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就該往高處走
社會上永遠都有兩種人,一種人時刻都在謀劃未來,一有機會就以挑戰的姿態進取;另一種人滿足於目前的狀態。這讓我想起兩句古話:“居安思危”和“不進則退”。
前者是智者,後者是懦夫。居安思危的人往往能夠把握時代的脈搏,同時也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關心社會上的重要新聞,在自己鑽研的領域盡量吸收最新的知識,在每一次新的時代變遷中,他們都能盡快調整自己,並找到適合的位置。
不進則退的人大都沉浸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中。當然,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很規矩,甚至經常得到領導的表揚,可是,他們已經沒有了進取之心,退化了最寶貴的創造意識,因此,難於駕馭新的環境,甚至都不知道怎麼跟新來的領導打招呼。
安於現狀的人往往都是平庸的人。因為他們沒有勇氣和能力挑戰自己,隻是想維護目前的利益。他們會經常地發牢騷,抱怨社會變化得太快,甚至幹脆說社會已經變壞了。牢騷除了能證明自己的落伍,幾乎什麼作用都沒有。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適應社會的變化,使自己事業的常青樹能夠枝繁葉茂。
有一本名叫《人蟲》的京味小說,描繪了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各行各業的精英。其中有一個章節講述的是一個“買賣蟲”的故事。“買賣蟲”因為妻子的事兒和別人打架坐了牢。出獄時才知道,妻子改嫁了,母親被他氣死了。似乎滿世界隻剩他這麼個孤苦伶仃的人。
正在他茫然無措時,以前的一個老師借錢讓他做點小買賣。“買賣蟲”平時挺勤快,也成天琢磨事兒,因此,坎坷的生活道路逐漸平坦起來。但是他並不滿足,板兒車拉好了賣糖葫蘆;糖葫蘆賣好了開飯店;飯店開好了又辦工廠;工廠發展成集團,資產達數億,最後談起了跨國生意。在他辦公室的牆壁上始終掛著那幅字:人往高處走。
對生活質量的追求緣於人們的眼界,眼界自然有高低之分。以前說農民就在乎自己的老婆、孩子、熱炕頭,出門就是那一畝三分地。他們也羨慕城裏的人,但是,從來沒覺得自己有朝一日能那樣生活。他們會做夢似地跟你說,昨天看見慈禧太後了,慈禧太後正坐在金鑾殿上啃著一張大油餅。他們覺得連啃油餅這樣的生活都高不可及。不像現在的農民,個人能力和素質幾乎是翻了幾番。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世界上所有成名之士都是堅信“人往高處走”的人,隻有誌存高遠,才能勇往直前。如果想成功就立即把自己身上的細胞都調動起來,原地踏步的事兒幹得越少越好。你看某些公園裏那一潭潭的死水,冒泡發臭令人感到厭惡。做人也是如此,千萬別讓自己成為惰性氣體。當然,這跟年齡也有一定的關係。年老的人由於身體健康等的原因安於現狀情有可原,可是年輕人如果一味滿足於現狀不思進取,那幾乎可以等同於慢性自殺。
欲望無止境
所謂成功,就是想去獲得它的努力——無論是心理或身體方麵——的結晶,而努力是伴隨著欲望而來,欲望則是開創命運的原動力。強烈的欲望常常能帶來令人瞠目結舌的結果。
就拿艾琳·福特太太的例子來說,由於有欲望支持著她,故住進醫院之後,她仍然不斷地工作,充滿著執著與無比的狂熱。介紹模特兒的行業是在一年前才開始投入,這一年間,通過經驗,她領略到拚命努力地工作方為獲致成功之不二法門,要使成功終歸於自己,就必須以鞠躬盡瘁的精神連續不間斷地工作。
二十四歲時的艾琳便已胸懷大誌,並以無比的信心與冒險精神展開自己的第一樁事業——秘書服務業。她的服務中心,從老板到員工總共隻有一個人,就是她自己。後來,她替幾位從事模特兒工作的朋友負責聯絡事項,才做不久,她便發覺將這種工作轉變為成立一家模特兒中介公司頗有可為,再加上她對自己充滿信心,時裝業界激烈的競爭又能激發她的鬥誌,於是,她便全力朝這方麵發展。踏上這條路之後,她經常一天工作十三至十四小時,這完全由於有某種潛意識支撐著她,所以她讓人感覺有用不完的精力。
她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如今,她的模特兒中介公司已具有相當規模,旗下頂尖的模特兒便有七十五人,每天接到的電話估計有三百個。她的丈夫蓋瑞便是她及其公司成長的最佳見證人。
你也許會想,像他們這種工作狂,平常不就沒有空閑時間從事娛樂了嗎?事實上,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的確很少有休閑的時間與機會,直到公司業績日趨穩定,他們才有了喘氣的時間。他們兩人利用這多餘的時間去上夜校,學習如何做好生意的一些必備知識。也許你又要問了,這豈不等於根本沒有休閑時間嗎?若換成旁人,這樣的生活的確令人吃不消,但蓋瑞夫婦卻樂此不疲。不但如此,艾琳還要業餘照顧小孩與應付上門的顧客,簡直就像一名女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