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數量分析(2 / 2)

四、全國實有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數量估算

盡管目前民辦菲企業單位登記數字隻有10萬餘家,但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實際數量要遠遠大於這個數字。那麼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數量有多少呢?

我們知道,一個地區的發育程度與該地區的社會整體發展程度相關,特別是與該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人口數量密切相關。因此,我們試以山東為標準,以經濟發達程度和人口為主要參照係,以衛生類、教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數量為主,做一簡單的分析。

山東省是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數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原因是山東部分地區先行試點,對農村衛生醫療機構和村辦小學進行了登記。截至今年5月,山東共登記民辦非企業單位2.9萬家,其中衛生類1.3萬家,教育類1.1萬家,兩類登記數字之和占山東省登記總數的80%以上。

從一定意義上講,廣東、江蘇、浙江、遼寧、福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與山東基本相同,處於同一層次。因此,它們的民辦衛生醫療機構、民辦學校的數量與人口的比例,也應該與山東基本一致(即便有一定的出入,也絕不可能出現表一中江蘇、廣東兩省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不及山東三分之一的情況)。由此可知,廣東和江蘇兩省人口與山東相去不多,登記數字應當可分別增加2-3萬家;浙江、遼寧和福建三省人口數量相當於山東省的1/2或1/3,其登記數字應可分別增加1-2萬家;上海、北京和天津,由於農村人口較少,預計將分別增加IOOO家左右。保守估算,表一所列的9個屬東部發達地區的省市,其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數字將總共增長10萬家左右。

而屬於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雲南、貴州、寧夏、青海、新疆、西藏、陝西、甘肅等八個省、自治區,其現有的登記數字之和為5298個,預計待教育類和衛生類全部納入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後,將至少增加10000個。

除去上述的9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8個西部不發達地區,還剩下14個屬於中部經濟較發達地區的省市,若按每個省市平均增加5000家估算,則登記數字將上漲7萬家。

因此,按照上述統計分析估算,社會上還存在應當進行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近20萬家,加上已登記的10萬餘家和其他暫未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特別是一些涉外民辦非企業單位(如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外合作醫療機構等),也將納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管理,民辦非企業單位發展空間將愈來愈大,數量也愈來愈多。總的看,我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在30-40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