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柏拉圖說的,舞台使年輕人腐敗墮落,或是早期教會裏的神父所說的,戲劇是禸體與魔鬼的誘惑。

有時候作者會在前言說明他整體內容的設計。就這一點而言,論說性的書籍不同於小說。一位科學或哲學的作者沒有理由讓你摸不著頭腦。事實上,他讓你的疑慮減到越少,你就會越樂意繼續努力閱讀他的思想。就像報紙上的新聞報導一樣,論說性的書開宗明義就會將要點寫在第一段文字中。

如果作者提供幫助,不要因為太驕傲而拒絕。但是,也不要完全依賴他在前言中所說的話。一個作者最好的計劃,就像人或老鼠經常在作的計劃一樣,常常會出錯。你可以借著作者對內容提示的指引來讀,但永遠要記得,最後找出一個架構是讀者的責任,就跟當初作者有責任自己設定一個架構一樣。隻有當你讀完整本書時,才能誠實地放下這個責任。

希羅多德(Herodotus)所寫有關希臘民族與波斯民族戰爭的《曆史》中,有一段引言介紹,可說是相當精華的摘要:

這本書是希羅多德所作的研究。他出版這本書是希望提醒人們,前人所做的事情,以免希臘人與巴比倫人偉大的事跡失去了應得的光榮,此外還記錄下他們在這些夙怨中的領土狀態。

對一個讀者來說,這是很棒的開頭,簡要地告訴了你整本書要說的是什麼。

但是你最好不要就停在那裏。在你讀完希羅多德九個部分的曆史之後,你很可能會發現這段說明需要再豐富一些,才能把全書的精神呈現出來。你可能想要再提一下那些波斯國王—居魯士(Cyrus),大流士(Darius)與薛西斯(Xerxes),以德密托克裏斯(Themistocles)為代表的那些希臘英雄,以及許多動人心魄的事件,諸如黑勒斯波(Hellespont)海峽之橫越,還有像德默皮烈之役(Thermopylae)及撒拉密斯之役(Salamis)那些戰役。

其他所有精彩絕倫的細節,都是希羅多德為了烘托他的縞潮而給你準備的,在你的結構大綱中,大可刪去。注意,在這裏,整個曆史才是貫穿全體的主要脈絡,這跟小說有點相像。既然關心的是整體的問題,在閱讀曆史時跟小說一樣,閱讀的規則在探索的都是同樣的答案。

還要再補充一些說明。讓我們以一本實用的書做例子。亞裏士多德的《倫理學》可以簡述為:

這本書是在探索人類快樂的本質,分析在何種狀態下,人類會獲得或失去快樂,並說明在行為與思想上該如何去做,才能變得快樂或避免不幸。雖然其他美好的事物也被認可為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像是財富、健康、友誼與生活在公正的社會中,但原則上還是強調以培養道德與心智上的善行為主。

另一本實用的作品是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一開始,作者就寫了一篇“本書計劃”的聲明來幫助讀者。但這篇文章有好幾頁長。整體來說可以縮簡為以下的篇幅:

本書在探討國家財富的資源。任何一個封勞力分工為主的經濟體製,都要考慮到薪資的給付,資本利潤的回收,積欠地主的租金等關係,這些就是物品價格的基本因素。本書討論到如何更多元化地有效運用資本,並從金錢的起源與使用,談到累積資本及使用資本。本書借著檢驗不同國家在不同狀況下的富裕發展,比較了不同的政經係統,討論了自由貿易的好處。

如果一個讀者能用這樣的方法掌握住《國富論》的重點,並對馬克思的《資本論》作同樣的觀察,他就很容易看出,過去兩個世紀以來最有影響力的這兩本書之間有什麼關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