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創新思想政治工作促進學校和諧發展(2 / 3)

三、堅持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增強思想政治工作針對性

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要求,這是以人為本原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貫徹。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心理疏導是通過解釋、說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間的理解,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影響對方的心理狀態,改善或改變心理問題人群的認知、信念、情感、態度和行為等,達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狀態的目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契合人的本性,它是育人,育心和育德的一種全方位綜合教育活動。

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的方向,對學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麵的要求。學校黨委順應變化,找準定位,既抓“軟實力”建設·又抓“硬實力”建設。一方麵,學校不斷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分析彙報製度,定期溝通思想,交流情況,化解矛盾,增進感情,促進和諧,推動工作。同時針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不同人群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清大道理和小道理,讓教職工心悅誠服。另一方麵,學校堅持把心理疏導和解決具體問題結合起來,用事實說話,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學校黨委每年專門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對學校教師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三個方麵的狀況進行調研,掌握教職工的思想動態,實事求是地確定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有的放矢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從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關心教職工,誠心誠意地為教職工排憂解難,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學校製定“十一五”教師培養規劃,建立培訓教師資料庫,把教師的使用、職業生涯發展和學校的發展結合起來,為教師成長提供舞台。學校加大對教師的激勵力度,完善教師教學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管理辦法,評選教學培訓精品課程和培訓名牌教師,鼓勵教學係部和任課教師提高培訓質量。學校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教師素質。2008年以來,先後有30多名教師參加了各類中短期的進修學習。學校堅持在寒暑假期舉辦師資培訓班,邀請部門主管和知名高校學者教授來校講座,拓寬教師視野。學校建立教師到廠礦調研的製度,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廠礦的新工藝、新技術以及對所需人才能力、素質和結構的需求,形成了產學研結合的開門式辦學模式。學校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開展導師代培和青年教師“助跑器”活動,加快青年教師成長步伐,把青年教師培養為教學科研骨幹。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既堅持先進性和時代性,又保持多樣化和層次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顯著增強。

四,堅持營造寬鬆和諧的軟環境,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滲透性

和諧的人文環境是促進學校發展的基礎。學校黨委有條不紊地推動和諧係部、科室和支部的建設。完善信息收集渠道,暢通信息溝通反饋渠道,定期分析黨員幹部思想狀況,關注和解決涉及師生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實際利益問題,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及時化解矛盾,保持隊伍穩定。一是堅持和完善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製度,尊重教職工主體地位。完善校務公開製度,切實發揮職代會作用;堅持值班校長製度、工會主席接待日等製度;堅持校領導與教職工代表對話製度、職代會專門工作委員會製度,及時聽取、反饋、落實教職工關心的重點問題:凡是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事情都在職代會上討論。去年教職工崗位係數微調方案,先在職代會上討論通過後才實施,今年教學、科研工作量管理辦法,根據職代會的意見,作了進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