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如何準確評價工作績效(1 / 3)

22.如何準確評價工作績效

--行為科學績效測評方法

魏鷹

人們普遍關注如何準確評價一個單位或某一項工作的績效問題,因為隻有正確評價工作績效,才能準確找到成績與缺點,經驗與教訓,便於改進工作,有利於組織的開發與進步。廣西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於2000年底到2001年初,在對公司經營、質量、思想政治工作評估的過程中,將組織行為學和管理心理學的有關理論、測評方法運用於思想政治工作綜合評價。此項工作由廣西行為科學學會專家與公司政治部領導、專職幹部聯合組成"思想政治工作綜合評價體係課題研究組"(下簡稱"課題研究組"),進行了近半年的研究與實驗,取得了預期效果,並在整個電力係統所屬各單位推廣使用。普遍反映,這種測評方法是自下而上,采取群眾自己評價自己的方法,成本低,時效高,科學合理,一改過去由領導部門派人調查、征求意見、由上而下的老辦法。測評結果,群眾滿意,領導滿意,並找到改進工作的方向,引起更多人對行為科學測評方法的關注。

行為科學的測評方法,是采用管理心理學的心理測驗法,多用於對個體心理的測評,工業企業采用它來進行人員評測,工作安排。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行為科學研究人員用於對企業整體工作進行測評,取得創新成果,對組織開發起了重要作用。此項工作正在推廣,但尚未為更多的組織、領導所重視,很有必要對其基本方法、技術加以介紹。

行為科學績效測評手段與特點

目前,我國行為科學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從事測評工作,大多在人事勞動部門,對企業綜合性的評價雖有些嚐試,但規模較小。1992年1 1月至1993年1月在石油管道局進行的"企業基層建設綜合評價"列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榮獲全國優秀政研成果獎。這次測評研究,在調查量表設計方麵運用了心理測量學方法,在調查數據和結果處理方麵運用了計算技術的新方法:把領導班子建設量表、對黨員素質評價調查量表和組織氣氛量表所測定的數據與生產經營指標綜合進行分析,又參照日本心理學權威人士三隅二不二的"PM"理論,建立起對人的管理因素(R)和對生產管理因素(S)評價狀態圖。這樣就把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生產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同時取得量化分析,又通過專家評定,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結合起來。

這種測評手段的另一個特點是堅持群眾路線。過去對基層工作的評價往往是自上而下進行,即上級評價下級,領導評價群眾,也征求群眾意見,但往往流於形式。而行為科學績效測評則從確定對象、方法、製訂量表,到現場調查問卷都由專家、研究人員廣泛組織各個層次的職工參加,人數達到被評單位全部職工的30%以上(在廣西采用這種方法時職工參與人數達70%左右),體現了充分的民主性、參與性,從而保證了評價的客觀、正確,評價的結果又及時向職工反饋,把評價與激勵結合起來,促進企業基層建設的改進,實現"實踐--評價(總結)--實踐"的良性循環,通過評價,使組織開發更上一層樓。

廣西采用行為科學績效測評方法,學習了石油管道局的經驗與做法,並結合本地行業的實際情況,在前期準備、問卷詞計、測評實驗、方案研討、專家評定等方麵又有所創新。

這種測評把科學的測量手段、標尺、量表作為測量行為能樣本,所發問卷不僅是一組與所測變量相關的問題,而且具有標準化、客觀化、常模化、可靠性與有效性的特點。

1.標準化。測評時,測評條件和測評的程序始終保持一致,保證所有被測評者相同的指導語,控製相同的測驗時間,在相似的情況下進行測驗等。

2.客觀化。在評定測驗結果時,按統一的客觀標準給予計分,不受評分者個人偏見影響,一般通過等級(3、5、7、9、11五等級),量表折算給分。如五個等級分為非常滿意(5分)、相當滿意(4分)、滿意(3分)、不太滿意(2分)、不滿意(1分),問卷由專人負責收集,由計算機分類統計處理,無任何人參與主觀評定,達到客觀化要求。

3.'.常模化。是在分析測驗結果時,用同一個參照係列--標準常模作為樣本,來評定被測者的相對水平。

確定常模,是在被測項目(或單位)條件相似的一批中,在該項所得分數的分配,用這個分配作為評價某一被測項目(或單位)的尺度。例如,對某領導(或班子)團結協作好不好的評價,中等為75分,光憑這個分數是看不出他在這方麵的水平的。所以要把他(或班子)的分數與一批領導(或班子)測得的分數相比較,才能知道75分意味著什麼。如果常模的平均數為80分,標準差為8分,即可知75分是一般水平,高於這個分數為較高水平,低於這個分數為較低水平。對幾個單位測評,也可以用設定常模方法來比較。如綜合測定西津水電站思想政冶工作績效為中等水平,比它分數高的為較好,比它分數低的為較差。 4.可靠性(信度)。可靠性指測評的成績的可信度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即信度係數要大於+ 0.80.測評的信度尊以測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