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次夫妻雙方結伴而行的遠程跋涉,在路途上經曆的並非全是繁華似錦的春天,金風送爽的秋天;也有淫雨綿綿的夏季和寒風刺骨的冬天。為此,在這漫長日子中,難免夫妻產生矛盾,當維係婚姻的柱石發生嚴重傾斜時,離婚的現象就會產生。
其實,對夫妻雙方而言,離婚向來不是個輕鬆的話題。因為在一場失敗的婚姻中,沒有哪一方算得上是真正的勝利者。
研究表明,離婚是僅次於喪偶的重大精神刺激,造成的直接後果會使離婚的當事人出現心靈和身體的疾病,最常見的表現是抑鬱、焦慮、失眠、疲勞等。為此,人們應該正確看待相關的離婚問題。
造成離婚的原因
離婚是一種對婚姻無可奈何的做法,夫妻雙方及子女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那麼,是什麼導致了現代夫妻感情的破裂呢?從心理學的視角來看,鬧離婚是夫妻心理期望錯位的必然。期望是一種心理活動,是對未來發展的主觀設計與估計。
準備結婚的男女心理上都會有相當的期望,而在婚後或長或短的日子裏,生活現實與心理期望不能合拍,心理上就會產生厭倦、失望情緒,喪失對婚姻的信心,導致離婚。
具體說,有的夫妻雖係自願結合,但因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後又沒有注意關係的調適,感到缺乏共同語言,經常出現口角,最終因現實生活與心理期望的錯位而感情破裂;也有因夫妻心理錯位,矛盾日漸突出,一方為尋找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而涉足外遇,破壞了夫妻關係,從而使對方無法忍受,不再維持婚姻關係;有的因夫妻一方發生某種變故,如出國定居、坐牢,或因夫妻間私生活不協調,背離了原本對婚姻的理解和期望,造成家庭悲劇的不可避免。這些因夫妻心理錯位導致的感情破裂,有著非常複雜的構成,必須針對具體婚姻矛盾進行具體分析。
認識離婚的心理問題
絕大多數離婚者離婚後,其心情總是很沮喪,情緒低沉、傷感,這無關性別,他們表現出憤恨、不滿、自卑、看破紅塵等各種各樣的消極心理。同時,麵對周圍人的非議和白眼,他們會感到孤獨、無奈和憤憤不平。
不少離婚者都被周圍交頭接耳、背後指指點點弄得精力憔悴,使得他們對前途、對人生充滿了悲觀和絕望,一般來說,造成的心理問題有以下幾種:
(1)自卑
由於社會對離婚的傳統偏見,現代還有一些人對離婚不問青紅皂白,他們習慣將罪名任意地強加到離婚者身上。
即使離婚的一方是受害者,也常被周圍的人指指點點,甚至遭到冷嘲熱諷,致使離婚者的自尊心受挫,聲譽下降,一時抬不起頭來,背上“低人一等”的自卑自賤的沉重心理包袱。
(2)孤獨
雖然離婚解決了眼前婚姻生活的矛盾衝突,可能獲得暫時的安定感。但是,過去形成的家庭人際關係一旦崩潰,對男女雙方來說,失去群體生活,無論如何都會產生淒涼、孤獨的感覺。
據一項心理調查發現,盡管離婚者5對中有4對在離婚前實際上已經分居了,可是到了真正離婚後精神上的痛苦才達到頂點,並且,以後常為不安和寂寞所困擾。
(3)失落
一般來說,男女雙方在決定離婚之前,已有一段漫長、痛苦、艱難的思索過程。並且,離婚後由於失去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愛撫、柔情、溫存,因而極易產生失落感,往往導致心理變態而逃避人生或背叛人生。所以說,離婚造成的心理創傷和痛苦是很大的。而那些對丈夫行為已經不能容忍而自己提出離婚的女性,則痛苦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