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去保育園接孩子,會遇上三個孩子中的某一個因為感冒、發燒不能外出的情況。這個時候,一邊為了孩子生病時,做父母的不能守在旁邊而內疚,一邊還是要照顧另外兩個孩子想要回家的熱望。
那一次被困在保育園的是午安,阿姨因為怕他眼睜睜地看著另外兩個兄弟被接走受不了,所以連會麵都沒有讓他出來。
一步一回頭地離開保育園,神不守舍地心裏一直放不下午安。回到家裏,那兩個孩子竟然也顯得無精打采,仿佛缺少了一個夥伴,做什麼也沒有樂趣的樣子。於是一家人第二天一早就趕回到了保育園,隔著玻璃向房間裏張望時,午安正一個人騎在童車上,背對著我們寂寞地在房間裏滑來滑去。
我和居南急得拍窗戶,午安看到我們,一下子扔了車,飛奔到窗前,隔著玻璃興奮地喊著:“爸爸、媽媽來啦!早安、晚安也在!”被阿姨領著去換衣服時,隻見他的一隻手吊在阿姨的手裏,兩條腿彈蹦得老高。孩子這樣的反應我和居南第一次見到,兩個人對視了一下,眼睛全是濕的。
等到他終於撲進我們的懷裏,早安和晚安也圍了上來,一人拉起他的一隻手,三個人連笑起來的模樣都是極像的。
日韓友好的使者
對我來說最不可思議的是,三個孩子雖然是一母同胞,卻有著迥然不同的性格。
午安就像一匹桀驁不馴的駿馬,一切危險的舉動,一定來源於他的發明。
第一個爬上衣櫃頂,他得意地高舉著雙手,同時發出一聲尖銳的嚎叫。這一聲引來了晚安,窄窄的衣櫃頂成了兩個人爭奪的陣地。午安的笑容還沒來得及在臉上成形,見突然來了競爭者,一邊拚命往下推弟弟,嘴裏一邊氣急敗壞地說著一個最貼切的詞——“拜拜!”
配合他爭強好勝的性格,舉止也漸漸頗具王子風範。一旦有人觸怒了他,比方說玩具生生被人搶走,他總是先把雙手交握在胸前,非常誇張地做出一副舞台上常見的表示痛苦的姿態,然後再發出不滿的聲音。有時候故意逗他,竟然回回如此。
好像就是為了與他相搭配,晚安單純質樸,憨態可掬。
分明是被午安推倒的,晚安還是會撿起一個玩具去送給被我嗬叱哭了的哥哥;如果我讓他再去親親哥哥,他就會走到午安麵前,先打上他一巴掌,然後再揪住他的兩隻耳朵在他臉上親一下。在他不會拐彎的思維裏,他大概以為隻是為了道歉才會親吻吧。
一人一個新水壺,隻有晚安爬滑梯時也不讓水壺離身。居南怕給他製造障礙,悄悄從扣襻上把壺解下來。晚安渾然不知,脖子上隻象征性地搭著一根水壺帶,居南在一旁打趣著喊:“晚安,水壺真輕耶!”他完全沒聽懂,表情仍然十分滿足。
早安的性格是和兩個兄弟相差最大的一個,他那麼安靜,又那麼敏感。走在路上,看到一隻小狗,他會停下來,指著它衝我“啊啊”地說上一陣,看到一截枯樹枝,他也會停下腳步撿起來,再碰到一根粗的,又撿起來,比一比,扔掉手裏那根細的。
星期天的清晨帶他們去公園,看到一架真正的大滑梯,午安和晚安早已飛奔著跑了過去。午安滑下來的時候不忘他的風範,把風衣帽子上的小熊扣襻叼在嘴裏,晚安更是急不可待地順著滑梯企圖倒著往上爬。
早安沒有參加兩個弟弟的激烈攀爬,正盯著一隻在枯葉上來回踱步的鴿子。我憐愛地把他攬在懷裏,他伸出手來,遞給我一段細長的柳條。我想讓他那又孤僻又豐富的心靈快活起來,便翻來覆去地折弄著樹枝,才發現我的想像力是多麼的貧乏呀。我隻好把樹枝折成圓圈,然後分別扣在自己的眼睛、鼻子、嘴上,用中文重複著這些器官的發音。沒想到,早安竟對這個枯燥的遊戲十分感興趣,他全神貫注盯住我的嘴,就在我又一次把樹枝圈扣在眼睛上的時候,他忽然張開嘴說:“眼——睛”。
清晨的陽光下啊,我就把兒子摟了個滿懷,那是我第一次聽他說出這麼完整的中文單詞,我的眼淚把他的頭發浸成了一縷一縷的。我站起身把他抱起來,他的兩腿又是那樣“啪”地一下卡在我的腰上,我感謝他給我的每一次恰到好處的呼應。
也許是因為三個孩子既相像得難以分辨,又相異得各具特點,所以在保育園裏,不僅使他們成為保育園阿姨傾注最多喜愛的孩子,也使他們有了一些獨特的“經曆”。
兒子們兩歲生日那一晚,我和居南正在家裏看電視,畫麵上突然出現了孩子們的身影。一瞬間,我們都以為對方按動了播放家庭錄像的按鈕,再細看時,原來電視台正在播放美智子皇後陪同某國王妃訪問保育園的新聞。
“因為今天恰好保育園裏有孩子過生日,皇後聽說後特意返回去,親切地對孩子說‘生日快樂’。”
隨著播音員的解說,屏幕上出現了美智子皇後慈愛地拉著晚安的手,柔聲細語地在對他說著什麼的鏡頭。
因為被告知那一天保育園將有外事活動,拒絕會麵和外出,因此我們已經提前一天為孩子們過了生日。卻沒想到所謂的外事活動是美智子皇後的訪問,也沒有想到兒子們過了這樣一個特殊的生日。
第二天去保育園,阿姨們說,是她們在美智子皇後臨行時告訴她這裏有三個孩子同時過生日的事,皇後特意返回去,給了三個孩子親切的祝福。
據說這些珍貴的鏡頭都被《日本紅十字新聞》的記者拍了下來,為了留下一個紀念,我試著給報社宣傳部打了電話,沒想到接電話的正是那位攝影記者。他熱情地答應很快便將照片給我寄過來,問他還能不能記清孩子的相貌,他大笑著說:“當然!那三個孩子給我的印象太深了。”
不久,我接到一位從未謀麵的記者寄來的10張放大後的珍貴照片。
也許是育兒設備最為先進,這所保育園的外事活動特別多。更有趣的是韓國總統夫人訪問保育園時,在拍攝的宣傳照片裏,她和隨行人員各抱起三個一模一樣的孩子,在攝影記者麵前開心地笑著。
這張照片第二天刊登在《朝日新聞》的晚刊上,周圍以極大的篇幅渲染了日本和韓國之間的交流。金大中夫人大概不會想到,為了促進日韓友好而精心設計的形象,懷中抱著的卻是三個可愛的中國孩子。
1998年10月9日韓國總統金大中的夫人李姬鎬訪問日本保育園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