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新朱強)慶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慶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3 / 3)

四是以振興革命老區為契機,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重點是重建“隴東糧倉”,壯大以草畜、林果、瓜菜為主的三大農村主導產業,堅持不懈地推進“七個百萬工程”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盡快開慶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報告展重建“隴東糧倉”工程前期工作;奶牛和生豬標準化養殖小區項目力爭年內開工建設;江蘇雨潤集團西峰分廠年200萬頭生豬屠宰加工項目力爭年內建成投產;退耕還林工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天保工程等均要完成年度投資計劃。

五是圍繞區域中心城市定位,進一步加快城鎮化步伐。按照創建發展活力、人文魅力、生態文明城市的目標定位,強化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位,塑造文明城市形象。加快市區主幹街道延伸拓展、舊城區改造、慶陽湖(雨洪集蓄保塬生態)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度,年內開工建設。按照城鄉一體化的思路,集中建設一批縣城和重點鎮街道拓展、排洪、供水改造、聯片供熱、垃圾汙水處理、三期廉租住房項目以及“百鎮千村”示範工程,統籌推進中心城市、縣城、重點小城鎮和小康村良性互動發展。

六是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擴大市場消費需求。著力打造市場物流平台,積極培育房地產、私家車、高檔耐用家具、餐飲、運輸通信、休閑娛樂等消費熱點,提升現代服務業經營水平,拓寬商貿流通領域。繼續落實“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家電下鄉”活動等鼓勵消費的政策措施,拓展消費市場,擴大城鄉消費需求,增強經濟增長的內在拉動力。加強市場經營動態監管,整頓市場經營秩序,特別是加大對房地產、水電暖、油煤氣、食品藥品等消費領域的整治力度,規範市場行為,營造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順應新形勢、新變化,創造性地開展物價工作,切實加強商品特別是重要商品價格監控,著力解決熱點價格問題,加強市場價格監督檢查,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價格秩序。

七是全麵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切實抓好教育布局調整和資源整合,落實普惠教育政策,結合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育機製,提高教育質量,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統籌紅色革命遊、黃土風情遊和子午嶺生態遊,開發農耕、歧黃、民俗文化產業,對接文化、旅遊、節會一體化產業鏈,增強經濟發展軟實力。堅持民生至上,不斷完善社會保障製度,落實醫藥衛生體製改革、城鄉低保、創業促就業、社會保障等惠民政策,繼續為民承辦一批實事,著力改善城鄉弱勢群體生產生活條件,維護社會安定與和諧。加快市、縣各類學校校舍,市中醫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各縣(區)人民醫院、中醫院,市體育館、體育場,鄉鎮綜合文化站、計生服務站,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以及基層公檢法司項目建設步伐。舉全市之力籌辦好第十二屆全省體育運動會和下一屆中國·慶陽農耕文化節等大型節會活動,樹立慶陽對外形象。

八是深化經濟體製改革,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重點是繼續推進農村土地流轉、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教育文化等體製改革,加快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步伐。大力推進新一輪政府機構和幹部人事製度改革。穩步推進金融、稅製、財政等體製改革。鞏固和完善投資體製和項目管理機製,逐步化解潛伏在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體製、機製性障礙。

九是全力編好全市各項“十二五”規劃。高度重視和加強規劃編製的組織領導工作。在全麵總結和評價“十一五”成就和經驗、學深吃透國家政策精神實質、深入開展規劃前期重大課題調研、下功夫做深做細重大項目的篩選論證的基礎上,切實做好市、縣(區)兩級規劃綱要、市級31部專項規劃、3部區域規劃的編製工作,確保把我市各類規劃編製成戰略重點突出、目標任務明確、市情特色明顯的發展藍圖,使其成為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五年施政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