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的說了一個下午的話,等下午將眾人送走,析秋也累的躺在軟榻上:“許久沒有說過這麼多話,覺得嗓子都冒煙了。”

碧槐端了酸梅湯過來:“夫人清淨慣了,奴婢倒覺得夫人該請人上府多聚聚,這樣也有人和夫人說說話,家裏也熱鬧。”

析秋接過酸梅湯喝了一口,舒服的歎了口氣,笑著道:“也是,炙哥兒也很高興,這麼多人陪他玩。”說著一頓問道:“四爺有信回來麼?”蕭四郎去了大興的田莊,莊子裏管事前幾天熱死在田裏,莊子裏沒了主事的人有些生亂,他今天帶著天敬去了。

“沒有。”碧槐收了碗:“算算時間,這會兒應該還沒到。”

析秋沒有應聲,隻是擔心天氣這麼熱,蕭四郎在路上也不知道會不會停下來避一避。

“秋丫頭。”外頭太夫人的聲音傳了進來,析秋站了起來:“娘,外頭那麼熱,您有什麼事讓人來說一聲,我過去找您就是。”迎了出去。

太夫人由紫薇扶著進來,笑嗬嗬的道:“幾步的路也沒那麼熱。”

析秋扶著她進來坐下,太夫人年紀大了不能喝冷的,碧槐給她倒了杯茶,太夫人笑眯眯的喝著。

“您可是有事和我說?”析秋見太夫人這個樣子,就知道她定是有什麼事要和自己商量。

果然,太夫人放了茶盅,隔著炕幾看著析秋,問道:“你覺得唐小姐怎麼樣?”如孩子般滿目的期待。

析秋一愣,不知道太夫人什麼意思,隻很客觀的評價道:“舉止端莊,風度不似唐二夫人倒是像極了大嫂。”

“不錯。”太夫人點著頭:“我也覺得那孩子和玉貞很像。”很有深意的樣子。

太夫人不會無緣無故的和她討論唐小姐,析秋忽然一怔,驚訝的看著太夫人,試探的問道:“您的意思是……”

“你猜的沒錯。”太夫人笑著道:“不過這件事還要和你大嫂商量商量,畢竟往後若是過門,少不得要和她這個大伯母打交道,又是她娘家的侄女,若是她不同意,這件事還真是不好辦。”

太夫人是想聘了唐罄玉給鑫哥兒。

唐家雖不如宣寧侯,可也是鍾鳴鼎食的功勳,唐家二房雖沒有承襲爵位,可是二房如今三個當家的男人都在朝中為官,前途不可估量,再說唐二夫人不似唐夫人精明外露,唐罄玉配鑫哥兒身份上到也算相配。

而且這位唐小姐她瞧著也不錯,即便有些任性往後嫁進來有大夫人這個姑母教導著,想必也差不到哪裏去。

析秋笑著了起來,也覺得這門親事不錯。

至於大夫人,她到是覺得她應該不會反對,若是真的結了親大夫人往後少不得和唐府打交道,這樣一來也能緩和她和娘家的關係。

太夫人見析秋也讚同,顯得很高興迫不及待的喊紫薇:“去看看大夫人歇了沒有,若是沒有請她過來。”析秋怕她們來回的累,就留了她們在府裏歇午覺,待下午涼快些再回去。

紫薇應是,過了一刻將大夫人請了過來。

太夫人將想法和大夫人說了一遍,果然,大夫人隻道:“這件事娘做主吧。”就是不反對了。

太夫人笑了起來,讓析秋明天去唐府。

析秋當晚寫了信給蕭四郎,告訴她太夫人有意與唐府二房結親,又提到蕭延亦,若是親事定了讓他想辦法給蕭延亦去一封信,別的事可以不論,鑫哥兒定親他總不會不回來吧。

讓人將信捎去,她陪著縈姐兒和恭哥兒玩了一會兒,又去看了炙哥兒才歇下。

常公公將茶放在龍案上,輕聲提醒道:“聖上,戍時了。”從下了早朝到現在都沒有休息過。

聖上端了茶吃了一口,又重新拿了本折子在手裏翻看,用筆沾了朱砂圈圈寫寫,頭也不抬的問道:“太子在做什麼?”

“奴才方才讓人去看過,太子書房的燈還亮著的,想是在看書。”常公公笑眯眯的說完,又道:“太子勤奮刻苦,早起晚睡奴才瞧他這段時間也是瘦了一圈。”

聖上捂唇咳嗽了一聲,揉著額頭道:“你也不用時時拍馬屁,等朕去了就讓你輔佐太子。”

常公公一驚,立刻跪倒在地,顫巍巍的回道:“聖上福壽安康,萬壽無疆!”

“好了,好了。”他擺著手並不在意:“朕去休息會兒。”說著站起來。

常公公暗自抹了汗,匆忙爬起來去扶聖上,聖上走的很慢每一步都仿佛都用了極大的氣力,常公公瞧著心酸眉目垂的更低。

聖上躺了下來,女官放了簾子,常公公正要退出去,聖上忽然出聲問道:“老四最近在做什麼?”

這個他知道,常公公慢慢的回道:“聽說在後花園新建了亭子,昨兒四夫人還在府裏設賞花宴了。”說著一頓又道:“四爺去大興的莊子裏去了,聽說大後天才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