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對伊斯蘭女子學校的學生們的調查顯示,很多女青年從未離開過自己的出生地。她們的行動範圍及文化環境十分有限。
但是,在伊斯蘭女子學校學成後成為女阿洪的人,活動的範圍就大得多。比如,女阿洪之中,多數出身寧夏,但為了在甘肅的臨夏中阿女子學校學習,他們來到了甘肅。還有的人遷往河南、北京、天津,更有甚者到國外留學。
人口移動通常被認為是能力開發的一個指標,女阿洪們的頻繁移動,證明了她們正是因為接受了伊斯蘭宗教教育,才能不斷地開闊視野,提高能力。
還有,女阿洪中不少人不去高中而來女學學習《古蘭經》和阿拉伯語,從這一點可以知道,女阿洪不僅意味著伊斯蘭學識淵博,在當地也是很受人尊敬的存在。
這樣,從公辦教育脫軌的穆斯林女性青年們,通過民辦教育下的阿拉伯語識字教育,來提高社會地位的事實,值得關注。
第二,伊斯蘭女子學校培養的女阿洪正在帶動當地回族女性提高地位。伊斯蘭女子學校培養的女阿洪在各地拿起教鞭,為回族女子青年的能力開發作出貢獻。
女阿洪的宗教自覺性相當高。比如她們的工資為150~400元,從中國的基準來說是相當低的。即使這樣,她們也對現狀表示滿意,精神飽滿的青年女子們從事教育的身影,給筆者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第三,女阿洪在擴大著伊斯蘭人際網絡。她們在國外也留過學,是和伊斯蘭諸國保持聯係的紐帶,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可以理解以伊斯蘭為基礎的廣大關係脈絡正在形成。
五、總結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寧夏的省會銀川的麵貌日新月異,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交通量也急劇增大。賓館的客房裏設置有電腦,可以和世界各國自由地發送電子郵件。全球化的浪潮著實波及了中國內地。
盡管如此,全球化進程中,地區間的貧富差距的擴大日益深刻。農村女性教師在全球化進程中成長起來,在地方上積極地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可同時她們也不得不麵對農村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孩子們的貧困狀況,女教師們知道得再清楚不過了。
所以她們拚命地努力著,要克服這些困難,為了貧窮的孩子們,自己拿錢負擔教科書費的女教師也不為罕見,更有甚者,連吃不飽飯的孩子們的夥食都要照顧。
但是都市變得越繁華,農村,特別是在村辦小學工作的女教師們的閉塞感就更為強烈,這個差距應如何去解決,她們的焦躁感如何去消除,這是殘留下來的大課題。
另一方麵,中阿女學作為安全網,起著緩和全球化的矛盾產物的重要作用,它賦予了從學校教育的軌道脫離出來的穆斯林女子青年們第二次機會,讓她們成為了女阿洪並在發揮重大作用。女阿洪們的工資並不高,但她們看起來心滿意足。
和女阿洪相比,在筆者進行問答調查的女教師們中,拿著高收入卻傾訴經濟困難的人不少。當然也要考慮女教師中多數已婚這個因素。但是,隨著農村與全球化進程同步,正在向消費社會過渡,也波及到農村女教師的這一事實難道不是真正背景嗎?與此正相反的女阿洪的宗教高度自覺性又應該如何看待呢?
現在,以美國為中心的市場,隨著全球化進程,正在擴展到全世界,可是與這浪潮對峙的由伊斯蘭構築的,在寧夏南部的育人事業,其未來的動向如何,是非常值得探討的。
今後,在全球化的進程下,中國的穆斯林女青年通過接受公辦教育和宗教教育,她們會如何呢?我很希望能開始對此進行正式的研究。
----------
注釋
①宋慶齡日本基金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由趙文宣支援、寧夏教育廳實施。參加女教師的人數為120名。
②先行研究有鬆本真澄的《中國西北におけるイスラーム復興と女子教育―臨夏中阿女學と韋州中阿女學を例としてー》,載《敬和學園大學研究紀要》第10號,2001年2月。
③同心北大寺女子學校有一位女阿洪B曾隨丈夫(在麥加學習六年)到麥加巡禮。
④女阿洪C在男阿洪的協助下擔當指導,C阿洪在同心北大寺接受了宗教教育,之後在2005年赴任海原女學。在一位哈吉的家裏采訪C阿洪時,這家的主人請C阿洪坐在了僅有的一把帶靠背的椅子上。可以看出,當地人對阿洪的尊敬。
⑤擔任指導的女阿洪D女士是出生在東北的回族女性。還有E女士在甘肅臨夏中阿女校學成後,留學敘利亞。因寧夏銀川阿語學校需要老師,應邀回國開始執教。該校女教師中優秀且有膽識的女教師甚多。
⑥海正忠:《潛心辦學回報社會—海長泉、楊淑萍和他們的中阿女子學校》,載《回族研究》2002年第2期。
⑦《銀川晩報》1996年12月22日,2003年4月12日。但隻受到了教育部門的認可,沒有得到宗教部門的認可。
⑧F阿洪(女性),曾就讀於寧夏銀川阿語學校、寧夏伊斯蘭教經學院,之後,在該校任教。G阿洪(女性),在北大寺女子學校學習,其後,經河南省赴任該校。
⑨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局:《寧夏統計年鑒2004》,第377頁,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
⑩過去,在中阿女校學習的女子中從小學開始輟學的人很多,但現在,多數人都會念完小學。比如,小學沒上完的人,據調查同心北大寺女子學校的學生17人中僅有2人,海原中阿女學的24人中有12人。可以推測這是受了20世紀90年代以後九年製義務教育普及的影響。在中阿女學的學生中,也有初中、高中畢業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