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用努力工作“淡化’’(3 / 3)

不要擔心,忘掉抱怨的我們,會不會有點“不太對頭”?或者顯得和別人不大一樣,有些“不大正常”了?就好像生活中突然有了什麼缺損?

實際情形其實正好相反,忘掉抱怨後,我們會感到很輕鬆,即便有了困難和挫折,也不會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心理困擾。我們會說:“這沒什麼!隻要想辦法就能解決!而且很多朋友會幫助我!”發現你工作的可愛

著名的無線電新聞分析家H·v·卡騰堡,在22歲那年,在一艘橫渡大西洋運牲畜的船上工作,為船上運載的牲口喂水和飼料。然後他騎著自行車周遊了全英國,接著到了法國。到達巴黎時,他的積蓄花光了,於是,他在巴黎版的《紐約先驅報》上登了一個求職廣告,找到了一份推銷立體觀測鏡的差事。

他不會說法語,但換門挨戶地推銷了一年以後,他居然掙到了5000美元的傭金,成了當年法國收入最高的推銷員。他是怎樣創造奇跡的呢?

起初,他請老板用純正的法語把他應該說的話寫下來,然後背得滾瓜爛熟。他就這樣去按人家的門鈴。家庭主婦開門之後,他就開始背誦老板教的推銷用語。他的帶美國口音的法語使人覺得很滑稽,他趁此機會遞上實物照片。如果對方問一些問題,他就聳聳肩說:“美國人……美國人”,同時摘下帽子,把藏在帽子裏的講稿指給人家看。那個家庭主婦當然會大笑起來,他也跟著大笑,然後再給對方看更多的照片。

當卡騰堡講述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很坦白地承認這種工作實在很不容易。他之所以能挺過去,就是靠著一個信念:要把這個工作變得有樂趣。

每天早上出門之前,他都要對著鏡子裏的自己說:“卡騰堡,如果你要吃飯,就得做這件事。既然非做不可,那你何不做得痛快一點兒呢?就假想你是一個演員,正站在舞台上,下麵有很多觀眾正注視著你。你現在做的事就像演戲一樣,何必不高興點兒呢?”

卡騰堡說,每天給自己打氣的這些話,有助於把一個他以前既恨又怕的工作變成他喜歡的事情。也讓他掙得了很高的利潤。

後來,卡騰堡給急於成功的青年人這樣的忠告:

“我們常常覺得需要做一些運動,讓自己從半睡半醒狀態裏徹底醒過來。但我們更需要一些精神和思想上的運動,使我們每天早上能夠真正地活動起來,每天早上給自己打打氣吧。”

1800年前,馬可·奧勒留在他的《沉思錄》一書中也寫道:“我們的生活,就是由我們的思想創造的。”這句話在今天也同樣是真理。如果我們經常給自己打氣,主動發現工作的興趣,我們就會把工作帶來的疲勞與焦躁降到最低程度,而且會給我們帶來成長和進步的巨大空間。

如果你在工作上得不到快樂的話,那你在別的地方也很難找到真正的快樂,因為你一天的大部分清醒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了。在勵誌大師卡耐基的學生中,有一位打字小姐,她發現,“假裝”工作很有趣,會使人得到很多的報償。有一天,公司的一個副經理堅持要她把一封長信重打一遍,她告訴經理,隻要改一改就行,不需要全部重打。可經理卻說:“如果你不重來我就另外雇人了。”

一時間,她氣得要死,但為了這個職位和薪水,她隻好“假裝喜歡”重新打這封信。幹著幹著,她發現:如果一個人假裝喜歡工作,不知不覺中,自己竟然真的會喜歡做這件事情了,而且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如此“假裝”通常有很大的效力,我們“假裝”快樂,就會慢慢地變成“真的很快樂”。這種做法並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魅力。其實它也是我們上文提到的“積極的自我暗示”。同時,這也再一次印證了“改變想法就能改變世界”這個先哲們無數次提到的箴言和哲理。

如果你從“假裝”對工作有興趣開始,慢慢地“品味”你的工作,發現你工作的可愛之外,就可以真實地減少你的疲勞、憂慮和煩悶。不僅如此,這種做法還能使你的工作與你的興趣愛好達成完美的統一。

俗話說:“興趣就是最好的天才。”假如你喜歡上了你的工作,你離成功還會遠嗎?你還在對著“空船"大喊嗎?有個故事這樣講道:一個年輕的農夫,劃著一條小船,給另一個村子的居民運送自家的農產品。那天的天氣酷熱難耐,農夫汗流浹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劃著小船,希望趕緊完成運送任務,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

突然,農夫發現前麵有一隻小船,沿河而下,迎麵向自己快速駛來。眼看兩隻船就要撞上了,但那隻船絲毫沒有避讓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農夫的小船。

“讓開,快點讓開!你這個白癡!”農夫大聲地向對麵的船吼叫道,“再不讓開你就要撞上我了!”

但農夫的吼叫完全沒用,盡管他手忙腳亂地試著讓開水道,但為時已晚,那隻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

農夫被激怒了,他厲聲斥責道:“你會不會駕船,你腦子有毛病啊,這麼寬的河麵,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當農夫怒目審視對方的小船時,他吃驚地發現,小船上競空無一人,聽他大呼小叫、厲聲斥罵的隻不過是一隻掙脫了繩索、順河漂流的空船。

其時,在我們的工作中,當我們大發雷霆、抱怨不休的時候,我們那些抱怨話的指向,其實並非是具體的。(當然,很多時候我們的老板、上司充當了這個倒黴的替罪羊,我們但凡工作不如意,就把原因歸結到他們身上,比如他們太殘酷、太吝嗇、素質太低,等等。)實際上,當你抱怨時,很多情況下,你都是在對著一隻空船大吼大叫。而那隻空船,絕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和斥責而改變它的任何航向。

同樣的道理,命運也不會因為我們的抱怨而改變,改變命運要靠自己的努力,以及獨出心裁的創造性。事實上,本書整個這一章,都是希望能告訴你這樣一個道理:抱怨不如行動,抱怨不如改變。用積極努力的工作去淡化抱怨,去忘掉抱怨,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走出抱怨為我們製造的樊籬。丟掉抱怨加在我們身上的枷鎖,走進一片充滿希望的自由天地。

的確,從現在開始,馬上嚐試“絕不抱怨”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們也不並主張絕對化的“不抱怨”。偶爾的情緒宣泄是必要的,但我們要強調的是:不要養成遇事就抱怨的習慣,不能把抱怨當成自己的拐棍。而是把思想轉移到積極的行動上來,用積極的行動,把我們的工作變得更加具有活力,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我的“不抱怨”觀點

鴨子喋喋不休,抱怨不停,而鷹則越過人群展翅高飛。做鴨子?還是雄鷹?這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

實際上,當你抱怨時,很多情況下,你都是在對著一隻空船大吼大叫。而那隻空船,絕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和斥責而改變它的任何航向。

如果你還在抱怨,請從現在開始立即放棄抱怨,轉而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世界,用信心去改變自己。請記住:一棵草改變不了大地,但它總能選擇根的深度。當自信的種子深深埋在你的心田時,抱怨將沒有絲毫的立足之地!

不要讓抱怨偷走了你的工作激情!假如遇到了什麼讓人想抱怨的事情時,不如問問自己:我善待我的工作了嗎?我竭盡全力努力工作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