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待人處世
爭論的時候,話要軟,心要硬。不要想去挖苦對手,要試圖說服他。--威京斯(英George Wilkins)
爭論是為了溝通彼此的意見,借由溝通了解對方的想法,並不是要殺個你死我活,硬要分個勝負。每個人都有獨立思想的自由,不能將自己的想法硬加諸在別人身上,要對方接受。了解爭論的本質,隻是為了要讓彼此了解,所以說話的時候不要說絕了,說絕了就容易意氣用事,但是心要硬,認為自己是對的,就不要為了避免爭端,害怕破壞感情,而輕易妥協。更不要去挖苦對方,隻會讓他更惱羞成怒,要運用你的智慧去說服對方,如果說服不了,就彼此尊重各自的意見。
懲罰別人猶如火上加油。每項罪惡本身就是一種懲罰,而且要比人創造的懲罰更殘酷,更公平。--托爾斯泰(俄Leo Tolstoy)
小時候做錯事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被大人發現,因為少不了挨一頓罵討一頓打,尤其是考試的時候,拿成績單回家簡直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考壞了自己都已經非常難過了,但隻要父母看到成績單,就像是你犯了什麼不可饒恕的滔天大罪,接下來的日子隻會更不好過,要處處受到限製:不能看電視、不能出去玩、連和朋友講講電話都有話要說了。
其實犯錯的人,都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不會有人故意要犯錯的,但人總是在犯錯中學習與成長的。每個人都有機會犯錯,但同時也應該要給機會去彌補錯誤。
不要受辱罵你的人的脾氣與情緒感染,不要步上他們的後塵。--奧理略(古羅馬Marcus Aurelius)
聖經上說: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臉,你要連右臉也讓他打。當人家辱罵你,隻要不理他,看他還能如何?小時候和哥哥吵架,結果常常是兩個一起被打,大的不讓小的,小的不敬大的,所以兩個都該打,當時隻會覺得不公平,被欺負的是我,為什麼我還要被打。長大後才了解,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被辱罵你的人挑起情緒的,一旦你被挑起情緒,隻是證明了,原來你跟他一樣,而真正的智者是忍他、讓他、看他還能怎樣。
有兩種方式可以引導人的活動。一種是強迫他違逆自己的意誌行事。另一種則是引導他的願望,以理性說服他。第一種是暴力的方式,是無知的人所使用,會帶來徹底的失望。另一種則是靠經驗來支持,而且一向能夠成功。--康普(Abraham Comb)
要讓人能真正的信服於你,不是用暴力去脅迫,而是要能以德服人。受到脅迫必定會讓人產生反抗的意誌,即使一開始能屈服於你,但是總有一天累積到一定程度,必定會反抗。無知的人用暴力使人一時的膽怯,但是並不能真正讓人心甘情願,總有一天會被推翻。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真正能讓人信服而願意赴湯蹈火的人,是能尊重個人的意誌,引導他,激勵他,讓他發現自己,並讓他為你所用。帶人要帶心,而不是用力量去征服人。
相對於憤怒表現出來的同情,有如水之於火。當你發怒的時候,盡量去體會對別人的同情,你的怒火便會自然熄滅。--叔本華(德Authur Schopenhaner)
人與人之間常常會有很多摩擦,誰也不讓誰,就會像要過橋的黑羊與白羊,最後隻會落得兩敗俱傷,一起跌到河裏,誰也沒有贏。不要讓情緒淹沒你的理智,在你憤怒的時候,先忍住氣,了解問題的症結到底在哪裏?如果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解決的,就先讓彼此都冷卻,而不要正麵衝突。試著去體會對方的心情,了解他的處境,如果是他無理,那你更要同情他,因為他如此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是很值得同情的。在你盛怒的時候,記得多幫別人想一想,而自己是否也要跟他一般見識呢?
人愈了解自己,愈看輕自己的重要性。--康比斯(ThomasA Kempis)
佛印和蘇東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蘇東坡問佛印:"你看我像什麼?"佛印回答說:"你像一尊佛。"佛印也問蘇東坡:"你看我像什麼?"蘇東坡回答說:"我看你像一堆糞。"蘇東坡自得意滿地回家時把這件事告訴妹妹,妹妹才跟蘇東坡說:"其實是你不如佛印,你是什麼樣的人,看到別人就會是什麼樣子。"人如果愈了解自己,就會知道自己的局限,也更了解世界的無限,你是什麼樣的人,看到的就是什麼樣的東西。
即使見解真確,仍能在爭論中保持靜默的人,才有真正的力量。--托爾斯泰(俄Leo Tolstoy)
通常人總會仗著自己有道理,而大言不慚地指責別人,一付得理不饒人,理直氣壯的樣子。能在爭論中保持靜默的人,他學會先聽別人怎麼說,以靜製動,看出對方薄弱的地方,而不讓自己陷在爭論裏,再用對方能接受的方法,使人信服於他。靜默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力量,要學會讓自己不跟著淌入渾水,自然會有沉澱後清澈的智慧,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有力量的人。
要避免爭辯,因為這是很不合邏輯的說服方法。意見就像釘子,你愈是用力敲,它鑽得愈深。--尤維納利斯(Decimus Junius Juvenalis)
雖然說真理愈辯愈明,但是爭辯的同時,隻會讓雙方更加確認自己的立場,而不會真正的傾聽。隻要一開始爭辯,就非得分出個勝負,拚個你死我活,即使是自知理虧的人,也會因為拉不下臉來,而死撐著不肯退讓。如果有意見不合的時候,要記得先聽聽別人怎麼說,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法,而不是你一句我一句,你大聲我也要比你更大聲,隻會將事情愈弄愈擰。
以為脆弱需要支持無異自我欺瞞,堅強更需要支持,稻草或羽毛靠一己之力即可久飄於空。
--安·蘇菲·史威辛(Anne Sophie Swetchine)
柔能克剛,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但是能做到的人不多。都市叢林的生存法則是要披上一個堅強的甲殼作為偽裝,一旦暴露了自己脆弱的部分,無疑就是將自己置於危險中。平時不常生病的人,一旦生起病來,不是很嚴重就是差點丟了命。
我們總會誤以為堅強的人就不需要支持,但往往堅強隻是一種偽裝,就像台風過後,被攔腰截斷的往往是最堅實的樹幹。我們以為堅強的人,在遇到困難時,往往也會以最極端的方式作出使人意想不到的事。
責備使創傷無法收口,寬恕才能療傷止痛。--維拉·卡瑟(美Willa Cather)
身體如果有傷口,是要去找藥治療,而不是繼續在傷口灑鹽。責備就像是在傷口灑鹽,隻會讓傷口更嚴重,還會痛苦不堪。要責備人之前,先問問自己,如果受傷的是你,一定也會非常難過,寬恕的力量大於責備的力量,責備隻會讓人知道自己錯了,但是寬恕能讓人真正的感動,使人發自內心的知錯,並化為-股正麵的力量。能寬恕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知道已經發生的事情,是怎麼也挽回不了,隻有寬恕,能讓自己更有力量麵對未來,否則隻會在仇恨的痛苦中,永遠得不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