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代跋:管理哲學規律與範疇初探(1 / 3)

23.代跋:管理哲學規律與範疇初探

--淺談行為科學的理論基礎

林祖媛

管理哲學是行為科學的理論基礎。人們對管理過程及各種關係的根本觀念與看法,以及運用這些觀點、看法來觀察、分析、處理和解決管理中的各種人和事及其關係的方法論,即管理哲學。它貫穿於《行為科學與管理藝術》一書之中。對管理哲學進行初步探討,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行為科學理論與應用。

行為科學是一門新興的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科學,即人本管理學。管理哲學對搞好企業的管理,其中特別是人本管理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科學進步的管理哲學是指導管理實踐的有力武器。有人把管理哲學分為廣義抽象方麵和狹義務實方麵。廣義抽象方麵表現在它是激發管理者的"信仰"、"觀念"、"價值"的動力;狹義務實是選擇行為典型成本,促進效益評估的決策體係。我們要著重探討的是廣義抽象方麵,主要是管理行為的基本觀點規律與範疇。

管理行為的基本觀點

一、管理行為的客觀性

管理中的人和事及其相互關係是客觀的,其中的需要、動機和行為是特定曆史條件的必然現象。而管理者對職工需要、動機、行為的認識,是主觀對客觀的反映。隻有主觀認識符合客觀實際時作出的管理決策才是正確的。其行為受各種客觀條 件的製約,其效果取決於是否按組織管理行為發展規律辦事。

二、用全麵係統的觀點看待管理

係統是由要素組成的整體,具有目的性、整體性、層次性 和結構性。一個組織(企業)就是一個係統,是由各要素子係 統有機聯係組成的整體。管理者要根據係統的性質、專業特點, 設置長遠和近期目標(願景),層層分解到各子係統。管理者要 全麵了解各子係統或要素之間的聯係方式、組織秩序及其時空 關係的內在表現形式,合理安排調整組織結構。係統的結構是 係統功能的基礎,係統功能的發揮依賴於係統結構的科學、合 理。結構不合理,係統失靈、失調,就遭受挫折與失敗。係統 科學與係統動力學的模擬方法應用於行為科學研究複雜係統結 構、功能和行為之間動態內在關係,提出需要層次論、領導、 群體、組織結構、創建學習型組織、目標管理、增強群體凝聚 力、內驅力,對推動管理創新,有重要意義。

三、人性假設,即對組織中人的基本觀點

對人在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的認識,(美)工業心理學家麥 格雷戈(Iouglas M.Mc Grcgor)提出管理思想兩種相對立的兩 個理論,即X理論(Theory X)與Y理論(Theory Y)o X理論 與把人看成是經濟人的假設基本相同,認為人性懶,管理者應 采取強製性手段,即"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用金錢刺激工 人幹活,用處罰防止工人磨洋工。這種觀點與我國古代苟子 "性惡論"接近oY理論與把人看成社會人的理論相近似,對人 性的假設建立在人人都有主動工作的願望,能自治自律,以求 自我表現這種認識的基礎上。與我國古代文化中"人之初,性 本善"相接近oY理論提出為職工創造一個適當的環境,使他 們在工作中得到內在的激勵,使他們追求得到高級需要、自我 實現和滿足。20世紀60年代末西方管理學界提出"複雜人"的 人性假設,這種理論認為不存在一種適用任何時代、任何人的 管理方式,一個管理者應當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職工的思想心理是很複雜的,當他們的需要動機不同或發生變化時,就應當用不同的方法滿足他們的需要以調動其積極性。

還有超Y理論(權變理論),Z理論(以信任、微妙性和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性為基礎的管理理論),S理論(改組創新理論)以及不成熟--成熟理論。我國企業界在運用行為科學過程中,從我國國情出發,提出W理論,即把職工看成是企業的主人的假設,樹立員工的主體意識,這種觀點,日益為人們所共識。有什麼樣的人性假設,即對組織中人的地位與作用有什麼看法,就有什麼樣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作風。

四、人文管理思想

即在組織中,對人的行為的管理,不僅要有規章製度、紀律、行政手段的管理,而且必須重視人文管理,即要重視提高職工的人文素質,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道德建設,特別是強化職業道德建設、作風建設、良好習慣養成,即要強化軟管理、人心管理以及智力、創造力開發與管理。建立和改善人際關係,提高組織社會地位與信譽,要發揮文化力資源開發,對人才、對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內驅動力的作用,這是我們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管理行為應遵循的基本規律

管理行為既然是客觀的,就有規律可循。

一、人的行為是個性與環境相互影響的結果

這個規律是德國心理學家群體動力理論的創始人勒溫提出的,他用一個公式來表示:B=f (p-e)o B為行為,p為個體變量(指遺傳、能力、個性、健康情況等),e為環境變量(例如是否有別人在場,個體的行為是否受到阻礙等),f指函數關係。勒溫指出,p和e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相關,相互作用的。個 人情緒好壞對同一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感覺,不同的環境又會影 響著個人情緒的變化,從而產生不同的行為。這一規律越來越 被實踐所證實,對環境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環境,不僅是 自然環境,更重要的是社會環境,更密切的是組織環境,組織 環境對人的行為有著直接影響作用,而組織環境又包括工作環 境、生活環境、人文環境。人際關係如何、人文環境優劣,日 益為人們所關注。改善人文環境,成為管理者、企業追求的激 勵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