他們都很成功,滿麵春風,而且顯得比實際年齡更年輕。

“當我慢慢向他們靠近後,我發現,他們的品行對我也產生了影響。我的痛苦開始減退,肩膀上的壓力開始變輕。他們更加善意和樂意做我的良師益友。我開始經常地笑容滿麵,人們再也不會被我嚇著了。我的生意開始興隆,也不嫉妒他人的成功,事實上,我甚至還去請教他們成功的經驗,以便自己能努力去獲得成功!我的周圍聚集著一群成功快樂的人。現在,我也能夠幫助那些大有所為、充滿渴望的新一代年輕人成為成功快樂的人。”

不要自慚形穢,也不要因為嫉妒而遠遠地躲開那些“成功快樂的人”。多和那些“從不自怨自艾”的人在一起,我們也會通過“近朱者赤”漸漸變得堅強而快樂。

也不要再參加“辦公室訴苦會”,別怕傷害朋友的“麵子”。如果覺得自己的“熱力”還不夠,不能燃燒掉朋友們心頭的陰霾,那就遠離那些“損友”,多和樂觀向上的人在一起吧!

要知道,“辦公室訴苦會”並非一個“集體心理治療”的場所,也並非一種良好健康的人際關係。因為在共同訴苦的時候,我們為了達成“共同口徑”,為了互相認可,我們會變得越來越情緒化。而且這種“秘密抱怨”會強化同事之間的不信任,很多人都不免會擔心——我今天說了這麼多抱怨上司的話,不會有人悄悄向上司告密吧?他們也會互相猜疑,甚至在日後的工作中互相“拆台”。

所以,別在做無益的抱怨了。做一個好心態的人,從現在開始吧!如果你想實現自己的夢想,如果你想發揮潛能,如果你想獲得成功,就必須積極行動,全力以赴!

忘掉原本想說的那些抱怨的話,我們的臉上也能沐浴春風;多和積極快樂的人在一起,我們也能變得“熱力四射”;放棄不切現實的夢想,腳踏實地從現在做起,我們也從品嚐“小成功.”開始,直到品嚐“大成功”。

從抱怨到不抱怨,這個改變也許是痛苦的,但這是一種有益的痛苦,我們真正的成長、成熟,就從“不抱怨”開始吧!做個“心靈"手術

讀到這裏,我們其實已經可以完全明白:一個小小的“不抱怨”,其實包含了種種職場智慧和人生哲理。職場中的“不抱怨”,正是一切職場智慧的精髓和集成。

換個方式說,一個愛抱怨的人,他也不會隻有“愛抱怨”這麼一個“小毛病”,他可能需要的是做一次人生態度的綜合調整。自然,一個堅強、豁達、成熟、聰明的人,也不容易帶有“愛抱怨”這樣的小毛病。

當我們希望通過克服抱怨來走向成功時,實際上就是在給我們的人生態度做個“手術”。把那些急於求成的、依賴他人的、脫離現實或是消極片麵的思想從我們的心理和行為中剔除,代之以積極、務實、樂觀的心態,去麵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假如我們從現在開始努力改變自己,直到真正地做到了“不抱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要經受一些磨礪。但可以相信,一個做到了“不抱怨”的人,他在自己人生智慧的方方麵麵,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一個生活中的智者,也必然是職場競爭中的佼佼者。

聖誕節快到了,學校準備排練一部叫《聖誕前夜》的話劇。小女孩潔西聽說以後,她第一個去報名當演員。當然,她填報的目標是出演劇中的“女兒”一角。可是,到定角色那天,潔西卻一臉冰霜地回到了家,因為她被告知,她的角色是一隻狗!

整個晚飯時間,潔西不是抱怨牛排太成,就是埋怨土豆太淡,搞得一家人都沒了胃口。飯後,爸爸把潔西叫到書房,兩個人談了很久。雖然他們拒絕透露談話內容,但是第二天人們又看到了那個快樂的潔西。她不僅沒有拒絕演狗,還買來了護膝,以便更好地排練。

終於到了演出的那一天。從頭至尾,潔西穿著一套毛茸茸的道具,手腳並用地在台上爬來爬去,還不時伸個懶腰,晃晃腦袋,動作惟妙惟肖,精湛的表演吸引了所有觀眾的眼球,雖然她從頭至尾沒有說過一句台詞。

後來,潔西向人們透露了她和爸爸那天晚上的談話。爸爸說:“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態度去演一隻狗,狗也會成為主角。”

命運賜予了我們不同的角色,與其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不如全力以赴,演好自己的角色。因為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變成主角,哪怕你連一句台詞也沒有。因為不管你的角色是什麼,你都擁有別人無法替代的快樂!

其實,在現代社會,每個人的起點其實都相差不多,很少有人能擁有額外的好運。然而,正是起點差不多的人,幾年之後境遇卻大相徑庭,有的變得遊戲人生、玩世不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甚至連生存都成了問題;有的人卻在職場嶄露頭角,頻頻晉升,甚至開創了自己的事業,前途一片光明。

到了這種地步,前者往往更加消沉憤恨,牢騷不斷;而後者更加體會到了實幹的好處,也更加樂觀向上。其實,他們的差別,僅僅是心態和行為上的,可他們的人生卻邁向了不同的結局。

當我們看到:很多有才華的人,隻是因為不願踏踏實實地幹本職工作,隻有因為用抱怨來回應人生路上的挫折,就“混得一天不如一天”,卻始終不能醒悟。我們心中不免覺得可惜,對他們,真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對我們自己,就千萬不能再浪費我們的快樂生活了!我的“不抱怨”觀點

如果你對現狀不滿意,那你就設法去改變它。如果改變不了,那就改變你的心態去麵對這些問題,但你一定不要去抱怨!

蛩隻有樂觀的精神,才能讓我們更幸福!隻有對人生清醒的認識,才能避免種種心理問題的產生!隻有做個不抱怨的強者,才能讓你獲得健康、快樂和成功!

不要眼裏隻看著別人的成功而抱怨個沒完,因為成功的路徑並非隻有一種。隻要我們追逐自己的興趣,發掘自己的潛能,沿著自己的路走下去,我們也會品嚐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成功!

在“不抱怨”的過程中,我們會學到很多:我們將學會堅強、獨立,學會用更智慧、更有遠見的方式看待人生。我們會變得更有愛心,更善於換位思考,更加平和地對待挫折,也更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