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產品創意的主要來源有:顧客、科學家、競爭對手、公司的推銷成員和經銷商、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市場研究公司、廣告代理商等。
(1)顧客
顧客的需要乃是尋求新產品創意的出發點。據1992年的一項調查,80%的美國公司認為,顧客是其新產品創意的最佳來源。這是因為,隻有適合顧客需要的新產品才能賣得出去。從顧客那裏獲取創新的最好方法就是調查消費者或顧客對現有產品的購買、使用、印象、意見等情況。由此,公司便可以通過對現有產品的各種屬性加以改進而得到不同的新產品創意。
(2)科學家
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科學家越來越成為新產品創意的重要來源。如電子表、收錄機、電視機、合成纖維、塑料等的出現,都來自科學家對基礎科學的研究。
(3)競爭對手
分析競爭者產品的成功和失敗之處,往往可以發現新的創意。所以小公司老板應重視通過經銷商、供應商和銷售人員來了解競爭產品的銷售情況以及消費者對它們的評價反映。
(4)推銷人員和代理商
這些人經常同消費者打交道,而且處在市場競爭的第一線,最了解顧客的不滿,也最清楚競爭產品優勢在哪裏,因此,他們的創意往往是最符合市場需要的。不過,由於對產品的生產和財務狀況不十分了解,他們所提供的創意在技術、生產和資金方麵的可行性可能較低,而且也可能與公司的目標不一致。
(5)高層管理人員
高層管理人員是站在整個公司的角度來觀察市場和考察新產品開發的。新產品開發部門往往可以從高層管理人員所製訂的戰略策略中悟出新產品創意來。
(6)市場研究公司及廣告代理商
許多公司都十分重視向市場研究公司和廣告代理商了解消費者偏好的發展趨勢並在征求他們意見的基礎上開發新產品的創意。因為市場研究公司和廣告代理商都十分清楚消費者需求和偏好的變化情況,而且,他們的信息資料都是經過深入調查研究之後得到的,比較具有真實性和科學性。
盡管尋求創意的途徑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靠激發內部人員的創新意識和主觀能動性來尋求創意。因為他們熟悉公司各方麵的狀況,對公司的目標了解得很清楚,知道創意該向哪個方向去思考。同時,公司也要建立各種激勵製度,采取各種獎勵辦法,對在這方麵有貢獻的員工給予鼓勵和支持。
品牌創新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商品的生產也是一樣。縱觀國外名牌商品,大多都在首推市場的產品質量上下功夫。他們在首次推出商品時十分慎重,一定要反複設計合格,在設計上近乎達到完美後才隆重推向市場,這其實是一種名牌戰略。這種生產標準是具有其長遠意義的。我們看到,一種新產品剛問市時,其質量非常好,但價格卻不高。廠家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放長線釣大魚,創出牌子後,係列產品接踵而來。所謂係列產品隻是改變了產品的外觀或增加一些功能。像電視機的圓角變方或加遙控,電冰箱變成密封型,而價格則有很大的差別。由於型號不同,價格當然也不同,由於有高質量作為保證,因此消費者就比較容易接受,其實廠家所花的成本並沒增大多少。
作為精明的生意人,應使產品在設計上整體價格盡量便宜,零部件價格則應盡量考慮趨向昂貴。還可以根據消費者一般考慮的是購買時的初次消費而較少考慮日後維修費用的特點,可把零部件大幅度地提價。一個重要零部件的價格是整機的30%左右,使消費者覺得與其大修,不如換新的。或者耗材料不但貴,而且一定要使用該公司的產品,采取“後發製人”以此刺激產品的銷路。
一些成功的企業家認為,商業產品應將整個商品各個部件的設計達到同步的壽命,如果產品零件更新時間不一就會減弱用戶的更新欲望。所以,生產設計時一般情況下零部件壽命應都差不多,如果一換,其他的零件也應陸陸續續更換。像日本的豐田汽車,如果要大修,幾乎大部分零件要更新,可謂同步“壽終正寢”,而且修好以後遠不如原來,非常耗油,與其如此,還不如去買一輛新車。而這正是豐田汽車在銷售過程中采取的誘導顧客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