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嚴的藝術性。
寬嚴相濟是領導藝術,其中最常遇到、也是難辦的是如何掌握好寬嚴的"度"。這既要講究科學,又要有諳熟的經驗,並把這兩者結合好,使之得到升華。我們的領導應該是能得心應手掌握好這個"度"的藝術大師。"度"是個哲學範疇,指的是事物的質和量,兩方麵的辯證統一,也可以稱之為"臨界點"、"關鍵點"。用在自然界的各種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可以用"一定的質必須和一定的量相連",把握其限製"度"的,運用到日常生活,可以叫做掌握"火候"。而用於領導方法,則難於以具體的質與量去把握,要靠經驗直覺、靈感,所以是一種"藝術",但隻要善於學習,也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經驗的,這在領導的獎罰、表揚與批評工作中最能發現某些"訣竅"。
做到賞罰分明、激勵和懲罰得當是領導者、管理者的追求。金色世紀公司副老總景素奇介紹了他們公司發生的一件事:一位業績出色因而恃才傲物的員工,認為一項具體工作流程應該改進,向主管及部門經理提出,但沒有受到重視,反而認為她多管閑事。她就私自違反工作流程,自行改革,結果受到批評。她不但不認錯,而且指責主管有私心,吵翻了,氣得退出崗位,反映到經理那裏,經理也帶著情緒訓她,她更加不服,經理和主管決定嚴懲這位員工。於是,景副總把她請到辦公室談話,沒有一開口就批評,而是讓她敘述事情的經過,並誠心和她交換意見和看法,發現她確實有創新思路,建議改進的流程確實應該改進,而且還提出了許多現行的工作流程和管理製度中存在的問題。景副總以朋友的方式和她交談,而且真誠地聆聽她的意見,使她感覺到了重視和尊重,反抗情緒漸漸平息下來,並承認自己也有些做得不對。這時景副總就試探式詢問她:你認為問題怎樣處理好?她說出了自己的錯誤應該受到的處理程度,景又與其他領導交換意見,共同認識到"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沒有用",大家討論決定以這位員工自己認罰的金額減半罰款,使她十分愉快甚至是懷著感激之情接受了處罰。公司還以最快的速度把那項工作流程改進了。事後,這位員工一下改變了原來的傲氣和不服的情緒,並積極配合主管的工作,工作熱情大增。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這位副老總賞罰的藝術,很好地掌握了寬嚴的"度"。結合許多領導工作經驗可以得到以下幾點認識:
嚴要得法。這個法,就是公正、公平,員工違章犯製,必須處罰,這是嚴。不然,該賞不賞,該罰不罰,或專橫蠻幹,把人一棍子打死,或和稀泥放棄原則,有錯不究,賞罰不明必亂無疑。但如何罰?在什麼時候罰?簡單地照章辦事,罰款或給個處分.了事,這樣可能使受罰者"口服心不服",甚至對立,失去人才,促使她(或他)跑到競爭對手那裏去,弱己強敵,流失的往往是"恃才傲物"的強人,留下的則是唯唯諾諾、能力業績平平的弱者,單位就成了"劣勝優汰"的群體,早晚會垮。因此嚴要嚴得有利有益,嚴得人心,罰要罰得恰到好處,不僅要留住人,而且要留住心,不僅要讓人願意接受處罰,而且還受到教育,真正解決問題,達到嚴肅處罰的目的,提高思想認識。
化解矛盾。即化消極為積極,化被動為主動,化處罰為獎勵,化約束為激勵,這必須弄清情況,明辨是非,有的放矢,該肯定要肯定,不要以罰否定一切。恃才傲物的女員工,愉快地接受處罰,最關鍵是她認為不正確的工作流程得到改進,證明她的意見正確而被采納,她的才能得到了肯定,想一走了之的消極情緒變為積極配合領導工作,最終的經濟處分隻是她預料的一半,她豈不受到感動。
恩威並舉。恩不儀表現在物質上的獎勵與幫助,而且還表現在思想精神上的理解、寬慰、尊重、信任和鼓勵,要善於恩威融合,做到寬嚴相宜以收到使群眾既服從又感激之效。對待有功又有過失的同誌,首先要肯定她(他)的功勞與優點,把批評、處罰與尊重、關愛融為一體。有人形象地把這比喻為"用母親的手握利箭。"就是說,領導者既要有母親般的溫和、慈愛和無私,時刻給員工以真誠的關懷與愛,同時又要"手握利箭",對員工的各種不良行為,絕不姑息遷就,不手軟。當然,使用利箭時又要講究方式方法,可以"引而不發",可以"射害而壯群"。
總之,要做到寬嚴相濟,恩威並舉,關鍵是要掌握好一個"度"。這個"度"就是有理、有法、適時、適宜,輕重恰到好處,深得人心,轉化矛盾。要警惕隻講權力,唯我獨尊,在這種領導方式下,情緒消沉,士氣低落,人才流失,導致組織衰敗。同樣,一味講寬,寬得無邊,放任自流,精神頹廢,也會導致組織渙散,難成事業。常言道: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恩威並用"、"寬嚴相濟"是領導創業建功終生受益的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