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數量分析
趙泳劉寧寧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完善,作為一種新的社會組織形式,我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蓬勃發展,在社會經濟、文化、教育、體育、衛生、環保、社會福利等方麵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數量到底有多少,還不十分清楚。本文試根據民政部門掌握的情況,對我國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數量,作一基本的分析和估計。
一、民政部門在按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時調研的情況
1996年,中央從完善我國社會組織管理格局的角度出發,決定把民辦非企業單位交由民政部門進行統一歸口登記。當時,民辦非企業單位叫“民辦事業單位”,主要是由編製部門進行登記管理的。按照編製部門提供的情況,全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大概有70萬家。民政部門摸底調研以後,認為70萬家的數字可信。如山東省當時的摸底數字就有5萬多家。
二、近年金國登記情況及其分布特點
從2000年開始,民政部門對民辦非企業單位進行了複查登記工作。自2001年以來,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對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數字進行了三次統計,2001年年底為8萬餘家,2002年5月底為9.6萬餘家,迄今為止,已達到10萬餘家。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全國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數字增長了2萬餘家。
三、摸底數字和登記數字差距較大的原因分析
摸底調研的70萬家與目前登記的10萬家,的確有較大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一是在複查登記過程中,民政部門抱著慎重初戰、嚴格要求的態度,製定了較為嚴格的審查標準,使一部分民辦非企業單位暫時未被納入此次複查登記的範疇;二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國務院一直在研究製定關於農村衛生醫療機構改革的配套文件,在指導性意見未出台的情況下,我們暫未將農村衛生醫療機構納入民辦非企業單位複查登記的範疇。但據最近出台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的基本精神,鄉以下的衛生醫療機構基本上按非營利組織對待,僅在沿海地區存在少量的營利性醫療機構,大量的農村衛生醫療機構將納入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範疇,將要進行登記的農村衛生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將會大大增加(根據衛生部提供的數字,壘國共有48090個鄉鎮衛生院,設置醫療點的村有637084個);三是由於定位不清及與教育部門尚未完全達成共識,全國的村辦小學尚未納入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範疇,而這在當時調研的數字中,占了很大比例;四是1996年民辦非企業單位摸底時的合夥律師事務所、社會團體辦的報刊等,依據有關規定,已不再屬於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