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快樂(1 / 3)

卷五 快樂

"生活快樂的三大要點是:有事可做,有事可愛,有事可盼。"--喬瑟夫·阿狄生(英Joseph Addison 1672-1719)

每到周五,不知道你對即將到來的周末是否充滿了期待,還是覺得漫長的假期無事可做,我相信很多人的周末都是用來補充睡眠的,呼嚕呼嚕地睡了兩天,然後星期一再睡眼惺忪地去上班,還是覺得睡不夠。再不就是在電視機前把自己坐成沙發,打發無聊的周末?

星期五,我總是滿心期待著接下來的周末。愉快的心情是因為可以在周末的下午,為自己泡上一杯帶著水果香味的茶,抱著一本想看的書,伴著從指尖流泄而出的音樂,讓想像在文字裏流蕩、讓感覺在時間裏馳騁。

有事可做?有事可愛?有事可盼?嗯!我想我的生活是快樂的。

"快樂的秘訣,不是做自己喜歡的亨,而是去喜歡自己做的事。"--詹姆斯.巴利(蘇格蘭James Barrie 1860-1937)

生活裏不見得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們所喜歡做的事,但是我們可以學著去喜歡自己做的事,樂趣是從你對事情有了不同的看法之後,而產生的。每個人總會有必須且不得不去做的事,因為人總是伴隨著不同的身份,而有必須去擔負的責任。既然怎麼也逃不掉,與其整天去埋怨工作、抱怨事情,不如讓自己換個心境,會用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其中的樂趣。我們都會有對食物偏食的習慣,但往往有時候卻開始喜歡我們所偏食的東西,伴隨著這樣經驗而來的是,先去嚐試,然後才發現原來味道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

"真正的快樂物美價廉,但我們卻花大把錢去買快樂的仿冒品。"

何希爾·貝路(美Hosea Ballou 1771-1853)

快樂其實很簡單,可以是閱讀一本書的感動、可以是端著一杯咖啡品嚐的滋味、可以是發現一朵花的美麗燦爛、可以是在夏天吃一支冰涼的枝仔冰、可以是在冬天窩在被窩裏睡覺。真正的快樂,是一種因為感動而興起的愉悅。追求物質的快樂,隻會讓自己的心永遠跟著追逐,而且永遠無法滿足,一顆無法滿足的心而必須時時追求,又有何快樂之有呢?

"帶來陽光、、照亮他人生命的.人,自己也會沐浴在陽光下。"--詹姆斯·巴利(蘇格蘭James Barrie 1860-1937)

我們喜歡一張微笑的臉,勝於一張憂愁的臉;帶來微笑的人,開啟自己的心扉,讓陽光進來,也讓陽光照耀,溫暖別人。當你悲傷的時候,隻有一個人獨自飲泣,當你快樂的時候,會發現全世界都跟著你一起微笑。要讓自己心中的小太陽燃燒,如果你是陽光,你就不會再懼怕烏雲。

"要快樂,就要有妄想。妄想和現實,都同樣是快樂所必須的。"--克裏斯丁·波維(關Christian Bovee 1820-1904)

快樂需要一點想像力,就像閱讀一本書時,你需要運用你的想像力,才能跟著作者建構的世界產生共鳴,否則你就無法領略到閱讀的樂趣。快樂的想像力,就是在你發現一朵花時,覺得這朵花像是等著你來而綻放;就是在雨天的時候,覺得像是聆聽是一場交響樂;在現實的世界裏,去創造另一個想像的世界,並且自由地舞動,把自己放逐在這片想像的樂園當中,盡情的快樂。

"未與人分享的快樂,根本不能稱為,快樂;這樣的快樂淡而無味。"--愛蜜麗·布朗蒂(英Emily Btonte 1818-1848)

有快樂或喜悅的時候,常常都會有不吐不快的感覺。讓別人和你一起分享快樂,你會在分享的過程裏,再次的感受到自己的快樂,也會在與人分享的過程中,因為互動而產生交流,因為回應而彼此期待。如果你在山裏大聲地喊叫,聲音會在碰到山壁後再度傳回來,產生回音,因為能聽到自己的回音而充滿了驚喜,快樂的分享就像是山裏的回音,隻要你持續不斷地發聲,你也會持續不斷地收到回音。

"想快樂,就必須學習忘了自己。''--愛德華·布沃·李頓(英Edward Bulwer-Lytton 1803-1873)

太在意自己的感覺,隻會讓你執著在自己的需求上,而忘了放下一顆追求的心,去體會當時的感覺。我們總是習慣於說我要什麼?我覺得怎樣?很少去想到別人要什麼,或是別人有什麼需求,自己想的總是最重要,自己的感覺總是最被需要了解。想要快樂,就必須先學習忘了自己的感覺。

快樂就隻是快樂,就像食物帶給人的那種立即感受,你隻需要去咀嚼、吟味並且體會觸動了味蕾之後的酸、甜、苦、辣。

"快樂的訣竅,就是放棄一切。"--安德魯·卡內基(芙Andrew Camegie 1835-1919)

要的太多的人,是不會快樂的。因為始終覺得自己沒有人家有的,去追求別人所擁有的東西,怎麼會快樂呢?放棄一切,其實隻是不要再把心掛在追求上,欲望是永遠沒辦法滿足的。真正的快樂,是從心裏開始,隻有心裏真正的快樂,這樣的快樂才會持久。一顆喜樂的心,隨遇而安,不因別人擁有而羨慕,因為他早就已經擁有。

"仍熱愛嬰幼兒時期所喜愛的事物,就是快樂的人。這樣的人並未被時間一分為二;他並非兩麵人,而是完整的個人,而且他不隻救了自己的靈魂,也救了自己的生活。"--吉伯特·徹斯特頓(英Gilbert Chesterton 1874-1936)

小孩子擁有的玩具,在大人的眼裏看來,實在不知道哪裏有趣,但是小孩子卻常常可以玩很久,再不然也可以一直玩到樂此不疲的地步。同樣的玩具,在小孩的眼裏和在大人的眼裏產生了不同的效果,其實有趣的並不是玩具本身,而是你擁有一顆趣味的童心,用一顆簡單的心去享受單純的喜悅,創造自己的快樂。用一雙好奇的眼睛,去發覺讓自己有趣的事。

失去童心的人,是無法領略單純的快樂,更無法轉換心境去看待事情有趣的部分。長大並不代表你不能再玩小孩子的玩具,即使玩玩具也不代表是幼稚更不用怕人家說你幼稚。人生的樂趣就是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

"為他人的快樂而付出的努力,能使人超越自己。"--莉蒂雅·柴爾德(美Lydia Child 1802-1880)

怎麼樣才可以讓人覺得快樂?就是你為了讓他人快樂而去取悅與付出。付出是一種快樂,在付出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的價值,別人因為你而快樂,讓你覺得自己的存在有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