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辦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民族大學(2 / 3)

高,具有高尚師德師風的教師,都受到學生和同行的好評。學校最近 組織編輯了《中南民族大學師德風範錄》,以人物通訊的形式,收錄了2005年以來91位榮獲各級各類榮譽稱號教職員工的育人事跡,引導和激勵廣大教職工自覺加強思想建設、道德建設和作風建設,真正成為學生的楷模和表率,在全校上下形成了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良好氛圍。

(三)完善師德師風建設製度和機製保障

學校以《教育法》、《教師法》、《高等教育法》為依據,製定了一係列配套規章,形成了包括教師資格認定、遴選任用、培養培訓、考核獎懲、教師申訴在內的完整的教師隊伍管理法規政策體係,建立健全了科學、規範的教師管理製度。對教師的工作職責、教書育人職責、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全校教職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對於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促進師德師風建設,保證課堂教學質量起到較好的規範作用。我校注重加強教師隊伍學術梯隊的建設,將教師培訓與教師的考核、職務晉升、實施獎懲等結合起來,學科帶頭人和青年骨幹教師隊伍不斷壯大,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成長為教學科研工作的骨幹。學校還出台相關規定,在晉級、評聘、職稱評審中,進一步完善和發揮各學術機構在師德建設中的作用,明確其在師德考核、評價、監督方麵的職責,完善工作機製。通過開展師德考核、教學名師評選、青年教師講課競賽、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師評選等活動,全校教師已形成教書育人的良好氛同,有效地促進了師德師風建設和優良教風學風的形成“學校建立了各種師德評價監督機製,教學質量監控評估中心組織退休教師擔任教學質量及師德師風監督員,深入課堂檢查;從全校學生中選聘教學工作學生信息員,開展教學一線信息收集與反饋,為師德師風建設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培育良好氛圍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必須貫穿於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麵,貫穿於教學、科研和社會活動的各個環節。學校建立由校黨委統一領導,分管校領導主管,各部門分工負責,通力合作的師德建設工作機製,由學校分管領導掛帥,黨委宣傳部牽頭,負責全校師德師風建設狀況的調研,相關文件的製定與修訂、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檢查與總結、宣傳和表彰師德師風建設好經驗、好典型;教務處負責製定與修訂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細則,抓好教風建設,規範課堂教學,合理安排新進教師的崗前培訓與後續教育;科研處負責學術道德建設.規範學術行為;工會重點抓好“三育人”條例的實施,開展經常性師德師風建設;人事處負責抓好教職工的勞動紀律,把好師德師風建設年終考核關和職稱評定美,認真落實師德師風建設“一票否決製”,會同教務處及時通報和處理師德師風違紀違規行為;教學質量監控評估中心會同宣傳部、教務處、科研處、工會、人事處等部門製定好師德師風考核與評估體係,並做好相應的監控和評估工作。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麵,形成了建設良好師德師風的工作合力。

(五)構建師德師風建設的濃鬱文化氛圍

學校弘揚以“篤信好學、自然寬和”為核心內容的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園文化活動,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積極培育優良教風學風校風. 以培養求真務實、勇於創新、堅韌不拔.嚴謹自律的治學態度和學術精神為目標,通過學術道德、學術規範、科研態度、進取精神、團隊精神等文化要素的培育建設,努力使我校教師形成積極向上、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虛懷若穀、海納百川的學術胸懷;精誠團結、協作攻關的團隊精神;精益求精、細致縝密的科學態度。德教相長,以德立教,使廣大教師成為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嚴謹治學的力行者和學術道德的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