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鋼鐵在熔爐中煉成“--談組織親和力、文化力
李海業
這是講組織、群體的親和力與文化力,是群體行為研究的深化與發展,也就是人本管理與組織文化建設的問題。我們要充分認識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和經濟文化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快的時代背景,以研究人本管理的親和力和文化力、順應21世紀管理的柔性化趨勢為切人點,確立應對國際競爭的理念,培育對世界多樣性的深刻理解力並將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的能力,進而以文化的力量推動組織、企業管理,不斷增強組織、企業的綜合實力。
"柔性"管理的創新實踐
21世紀的經濟發展趨勢在改變企業競爭的環境和規則,將帶來企業產品形式、經營管理以及營銷理念的全麵變化,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將逐漸失去活力。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和我國先進的企業,已由過去的單純依靠數據分析、管理工具、規章製度的"剛性"管理,轉向通過文化的認同,凝聚起一種共同的心理趨向、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對企業實行"柔性"管理。"柔性"管理集中表現為高度重視培育人的價值觀和道德意識,努力開發人的智力和潛能,形成一個良好的文化心理環境,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管理者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使置身於此種環境中的人得到較高程度的心理滿足。因為管理的主體與客體都是人,處理好人的問題是管理作用得以有效發揮的關鍵,隻有處理好人的問題,管理才會更為有效。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素質提高,主要就是注重對人的價值理念的提升,更加關注個人才能的發揮。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成為當代先進的管理方式,在一定意義上,它是組織發展成熟的標誌,也是管理者、經營者成熟的標誌,又足組織成員高層次價值的追求,更是21世紀管理柔性化的發展趨勢。
日益成為現代管理新特色和主流的"柔性"管理,是人本管理的一種實踐和創新形式。管理的"剛性"與"柔性"是一對矛盾統一體,"柔性"管理並不排斥管理中的"剛性"成分,是對傳統管理重物輕人、手段強硬、缺乏彈性的辯證否定,是-種揚棄。"柔性"管理實質上是在保持適度"剛性"的同時,盡可能提高管理的"柔性",現代管理有剛有柔、剛柔相濟,更加科學、實用、靈活。
在以人為本的管理創新過程中,青島海爾集團由最初的用硬性管理"逼"人們把事情做好,逐漸變成人們自覺地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柔性"管理。如今海爾的每個人,都有"經營自我"的創新空間。"海爾中國造"的含義絕不僅僅指"硬件",即中國製造業崛起和中國名牌走向世界,更為重要的是其"軟件"方麵的內涵,即海爾在中國現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條件下,創造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成功的"柔性"管理機製。這種"柔性"管理主要不是靠外力或發號施令來影響被管理者,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權力平等,喚起每個人當家作主的主人翁責任感,從而激發下屬的內在潛力、主動性和創造精神。這表明,創建一個人本管理企業的關鍵在於創建一種管理文化,在"柔性"管理的文化氛圍裏,員工們有明確的工作責任、清晰的業績評估製度以及最大限度的自由空間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再看看廣西的柳州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第二空壓機總廠、廣西維尼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這些企業對員工實行人本化管理,全力建設一個拴心留人、幹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在思想上,樹立"努力工作,享受生活"的觀點,引導員工奔小康,讓心靈的充實與物質的富足完美結合。在學習上,不斷給員工提供培訓機會,拓展思維空間,幫助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為員工提升素質創造條件。在行動上,給員工家屬寄發"春節慰問信",給優秀員工發送喜報,組織召開"中層幹部家屬座談會",進一步加強與員工家屬的溝通,營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氛圍。
總之,21世紀是管理更加人性化的時代。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組織成員或企業員工的知識水平、思想素質越來越高,實現人生價值的自信程度、具有現代意識的需求層次逐漸提升,開拓進取的事業心、自我管理的能力和願望不斷增強。管理者不能將他們簡單地當作成本,而是要當作一種寶貴的資源,為組織建設、企業發展注入持久的活力,以適應現代管理的柔性化趨勢。
人本管理的親和力
現代管理已進入一個以人為本的管理新時代,其重要內容不再是板著麵孔式的條條框框的限製,而是一個融進了管理者對組織成員、對事業奉獻精神的獨特藝術。她能讓冷冰冰的管理變成鮮活、溫馨、富有人情味,這就是情感管理,也稱柔性化管理。情感管理具有推動力、報答力、持久力和影響力,我們稱其為人本管理的"親和力"o
親和力原是指兩種以上物質結合成化合物時互相作用的力,借用到社會組織和群體,是指組織、群體成員之間親密無間、互相關愛、互相幫助、互相促進的一種力量,也是組織、群體
內部的一種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管理是藝術,是謀略,做一
個善管理、有人情味的領導和管理者,需要的是親切隨和、善
解人意,需要了解人情、關注入的需求欲望,使親和力在以人
為中心的人本管理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以人為本的這個"人",是有著豐富感情的高級生命形式,
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以人為本,就是把人視為管理的
主體和組織最寶貴的資源。從某種意義上講,人本管理是組織
管理的發展和完善,是在對組織、企業管理不斷改善的基礎上
形成的。人本管理推動組織、企業管理的重點轉向以人為中心
的現代化管理,以多種形式來鼓舞人的情感、平衡人的心理、
激發人的智慧、調動人的積極性,增強組織、企業的親和力和
向心力。四通集團有這樣一句話:"上班把煩惱鎖在家裏,每個
人為同仁的心情愉快負責;下班的時候把煩惱留在辦公室,每
個人為家人的幸福負責。"每個四通人都有責任創造寬鬆的工作環境,都要把快樂帶給同仁。也就是善於將工作與生活分開,不把生活巾的負麵情緒帶到工作中,也不因工作壓力影響了生活質量。四通倡導這些思想的目的,是讓每個人懂得寬鬆和諧的環境是工作的必需,"和為貴"在組織管理和企業經營中形成一種群體親和力、向心力。
要進行人本管理,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工作環境非常重要。在一個組織、群體中,組織成員都有很好的天賦、豐富的智慧和創造力,如果有敬業、進取、寬容的合作氛圍和激勵製度,就能發揮好組織成員的才能。創立於1984年的青島海爾集團,17年間保持年平均80%的增長速度,2000年營業額406億元,利稅30億元,品牌價值達300億元。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海爾取得這樣的業績,是因為我們重視兩種人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