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迎著困難前進--談怎樣對待挫折(2 / 3)

大雁淩空,飛行有序,就因為有一個好的帶頭雁。一個群體也需要一個好帶頭人。所以"你喜歡什麼樣的領導?"這是人們常談論的話題。我想我們把問題變個角度來談:假如我是一位領導,應該是個什麼樣子呢?

什麼是領導者

先從什麼是領導者談起。我們常說,大大小小的領導,有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有部門的經理和科股長等;或者是工廠廠長、副廠長;車間主任、工段長以及班組長等,這些大大小小的頭頭都是領導者。頭頭既是管理者也是領導者。因此可以說,領導者有三個要素:一是在他領導下有一個群體;二是上麵有一個組織管著他;三是有一個能夠發揮作用的環境或舞台。概括地說,領導者是某一組織中具有某一職位,以職務、權力和責任以及自己的威望去引導和影響別人來完成組織目標的人。

有領導者必然有被領導者,即使一個小群體中的頭頭,他是領導者,其他人就是被領導者。領導者屬於決策者或指揮層,被領導者屬於實踐者或執行層,以至從事生產作業的員工層。 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對上必然有一個組織或政府向他提出要求,他必須聽從組織的指令,貫徹執行政府的規定或政策,接受政府頒布的條例、法規的製約和監督。在政府頒布的政策、法規範圍內發揮他的領導才能。如果他的領導行為超越政策、法律、規定,在加入WTO以後,在國際市場上,違背國際通用的規則,他的領導行為是行不通的。因此,領導者要服從上級組織的決定,執行政府的規定。如果一個領導者,沒有堅決貫徹執行上級的要求,沒有遵守政府的法規法令,為所欲為,各行其是,其領導行為必然是失職的,甚至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一種領導行為,一種領導方式,是領導者、被領導者、環境三個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環境因素,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組織環境及人文環境,常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也基本,上是這個意思。沒有一個適應領導者發揮才能的環境和條件,就算你有天大的本領,也不能創造良好的業績。當然,環境是客觀存在的,條件是要靠人創造的。聰明的領導者,發揮他的創造才能,依靠群體智慧,著力改變不良的環境,開拓出新的領域,作出驚人的成績。至於有的基層的領導者,他受環境(條件)束縛,想不出改變環境的策略,受製於此時此地的環境,終於失敗了。所以,領導行為的成功與失敗,充分說明環境或改變環境是很重要的。有人說過:搞好一個廠,需要領導班子的齊心協力,發揮職工群眾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搞垮一個廠,隻要這個廠的主要領導人不思進取,碌碌無為,甚至貪汙腐敗,失去民心,就必垮無疑。這種典型例子近年屢見不鮮。

群體對領導者的祈望

如果我是一位領導者,我想,首先應該考慮為誰服務的問題。也就是必須明確自己服務的對象,即自己所領導的群體,他們對你有什麼要求,或者說你領導的群體對你有什麼祈望。應該看到你所領導的群體,對你是寄予極大的祈望的。你應該不負眾望。正如玉柴董事長王建明認為背叛職工的祈望就是犯了背信棄義之罪,是背誠信棄大義之罪。特別是經濟體製改革以後,企業員工的生存和發展,有賴於明智的領導;企業的生產經營搞得好,也有賴於領導班子的努力。過去,我們研究領導班子的問題,從組織上看,要看領導者的政治素質、知識能力、專業水平、身體條件等等。現在,我們從被領導者的眼光看,不但看領導者的素質,更注重領導者的行為。素質多數是靜止的,是過去的業績和對一種水平的評價;而行為則是動態的,是現在的業績或現實的努力。有的領導者過去曾有光輝的業績,但進入新時代,觀念陳舊,墨守陳規,隻想守業不思創業,甚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連守業也守不住丫。所以,現在的企業員工和企業這個群體,對領導者的祈望和要求是格外高的。

我們這裏著重研究企業群體(職工)對企業領導的祈望。所以,首先要對什麼是企業,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魏傑新著的《企業前沿問題》中指出:"在現代經濟條件下,企業已經不是過去的企業,過去的企業可能僅僅涉及社會生活的某一方麵,而現在企業的地位和作用實際上已涉及了社會生活整體的各個方麵,所以,我們分析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的前沿,要從企業開始。"同樣我們研究企業領導,首先也要弄清楚什麼是現代企業。魏傑指出:"現在國際上通行的企業定義是指各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為了追求自身利益,通過契約方式而組成的經濟組織。"各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是哪些人?投資人是貨幣資本的所有者,土地所有者是土地這個生產要素的所有者,技術創新者與職業經理人是人力資本這個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工人是勞動這個生產要素的所有者,等等。因此,魏傑給企業重新定義為:"各種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基於自身利益,通過契約方式而組成的經濟組織就是企業。"正因為如此,不能講誰是某個企業的老板,也不能說"這個企業是我的。"即使這個企業是我投資辦起來的,也不能這麼說。投資人隻是貨幣資本的所有者,不是企業的惟一"老板",還有其他生產要素的所有者,作為企業的一個領導,首先要注意這個問題,你是要為這個企業生存發展謀利。"領導就是服務與創新",要使自己具備較高的素質與條件。

新時代創新型領導人才的素質

有位學者列舉了"領導者必須具備的7個方麵49種品格"①。還可以列出許多條,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服務精神,創新意識,寬闊胸懷,果斷決策。

服務精神也就是"公仆意識",要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群眾辦實事的精神。江澤民同誌提出的"三個代表"中最重要的是"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國際化,全球一體化,領導者服務的對象更廣了。當然,首先是為本企業職工服務,為他們服務好了,提高職工的服務意識,才能為遍及全球的顧客、消費者服務。"公仆"是為公眾服務的人,人世後"一心為公",心裏要裝著全球的公眾,這就要去掉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以職斂財。所以,衡量一個領導者的基本素質,至關重要的是看他是否為群體謀利益、辦實事。

"得人心者得天下" 要做一個得人心(民心)的領導,就要深人掌握群眾的心理狀態,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切身利益。員工的心理就大多數來說,思富、愛美、求樂、講實惠,作為領導者應十分關注。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以人為本,是群體對領導者的要求。作為領導應該適時滿足群眾的合理需求。對不合理的需求和暫時不具備條件得到滿足的需要,要耐心服,並和群眾一道努力實現群眾合理的願望。

創新意識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一個以創新和造力論英雄的時代。創新是企業生存與"長壽"的動力與源加入WTO,與國際接軌,實行全球經濟一體化,加上高科技猛發展,無論是在宏觀經濟或微觀經濟領域,競爭都十分複而激烈。競爭力的大小,取決於學習能力,競爭的勝負取決你是否能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快更好,並能創造性地把學的新科技知識、先進經驗運用於自己的工作實踐。企業領要加強學習,懂得市場經濟知識,懂得國際貿易知識,懂得貿組織的法規條例,還要掌握英語、電腦、公共關係學等國入場券,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寬闊的胸襟 什麼人都能相融,能夠容納人的優點,也能 夠容納人的缺點;能夠聽取正麵意見,也能夠聽取反麵意見; 能與各種人和人群協作,包括和競爭對手協作。楚莊王有一次 大宴群臣,令其愛妾許姬敬酒,恰遇風吹燭滅,黑暗中有人拉 了許姬飄舞起來的衣袖,許姬順手摘下那人的帽纓,並要楚莊 王掌燈追查。楚莊王說:"酒後狂態人之常情,不足為怪。"並 請群臣都摘下帽纓後再掌燈。不久,吳國侵犯楚國,有個叫唐 狡的將軍屢建戰功,並在一次危難中救了楚莊王,莊王要給予 重獎,唐狡說:"我就是那次酒宴上被摘掉帽纓的人。"古為今 用,現代領導更要有這種寬闊的胸襟。寬容,是領導者的美德 與修養,是能夠團結大多數人、與人協作的重要素質。美國南 北戰爭期間,林肯總統為了穩健,一直任用那些沒有缺點的人 任北軍的統帥。可事與願違,他所選拔的這些統帥在擁有人力 物力優勢的情況下,一個個被南軍打敗,有一次幾乎還丟了首 都華盛頓,林肯很受震動。經過分析,他發現南軍將領都是有 明顯缺點同時又具有個人特長的人,總司令李將軍善用其長, 所以能連連取勝。於是林肯毅然任命格蘭特將軍為總司令。當時有人告訴他,此人嗜酒貪杯,難當大任,林肯何嚐不知道酗酒可能誤事?但他清楚在諸將領中,惟有格蘭特將軍是決勝於千裏的將才,後來事實證明林肯在這一人事決策上是正確的,格蘭特將軍受命是南北戰爭取勝的轉折點。現在我國已加入WTO,外國企業跟中國企業激戰的第一場戰役,並不是爭奪產品市場,而是爭奪人力資本。有資料表明,國際經營企業打算下一步對我國的銀行、證券、基金、保險,就是在金融產業這一塊,爭奪我們7000多人。這7000多人,現在基本上都是我們銀行證券、基金、保險領域的主要業務骨幹,也就是重要的人力資本。這說明,國際企業對我國企業的競爭,是把整個競爭的重點放在對人力資本的爭奪。因此,我國企業的改革和完善,應該與國際接軌,並且必須加快完善選人、用人機製,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在這個問題上,除了企業治理結構、人才管理製度、人才激勵機製要完善外,企業領導人要能夠選準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就要有寬厚的胸懷,容人之短,用人之長。

善於決策 市場經濟瞬息萬變,領導要能夠果斷決策,而不是經常貽誤戰機。機遇對於每個領導者來說,都是公平的。問題是能否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這是領導者的決斷問題。端正領導作風,把握正確的領導行為,是行為科學重要的研究課題。科學的認知,是從群眾中來、從實踐中來的。我們從被領導者對領導者的期望裏,懂得了領導者應具有的素質,應該樹立什麼樣的形象。但是,在一個組織裏,領導的素質提高,作風的改進,良好形象的樹立,歸根到底就是要影響帶動起全體被領導者產生有利於組織任務完成、目標實現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行為。因此,領導者對被領導者(職工)行為必須有明確具體的要求。對員工的要求

如果我是一位領導者,我必須具備與職位相稱的領導才能, 我所采取的領導行為與領導方式,必須通過我所領導的群體起 作用。一位領導者,他所領導的群體是素質較高的群體,還是 素質低的群體,領導行為所發生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在素質高 的領導者的領導下,群體整體素質高的綜合實力強,群體任務 就能完成得好。有人說:"隻有落後的領導,沒有落後的群眾。" 這話如果從這樣的意義來說是對的:領導的責任是影響、教育、 提高員工的素質與能力,使他們能主動、積極、創造性完成組 織任務,如果你沒有盡到責任,不能埋怨群眾落後,隻能怪自 己無能。但是對於具體問題要作具體分析,不能把這樣一句有 特定含義的話當作普遍真理。行為科學研究人員的試驗證明: 推行一種較為民主的管理方法,在一個工廠車間小組和一個科 學研究所裏同時進行實驗,結果發現,研究所這個群體貫徹執 行得好,車間小組貫徹執行不好。原因是車間小組的工人文化 水平低,理解能力差;而研究所知識分子多,文化水平較高, 所以貫徹落實較自覺。這一比較,說明群體素質不一樣,領導 行為采取同一方法所發生的作用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