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根據法規的要求,民間組織要按照事業單位會計製度進行核算,通過調查發現有一些特殊行業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如駕校)因成本核算的需要,在財務管理上實行企業化管理更有利於準確地反映其單位的當期經濟效益,管理機關應從實事求是的角度給予承認。市級民辦非企業單位也發現有類似情況,值得很好地研究。其他絕大多數民辦非企業單位應嚴格規範按照財政部和民政部的要求,規範為事業單位的核算辦法。
8.從市、區(縣)兩級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總結餘情況看,結餘數是負數,這個情況反映一些收入較大的單位,各項成本很高。單純的成本高,一個側麵反映的是行政管理問題,是否還需在節支上挖潛;另外是否存在隨意或人為地擴大費用,減少應納稅所得額或人為無限度地擴大個人經費的支付,變相進行個人分配的現象。另一個側麵反映的是還有一些民非隻有支出,沒有業務收入,這種情況一是由於業務範圍和業務性質決定的,二是行業性質決定的(如民辦博物館),三是舉辦者的觀念或管理方式還不適應市場經濟等。還有一個因素是一些收入標準是否偏低,由於市場競爭的因素難以提高。
9.從采集統計的結果看,民辦非企業單位在發展結構上不平衡,市級教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占市級總數77%,區縣級教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占區縣總數85.5%,其他行業的民非單位建設速度較慢,除了有對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工作缺乏認識、法規政策環境還不十分優越、一些行業管理的製約等因素外,還有那些製約應很好地研究。
六、由財務狀況反映的問題
總結此次民辦非企業單位年度檢查數據采集情況,反映了目前民間組織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法律法規不完善,現有的法規、政策不能適應某些行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管理和發展的需要
民間組織依照實行事業單位的會計製度是《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的規定,財政部又針對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方法下發了通知,在采集工作中我們發現,針對一些實體性突出,資本性支出較大的民非單位,如駕駛學校,機械地要求實行事業單位的會計製度,不利於學校的經濟核算,不利於體現各個階段真實的經濟效益。不能真實地反映經濟效益成果就不能真實地體現學校整體管理成果和業績,甚至與學校整體管理結構相抵觸,不能真實地反映經濟效益成果也很難如實反映辦學的社會效益。
由此引發以下三種思考:
1.將一些經營性特征較強的,成立之初資本性支出比重大,在單位整體管理上,實行企業化管理利於自身發展的民辦非企業單位,鼓勵其進行營利性組織的登記,隨著教育體製的改革,類似這樣的問題會提到日程上來的。
2.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在一些領域,已是一條成功的經驗,在民辦非企業單位領域裏針對某些特點突出的單位,不改變非營利性質,承認其在財務核算上實行企業化管理,允許按企業會計製度核算。
3.民辦非企業單位,若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得以發展,就必須改革以往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模式,按照市場經濟的模式,遵循經濟規律,加強經濟管理。它的公益性不是其惟一的屬性,更不是遊離於經濟規律之外的理由,民間組織同樣也要講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講求經濟效益不是營利與非營利判定的標準,在製定民辦非營利組織會計製度中,既要考慮非營利性的特點,也要兼顧經濟效益的體現和考核。
(二)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監督力度不夠
加強財務管理一要民間組織完善自律機製,自覺遵守各項製度,二要管理機關監督管理到位。通過采集調查工作了解到,目前各管理部門雖然十分重視財務管理工作,但缺少科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原因之一是管理隊伍中財務管理人員缺少。目前管理機關判定民非單位的非營利性主要看年終單位所產生的結餘,是否進行個人分配。這一點,在年度檢查中隻有借助社會審計部門的報告,但目前的審計報告大多數還缺少這方麵的內容。從參加年檢單位報送的審計材料中看,審計報告的利用內容還需進一步探討,登記管理機關應與業務主管單位、會計師事務所加強溝通協商,研究、設計更貼近我們管理需要的審計指標。
(三)部分民間組織的領導在思想上對加強財務管理存在模糊認識
市、區(縣)兩級各類民辦非企業單位有一共同的特點,資產數額比較大的,財務基礎工作較好,會計核算規範,反映出很好的自律機製;資產數額比較小的,財務基礎工作較差,會計核算不規範。市級民非有個別以名人冠名或由名人管理的,區縣有部分個體性質的,財務基礎工作較差,會計核算不規範,根源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認識和重視程度的問題,管理機關應加強指導和管理。
(四)民間組織的財務人員水平差距較大,民辦非企業單位財務人員水平整體較高,但對非營利組織的核算特點的認識還有待於提高
雖然民辦非企業單位財務人員水平整體較高,但隻是相對民間組織而言,從報送的材料上看,還是有一些作為財務人員不該發生的錯誤,如:填報的會計報表的形式和其中的邏輯關係不對、銀行存款科目的數字為0、在報表中500,000.00填寫為50萬,還有一些淨資產數為0或負數等等,都是可以不出現的錯誤,這些問題既反映了技術問題,也反映了認識問題,淨資產為負數或O的明顯反映了注冊資金不保全或不到位,其原因較複雜,其中不乏會計核算不規範的因素,管理機關應注重這方麵的管理力度。
結束此報告時需要說明的是,本次采集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種種原因,一些數據還不是很準確,一些情況難以了解到,有針對性地指導和解決一些個性的具體問題還難以做到,主要原因是:(1)此次采集工作我們的基本原則是根據現有的年檢報告書的內容設計采集指標,不擴大材料範圍,不增加受檢單位的負擔,隻是在第一次年檢工作中積累資料。(2)有些民辦非企業單位在填製年檢報告書時,有些數據和內容漏項,有些數據無法采集。(3)大部分審計報告是業務主管單位提出的審計指標,各區縣業務主管單位所提出的審計內容又有差異,對我們工作的提供的參考有限。
(作者單位:北京市社團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