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婚”在2009年不斷上漲的房價“助推”下迅速流行,成為時下80後年輕人的一種新潮結婚方式。對此,很多80後的網友們戲謔地稱,裸婚就是“無車無房無鑽戒,不辦婚禮不蜜月,兩人各出四塊五,領證走進新生活”。
小趙就職於北京一家IT公司,月收入6000多元,妻子瑩瑩在一家化妝品公司任職,一個月也有3000多元的收入。即便如此,買房子對他們來說仍然是奢求。在夫妻倆蝸居的一套出租房裏,小趙的電腦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最新的房價信息。“幾年的時間,北京的房價漲了好多,遠遠超過了我們攢錢的速度。”說到房價,小劉苦惱地連連搖頭。
小趙和瑩瑩這對情侶在七年愛情長跑之後,終於在2010年春節之前領了結婚證。“沒買房子就結婚,麵子上覺得過不去,所以也沒擺婚宴”。對於小趙而言,婚宴隻是一種形式,“一年要喝十幾次喜酒,沒什麼新意,還不如請大家吃喜糖”。對於付出去的禮金,小趙認為,辦婚禮隻為收回禮金其實並不劃算:買鑽戒和拍婚紗照至少要花一萬,擺酒席最少也要一兩萬,加上婚禮現場和度蜜月的錢,全算上最少也要3萬多,而收回的禮金也就剛剛夠支出的這一塊,但婚禮前後的準備和後續工作至少要折騰兩個月,時間和精力都白白浪費了。
對於兩人的“裸婚”,小趙的父母並沒有多大意見,瑩瑩的父母一開始強烈反對,但時間長了,見沒什麼效果,也很無奈,就不再堅持了。
有人針對如今的結婚成本做過一個統計:一般的鑽戒要5000元左右;婚紗照至少4000元;擺酒席按1500元一桌算,如果家裏親戚朋友多,二三十桌都不夠;婚禮現場布置加司儀費要3000元左右;度蜜月光在國內旅遊至少要花4000元,這樣加起來,幾萬塊就沒有了。再加上上百萬的房子和十幾萬的車,簡直讓人咋舌。難怪很多80後都感慨地說:“我們已經結不起婚了!”
從上世紀50年代至今,人們口中的“結婚三大件”一變再變。50年代,結婚就是吹嗩呐、坐轎子、分喜糖;到了60年代,結婚要訂做大木床、大衣櫃和桌椅;70年代的時候,結婚要配齊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到了80、90年代,則必須有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才算成家。
而如今,想結婚卻隻能“裸婚”。因為從現在的情況來看,80後是目前麵臨結婚人數最多的年齡段,但這個年齡段人群的收入卻相對較低。尤其是1984年以後出生的人,步入社會時間較短,在工作的起步階段收入要更低,更不用提什麼存款。80後的“裸婚”其實在很多情況下都是無奈的選擇。
“裸婚”這個詞一出現,就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其中有支持者,也有反對者,還有人表示,這是80後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應該順其自然。
對於是否應該支持裸婚,有的人說“裸婚”其實就是自欺欺人。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用什麼來談情說愛。隻有一張薄的像紙的結婚證,婚姻是經曆不起任何風吹雨打的。有的人則認為沒有房子、車子,沒有豪華的婚禮,“裸婚”一樣可以獲得幸福,沒有物質的愛情更經得起考驗。
而對於“裸婚”的態度,男女之間涇渭分明。大部分男性都讚成“裸婚”,而70%的女性覺得“裸婚”不靠譜。
大多數80後男士都表示,現在房價太貴了,對於一個剛剛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望塵莫及,再加上事業處於起步階段,根本沒有能力支付昂貴的房子和辦一場奢華的婚禮,倒不如省下錢來做點別的,或者兩人先領證,以後有條件了再補辦。
而許多80後的女孩表示,半裸可以,全裸不行!大多數80後女孩稱,隻要兩人感情好,結婚的時候有沒有房子都無所謂,租房也不是不可以,因為畢竟年輕人憑借自己的實力買房子還是不現實的。但結婚不辦婚禮不買戒指的全裸很難讓人接受,普通人不奢望奢華的婚禮,親戚朋友聚在一起吃個飯總是要有的,上萬的鑽戒太貴不實用,千八百的黃金戒指也並不是可遇不可求的。兩個人花四塊五拉著手把證一領就算結婚,總覺得有種婚姻大事草草了結的嫌疑,想起來就讓人心酸。也有的80後女孩表示,半裸一般可以接受,但沒有房子就意味著連一個棲身之地都沒有,將來何談幸福?而且裸婚中最後吃虧的肯定是女方,因此女孩子對於裸婚一定要慎重。
也有的80後女孩認為,隻要兩個人相愛,房子、婚禮、鑽戒這些東西都可以不要,兩個人共同努力,一定會過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
很多80後女孩的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女兒正值出嫁年齡,但如果男方沒有房子,自己是不會嫁女兒的,“雖然我們結婚時什麼都沒有,但可不能讓子女走自己的老路。”男孩的家長也表示,不管是全款還是貸款,隻要能做到,他們都是願意幫自己的孩子買房的。即使買不起房子,婚禮也得辦,不然在親戚朋友麵前會覺得很沒麵子,結婚並不是兩個人的事兒。
在社會現實麵前,麵對各種媒體、各種人群對裸婚的爭議和拷問,“裸婚”其實已經升級到了處於風口浪尖的社會話題。 “裸婚”、“半裸”在更多情況下是一種無奈的表象,“裸婚”的背後其實是高房價和擴大的社會經濟差距。
對此,有專家表示,80後“裸婚”的行為實際上是真愛回歸的一種表現,他們勇敢地邁出了自己的第一步,這種做法值得提倡。
裸婚反映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心理特征,那就是敢於突破傳統觀念,有獨立精神和追求夢想的勇氣。“裸婚”隻是一種形式,它不能代言愛情,也不能代表幸福。在80後眼中,婚姻並不是物質,而是相互扶持、共同努力的精神和相互依靠的溫暖。另外,因為婚姻隻是一種生活方式,如何結婚也沒有一定的規則,所以以什麼方式結婚是兩個人自己的選擇,自己覺得適合就好。
鳳凰男與孔雀女
“鳳凰男”指的是出生於農村,家境貧寒,通過發奮苦讀,靠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在城市裏學習、就業,依靠自身的能力在城市裏站穩腳跟的男孩。他們一般都是擁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和城市女孩組合家庭,並逐漸融入城市生活,成為人們眼中的“山溝溝裏飛出來的金鳳凰”。
鳳凰男無論在求學還是工作中,都有股自強自立、吃苦耐勞、銳意進取的精神,容易得到師長、上司的器重,獲得學業和事業的建樹,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們因為考上大學紮根城市而受到鄉親們的豔羨與推崇,卻往往在城市裏生活得舉步維艱,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來維持自己在眾人麵前的光鮮形象。
相對於“鳳凰男”,條件優越的城市女孩在嫁給他們之後也有了一個統一的名稱,那就是“孔雀女”。“孔雀女”大多出身大城市,生活和成長環境都比較優越,是在父母寵愛之下長大的,是生在蜜罐裏的嬌嬌女,從沒經曆過大風大浪,從小到大生活順風順水,幾乎沒有一點挫折。
“孔雀女”對農村生活缺乏了解,人際關係比較簡單。大多數“孔雀女”因為家庭條件較好而不了解金錢的重要性,因此很少在戀愛婚姻中把男人的經濟實力當作首要的考察內容。她們向往純真的愛情,更看重男人的能力並注重男人的家庭責任感。
由於成長背景、家庭條件、生活習慣的不同,80後孔雀女和鳳凰男的愛情、婚姻和家庭往往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鳳凰男往往對家鄉千辛萬苦供自己上學的父母、兄弟姐妹,甚至整個村子、整個家族都存在著沉重的負疚感,也因此衍生出強烈的責任感,認為改善他們的生活是自己和妻子義不容辭的責任,否則就是“沒良心”,就是“忘恩負義”,會被鄉親們“戳脊梁骨”。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鳳凰男很容易忽略妻子的感受。而妻子生長在條件優越的家庭中,人際關係比較簡單,從來沒有遇到過應付一大堆親戚的狀況,她一旦對這種無窮無盡的家鄉大貼補有所不滿,就很容易引發家庭矛盾。
另外,鳳凰男從小在農村長大,大多受到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影響,在自己生兒育女的時候,就多了幾分想要男孩的期待。如果生下來不如自己所願,父母就會失望,自己也會認為妻子“不爭氣”。而孔雀女從小長在城市,覺得男孩女孩一個樣。在雙方思想不同的影響下,雙方很容易激發矛盾,造成家庭悲劇。
孔雀女在蜜罐裏長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般都花錢大手大腳。鳳凰男因為從小受過很多苦,好不容易取得一定的成就,都是靠自己的雙手努力奮鬥得來的,往往會覺得如今的生活來之不易,會在生活上繼續保持節儉等習慣。而在優裕的家境中長大的孔雀女卻很難理解鳳凰男對財富的渴望以及對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珍惜。雙方的消費觀念在婚後會出現明顯的差別,必然會出現一係列的家庭內部矛盾。
鳳凰男和孔雀女的婚姻之所以容易出現問題,最關鍵的還在於雙方的深層次矛盾。不管是在婚前還是婚後,“鳳凰男”在和“孔雀女”相處時往往表現得自信滿滿,骨子裏卻很自卑,認為自己是在依賴女方,因此家庭中常常出現不和諧的音符。
“我覺得自從自己娶了一個孔雀女後,生活的壓力無形地加大了。”阿倫今年28歲,已有了兩年的婚齡,他的妻子阿燕就是一個典型的孔雀女。
阿燕在結婚之前就了解到阿倫的老家在陝西農村,家裏幾代都是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領結婚證時,阿燕跟著阿倫去了陝西老家,阿倫的老家極其落後,連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對於阿倫家的條件,從小到大嬌生慣養的阿燕頗為不屑,結婚之後就暗暗決定不能讓他留在落後的農村。阿燕果然說到做到,結婚之後不到半年就讓爸爸幫忙開了個店,阿倫很快把店打理的有聲有色,兩個人也免去了上下班奔波的辛苦。
娶一個富家女,少奮鬥幾十年,這在別人看來是光鮮榮耀的事,但在阿倫看來卻並不那麼舒心。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久了,矛盾很快就凸顯出來了。阿燕任性刁蠻的小姐脾氣在結婚之後很快顯露出來,相對而言,阿倫在外人眼裏就顯得比較“妻管嚴”了,不但沒有掌握經濟大權,家裏的一切事情也都由阿燕說了算,自己根本沒有發言權。逢年過節去親戚家吃飯,阿倫總是灰溜溜地跟在後麵。
而更讓阿倫無法忍受的是,結婚幾年,雖然表麵上豐衣足食,但自己沒有一點私房錢。老家兄弟幾個,蓋房子、娶媳婦都需要花很多錢,自己過上安穩的日子,有房有車,口袋裏卻是囊空如洗,連父母生病住院的錢都拿不出來,更別說支援兄弟們了。
作為鳳凰男的阿倫心裏很不是滋味,覺得自從娶了孔雀女後,自己就抬不起頭來,像吃軟飯的一樣,這讓阿倫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和打擊,阿倫不知道自己這段鳳凰男與孔雀女的婚姻還能走多久,隻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相對於鳳凰男的自卑心理,孔雀女的大小姐脾氣也會對家庭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孔雀女”習慣了親人、朋友對自己的無條件寵愛,往往要求男友也必須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發生問題時總是想“我需要你做什麼”而不是“我應該如何”。而相對優越的家庭環境也讓“孔雀女”沾染了很多陋習,他們喜歡自由的、沒有約束的生活,懶惰是她們身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王偉和小玲就是一對典型的鳳凰男與孔雀女結合的婚姻,兩人在網上相識,相處半年多之後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然而好景不長,結婚沒多久,兩人的婚姻生活就出現了矛盾,小玲從小有保姆照顧,什麼都不會幹,就連炒菜的時候先放油還是先放菜都分不清,因此家務活都讓老公一個人承擔,還要求王偉像《奮鬥》裏的向南一樣,做自己生活舒適的工具。
一次王偉出差一周,回來的時候發現滿屋子都是垃圾,襪子內褲滿天飛,而小玲正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韓劇。王偉一下就火了,和小玲吵了起來,聲稱再也不和一個好吃懶做的婆娘一起過日子了。
鳳凰男和孔雀女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會使兩個人在生活習慣、態度、觀念等諸多方麵產生很大的差異,這些都需要一個相當長的磨合期才能逐漸消除。如果雙方都固執己見,缺少必要的體諒和溝通,就很可能互相傷害,甚至導致婚姻的失敗。對於鳳凰男和孔雀女的愛情,雙方要懂得用心經營才行,不僅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和做事方式,還要盡量了解彼此的成長經曆,做到有效溝通,這樣才能讓愛情更加長久而溫潤。
80後婚姻
隨著越來越多的80後開始結婚成家,閃婚、網婚、不婚,鳳凰男、孔雀女、經濟適用男、簡單方便女……諸如此類的時髦說辭也跟著層出不窮。80後的婚姻生活逐漸浮出水麵,展現出了與傳統婚姻不一樣的情趣和風格。
80後對於婚姻主要有三點要求:一是沒有愛情,甭談婚姻;二是婚姻不但要取暖,還要取樂;三是婚後仍要保持自身獨立的地位和個性。80後更重視婚姻質量,不願湊合。對於他們來說,婚姻不再是搭伴過日子,而是一種對高品質生活的享受。他們真實、果敢,在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同時也要求保留真實的自我。相對於從一而終、忍讓為先、為家庭犧牲個人夢想的上一輩人的傳統婚姻觀,80後的婚姻則截然不同。他們講求平等互動,倡導雙方一起承擔家庭各個方麵的責任,努力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婚姻模式。80後的婚姻具有承上啟下的探索意義,值得大家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