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疾風驟雨並不比溫暖的南風更有效
既然反對無效,就幽默著批準幽默,提升魅力的捷徑策略不同,結果迥異含蓄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對於管理者來說,管理的關鍵是什麼,毫無疑問是管人。管理學就是一門想方沒法讓別人為自己做事的學問、但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想搞"一"切"肯定是行不通的.現代企業管理學告訴管理者們,在企業的管理中,對於不同的情況和不同的人,要讓他們幫你把事情做好,隻需找到能夠觸動他們神經的那根弦就夠了。既然反對無效,就幽默著批準
幽默作為一種批評藝術,在與員工的溝通交往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富有幽默藝術的領導、主管周圍,很容易聚集一批為他效力的員_L,員工在與他們的管理者共事時,管理者的幽默會幫助員工擺脫許多尷尬情景,使員工保住麵子.並且他們還會為有你這樣的管理者而高興,從而更加勤奮地工作
某公司有位職員酷愛賭馬,這一天又是賽馬的日子,上班前他打來電話向自己的經理請病假:"經理,我感冒了,想請一天假,"其買經理知道今天又是賽馬的好日子,也知道他對於賭馬的喜好:"噢,感冒了,聽到這個消息我很難過,你一定要記得去看醫生?""噢,好的,謝謝經理關心,我一定會去看醫生的"職員的語氣中充滿了興奮和愉悅他剛想要掛斷電話,就聽經理接著說道:"噢,對了,我還有一點想提醒你,出門時,不要生龍活虎地讓同事們看剄,下午別忘了打電話告訴我第六場賽馬的結果。"
這位經理人很清楚自已員工的意圖和行蹤,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批準了員工.的請假,並幽默地對他的賭馬以"鼓勵"。
有人曾經在美國進行過。一項幽默意見調查,唰查的對象是三百多家大公司的行政主管。在接受訪問的過程中。大約有"成的企、業主管表達出一種意思,那就是他們相信:"幽默能決定個人事業成功的程度,"高達九成以上的企業主管相信:"幽默在企業界具有相當的價值。"應當引起管理層注意的是,愈來愈多的調查和企業發展呈現的趨勢顯示,各種大小企業團體,對於幽默的作用和力量已有了全新的認識;工商業界的領導人,更是希望運用幽默來給人們 一個嶄新的個人形象,以期提高大眾塒公司的整體印象在階層的主管能力的培訓課程裏,幽默感的養成已被認為是小可或缺的一環.同時它也是行政管理與領導階層必備的素質,
幽默幫助你在工作L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贏得同事、部屬的喜
75.'愛,信任與尊重,成為你工作上的最佳利器幽默感常常讓思考傾向趣味,輕鬆麵對自己以及環境,創造力也更能發揮,並運月{在工作中。如此不僅可以使問題迎刃而解,抗壓能力更是大大提升,你也將更能發揮領導及激勵他人的能力.渚多主管常以訓誡的話對待職員,其實不妨改用幽默口氣,或許更能收到效果,能達到溝通目的幽默,提升魅力的捷徑 作為個公眾人物,被媒體糾纏是不可避免的,隻是為了提供大眾一個淡資笑料.但是既然身為公眾人物,就不能對公眾的提問置若罔聞,這時如何巧妙回答一些棘手的問題,是一個人文化修養、靈活睿智的表現,更是一個人魅力提升的絕好機會,
美國曆史上的許多重要人物,如林肯、羅斯福、威爾遜等,都有幽默的好習慣。
有一次,林肯與一位朋友邊走邊交談,當他們走至回廊時,-隊早已等候多時、準備接受總統訓話的士兵齊聲歡呼起來,但那位朋友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應退開,這時,一位副官走上前來提醒他退後八步,這位朋友才發現自己的失禮,立即漲紅了臉,但林肯立即微笑著說:"白蘭德先生,你要知道也許他們還分辨不清誰是總統呢! 就這麼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立刻打破了現場的尷尬氣氛,這就是幽默的藝術。
對內容庸俗無聊的造謠中傷,有時可以置之不理,任由流言隨時間的推移自行消失,但若是在公眾場合,嚴重損害國家及個人形象時,就不能不認真對待。
在非常時期,充滿敵意的外國記者想借機侮辱中國人時,我們那些偉大的外交家、文學家並不會因此而冷場,他們往往會四兩撥千斤,就把尷尬化解了。
"派克"鋼筆抗美援朝時,一些外國記者敵視中國人民,利用采訪的機會,散布對中國人民的敵意。有一次,一位外國記者采訪周總理,周總理剛批閱完文件,順手把鋼筆放在桌子上。外國記者看見桌子上放的是一支美國生產的"派克"鋼筆,便故意問:"請問總理閣下,
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美國生產的鋼筆呢'"
周總理朗聲笑道:"提起這支鋼筆,那可說來話長了,這不是普通的鋼筆,是一位朝鮮朋友抗美的戰利品,作為禮物送給我的,我無功不受祿想謝絕,哪知那位朋友說,留下作個紀念吧!我覺得確實有意義,便收下了這支美國生產的鋼筆。"
那記者聽完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是"或"否" 一次,英國一家電視台采訪中國當代青年作家梁曉聲,現場拍攝電視采訪節目,這位英國記者對梁曉聲說:"下一個問題,希望您能毫不遲疑地用'是'或'否'來回答,好嗎?"梁曉聲不知是計,欣然答應。誰知那住英國記者一揚手,速鏡板"啪"地一聲響,記者把話筒放到自己嘴邊,說道:"沒有文化大革命,就不會產生你們這一代青年作家,那麼文化大革命在您看來究竟是好是壞?"說完把話筒立即伸到粱曉聲嘴邊。攝像機對準了梁曉聲的臉,梁曉聲的形象和聲音將會由攝像機轉告給廣大觀眾在這進退維穀之際,梁曉聲卻不動聲色地說:"在我回答您這個問題之前,我也問您一個問題: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沒有以反映第二次大戰而著名的作家,那幺您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好是壞?"粱曉聲把話筒口轉向英國記者...... 針對外國記者不懷好意的提問,周總理用"戰利品"、"作紀念"等詞句暗示,這支鋼筆非但不是中國人的恥辱,相反還是中國人民強人的表現。而粱曉聲在外國記者的刁難下,聰叨地把球踢給了對方,他知道無論回答"是",還是回答"否",都是笨拙的、在這種情況卜,他幽默地反問英國記者,使他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同時也回避了這敏感的話題,更是機智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