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必須具有高超的演技,如果演得不夠生動,反而會使對方產生反感。
不過,為了能夠引導一個持相反意見的反對者反過來讚成和同意自己的意見,這種方法是非常值得一試的。
眼光要遠
求人時,如果我們能站在對方立場上,以長遠的眼光幫助對方,全麵深入地分析行為的利弊,就可以使對方以理性的態度,麵對自己的行為選擇。
某劇場門前不許賣瓜子、花生之類的小食品,怕的是汙染環境、影響市容。唯有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太太可以例外。用劇場管理員的話說就是:“這老太婆年歲大,嘴皮尖,人家叫她鐵嘴,不好對付,隻好睜隻眼閉隻眼。”
某日,市裏要檢查衛生,劇場管理員小王要老太婆回避一下,說:“老太太,快把攤子挪走,今天這裏不許賣東西。”
“昨天許賣,今天又不許賣,世道又變了嗎?”
“世道沒有變,檢查團要來了。”
“檢查團來了就不許賣東西?檢查團來了還許不許吃飯?”
“檢查團來了,地皮不幹淨要罰款的!”小王加重了語氣。
“地皮不幹淨關我屁事,他肥肉吃多了拉稀屎,能去罰賣肉的款麼?”
小王無言以對,悻悻而退。
管理自行車的老劉師傅隨後走了過來,說:“老嫂子,你這麼一把年紀,沒早沒晚的,又能掙幾個錢呢?檢查團來了,真要罰你一筆,你還能打場官司不成?再說,檢查團不會天天來,飯可是要天天吃,生意可要天天做啊。”
“嗯!薑還是老的辣。好,我走,我走。”老太婆連說帶笑地把攤子挪走了。
舉例說明
求人時,以情緒或感覺作為突破口,而引導他人進入接受的狀態,要盡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說話方式,最好以活生生的例子來喚醒對方的印象。如此,求人者無須多少口舌即可達到目的。
法國哲學家亞蘭也說過這樣的話:
“不管任何場合,抽象的文體都是不討好的,文章裏麵如果能以一些較具體的石頭、金屬、桌椅、動物和男女等實際的東西來做比喻,是最恰當不過的。”
正如亞蘭所說的,以實際的石頭、金屬、動物等東西來作為說明,比較能讓人產生活生生的鮮明印象。
例如,美國的可口可樂瓶子,據說就是一段有趣的插曲。
那是在1920年左右,一個名叫丁·羅特的年輕人,看到他女朋友的圓裙時得到了靈感創造了可口可樂的瓶子,這種瓶子至今仍廣為其他汽水製造者使用。
羅特對於自己所設計的瓶子非常有信心,他畫了瓶子的素描到可口可樂公司去毛遂自薦。在可口可樂公司裏,他向對方說:
“我所設計的這個瓶子,外觀非常漂亮,握住的地方也很穩,絕對不會滑落下來。”
但是可口可樂公司的負責人,卻以一種不屑的眼光看他。
數天之後,羅特拿著做好的實際瓶子和一個杯子,又來到可口可樂的公司。
出來傳話的職員依然以不屑一顧的神情望著他,但羅特不慌不忙地問眾人:
“各位,你們知道這個瓶子和杯子的容量哪一個大嗎?”
大家不約而同地答道:
“當然是瓶子的容量多些。”
等他們說完,羅特就將杯裏的水倒入瓶子裏,結果杯裏的水卻無法全部裝入瓶裏,水從瓶口溢了出來。由此可以顯示羅特所設計的瓶子的優點,它滿足了一般廠商希望容量越少越好的要求。
於是針對羅特所設計的瓶子,可口可樂公司立刻召開了董事會,討論是否要用這種瓶子來裝可口可樂。
結果是沒過多久就訂了合同,羅特所設計的瓶子一直被延用至今。
羅特能夠在力排眾議的情況下賺取一筆可觀的設計費,可以說完全是以實物來影響對方的感覺所取得的結果。
以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和聽覺五官感覺來作為說服的方法,是一般推銷員常用的手段。
例如,服裝店的店員在說服顧客時,總是不厭其煩地鼓勵顧客試穿,這是想利用視覺的感受來爭取顧客。
還有一些專門賣進口食品的店員,也常鼓勵顧客嚐嚐看。
百貨公司或超級市場的食品購買部,經常舉辦試吃的活動。
這些活動也是以實物的感覺來爭取銷售成功的例證。
即使是非常昂貴的東西,如車子,也有通過舉辦試開會來推銷的。
推銷房子的建築商也會以樣品房來爭取訂單。以這種實物來爭取顧客的方法,或以感覺來吸引顧客,都是一種很好的推銷方式。
激發對方的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