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糖尿病的並發症(1 / 3)

第四章糖尿病的並發症

糖尿病是一種糖、脂、蛋白質代謝紊亂的慢性病,它本身並不會給身體帶來多大的傷害。但如果控製不好,就將引發人體循環係統、神經係統等病變,進而引發高血壓、心髒病、腎病、腦中風、失明、雙足潰爛等並發症。因此糖尿病被稱為疾病的“百貨公司”,並且真正置於患者死地的也是並發症。第一節糖尿病皮膚病

1糖尿病皮膚瘙癢是怎麼回事

皮膚瘙癢關注糖

小小的媽媽是2型糖尿病患者,去年因麵癱住院後開始打胰島素,早上打20個單位,晚飯前打14個單位,可發現血糖一直控製不好。空腹血糖在107毫摩爾/升,飯後2小時血糖在185毫摩爾/升(未打胰島素情況下),打了胰島素的情況下是94毫摩爾/升,尿糖為“++++”。

最近更是發現皮膚痛癢,手臂兩側,腹部,背部都有,到醫院診斷後,醫生說小小媽媽的症狀有可能是皮膚瘙癢症,發病原因可能是糖尿病,建議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還可加用一些外用的潤膚劑及抗過敏軟膏。洗澡時少用堿性香皂。

●糖尿病會引發皮膚瘙癢嗎

是的,皮膚瘙癢是糖尿病的早期發病的症狀之一,糖尿病患者發生皮膚病或是皮膚感染者很常見,有一些患者甚至是在皮膚科看皮膚感染時,才知道患有糖尿病。

●皮膚瘙癢的日常護理方法

早期糖尿病患者的皮膚瘙癢分為全身性或局部性,發病部位則不定,發病程度也不一致,但一般多發生於女陰、陰囊等部位,但是女性外陰瘙癢更為常見。

糖尿病引起的皮膚瘙癢十分難受,大多數會反複發作,有些患者因為瘙癢難忍,搔抓後還會皮破血流,由於反複搔抓,皮膚上常見抓痕、血痂,可繼發為皮炎,日久之後皮膚變硬、色素沉澱,有的患者還可伴有皮膚幹燥脫屑。

瘙癢是一種自覺症狀,其發作及輕重程度均同患者的精神、情誌密切相關。一般白天工作學習緊張,常忘記了瘙癢,而夜晚休息時則瘙癢加重。因此患者自我調護尤為重要。日常護理中,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皮膚瘙癢發生在頸部前側、胸部、腹部、臀部、四肢屈側,可選用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此類藥物對皮膚有止癢作用,對皮膚刺激性小。

2皮膚瘙癢發生在腋下、臍周、腹股溝、外陰部、肛門,可選用複方咪康唑霜、複方達克寧霜、膚康王霜、寶龍康霜、複方康鈉樂霜。上述部位皮膚分泌物較多,皮膚經常處於濕潤狀態,當這些部位皮膚發生瘙癢時,往往同時會伴有白色念珠菌、表皮癬菌、毛癬菌、小孢子菌等真菌感染。而此類藥物有抗過敏、止癢和抗真菌感染作用,所以很適合治療這些部位的皮膚瘙癢。

3皮膚瘙癢發生在頸部後側、背部、四肢伸側、手背和足背,可選用皮炎平霜、無極膏、抗敏止癢水。此類藥物有神經麻痹性止癢和抗過敏作用,對皮膚刺激性比較強,上述部位表皮角質層較厚,能耐受此類藥物對皮膚輕微的不良刺激。

4皮膚瘙癢發生在足底、足趾間,可選用孚其藥水聯合特比奈芬霜或者咪康唑霜。先將孚其藥水塗於患處,待其幹透後再薄薄塗上丁克霜或者咪康唑霜。這些部位好發真菌感染,孚其藥水是以酒精為溶劑的酊劑,有抗真菌、止癢作用,聯合其他抗真菌霜劑,可加強抗真菌感染作用,以防真菌產生耐藥性而影響療效。

5治療的同時豐富業餘生活,積極從事各種有趣的活動,以分散對皮膚瘙癢的注意力。

6切忌搔抓。搔抓可使瘙癢蔓延,一旦抓起來很難遏製。要戒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7不要用熱水燙洗。燙洗隻解當時之癢,對皮膚則是一種不良刺激,燙洗後往往瘙癢加劇。特別是皮膚幹燥者,應適當延長洗澡間隔時間,少用或不用肥皂,洗澡後塗搽潤膚之品。貼身穿純棉織品,避免化纖、皮毛的刺激。

8女性患者注意保持外陰肛門處的清潔幹燥。

●導致糖尿病患者皮膚經常瘙癢的原因

糖尿病患者的皮膚經常感到瘙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糖尿病患者周邊神經末梢容易發炎,導致手足感覺異常,皮膚瘙癢。

2微血管循環差,局部細胞的功能也變差。

3血液中糖分高,黴菌生長入侵感染皮膚而引起。

4糖尿病患者汗液分泌減少,也會因為皮膚過度幹燥而引起瘙癢。

長期皮膚瘙癢,或者皮膚瘙癢久治不愈者,應盡快到醫院查“糖”,以便明確病因,對症治療。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2糖尿病患者易患哪些皮膚病

到底是誰搞的鬼

春天皮膚過敏的人很多,春風一吹,一接觸花粉,皮膚就開始瘙癢紅腫,非常惱人。但有一部分患者需要注意,要分清到底是因為過敏引起的皮膚病還是因為其他疾病造成的皮膚症狀。

王師傅近幾年的皮膚異於常人,一到春天就皮膚過敏,身上總是癢癢的,鬧也鬧不好,消炎藥也不管用,直到最近的一次體檢中查出來患有糖尿病,至此他才知道,自己皮膚瘙癢是因為糖尿病惹的事,根本不是因為春天例行的皮膚過敏。醫生拿著檢查結果告訴他,他的病情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與糖尿病息息相關,王師傅說自己是個粗人,分不清這個感染,那個感染,隻要告訴他怎麼治就好了。醫生難得一笑,細細地給他講起了治療方法。

●糖尿病患者易患上皮膚病嗎

是的,糖尿病患者由於存在代謝紊亂,加上血糖高、排尿多,以及糖尿病對微血管及末梢神經的損害,他們的皮膚黏膜常處於慢性脫水、缺氧和營養不良的狀態,比普通人體表更幹燥、彈性減退、表皮纖薄,再生能力與抗感染的屏障作用均降低,故易患多種皮膚病。

●臨床上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皮膚病

臨床上患者常見的皮膚病主要有以下6種。

1化膿性感染

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感染毛囊引起的癤、癰,此病會此起彼伏反複發作,如果一味地治療皮膚病,忽視血糖的控製,極易發展為敗血症而危及生命。

2真菌感染

有毛癬菌所致的足癬、手癬、股癬、甲癬;有念珠球菌所致的口炎、陰道炎、巴氏腺炎,同樣也是好好壞壞難以根治。

3皮膚瘙癢症

包括全身性瘙癢和局限性瘙癢,其中女性外陰瘙癢比較多見。皮膚會因瘙癢而不斷搔抓造成皮膚布滿抓痕、血痂,最終導致苔蘚化。

4脛前色素斑

病程超過5年的患者,小腿前側可有圓形或橢圓形萎縮性淡棕色斑,係毛細血管破裂、含鐵血紅蛋白沉積而成。男性多於女性。

5糖尿病足

高血糖導致下肢血管、神經係統病變,一旦皮膚稍有破損、感染而不及時感知或治療,將會迅速形成潰瘍、壞疽,最終不得不做截肢處理,造成患者身體上、心理上雙重打擊,生活質量大大下降,嚴重的甚至還會危及生命。

6糖尿病水皰病

見於久病且血糖控製不佳的患者,特征是肢體末端表皮有大小不等的透明水皰,內含清亮漿液,酷似燙傷水皰,會自行消失,但若磨擦則可能繼發感染。

其他在臨床上偶見的還有:糖尿病類脂質漸進性壞死、糖尿病黃色瘤、毛細血管脆性增加性紅斑、紫癜、硬化性皮膚水腫等。

●治療時的注意事項

糖尿病伴有皮膚疾患者,在治療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監測血糖波動情況,同時中藥、西藥雙管齊下,病情會很快得到控製。西藥以降血糖為主,但改善皮膚症狀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通過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加用中藥湯劑內服、外洗,臨床療效滿意。

其次,糖尿病患者在積極控製血糖、改善症狀的同時,還必須注意個人衛生,要做到勤洗澡、勤換衣、勤理發、勤剪指甲。對於皮膚幹燥的人來說,冬天每周洗澡1~2次即可,過於頻繁皮膚會越發地幹燥,反而加重瘙癢症狀。

平常生活中,注意不要搔抓皮膚;小心被熱水燙傷;不用公共毛巾、腳盆、拖鞋等生活用品;指、趾甲不要修剪得過短,防止甲溝炎的發生。

患者應盡量避免蚊蟲叮咬及外傷。如出現潰破,切忌自己擅自處理,一定要到有資質的專科醫生處檢查處理。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3為什麼糖尿病女性患者會好發會陰部真菌感染

會陰部瘙癢也是“糖球”惹的禍

蓬蓬媽最近經常覺得會陰部瘙癢、而且出現紅疹和小潰瘍。蓬蓬媽原先以為是正常的婦科疾病,便沒有過多理會,隻是用了適當的潔陰液。但是情況卻越來越嚴重,再好的潔陰液也不管用了。她有著中國女人慣有的羞怯,這種隱私的病症不好意思向外人開口,但是瘙癢困擾的她實在無力隱瞞了,她撥通了醫生的電話,斷斷續續地把自己的症狀告訴了醫生。醫生聽後告訴她說,這種陰部感染與糖尿病有關,她就不明白了,為什麼糖尿病還會引發會陰部瘙癢呢?

●糖尿病患者合並會陰部真菌感染的概率高於非糖尿病患者嗎

是的,糖尿病患者合並會陰部真菌感染的概率高於非糖尿病患者。

●陰部真菌感染為什麼與糖尿病有關呢

陰部真菌感染是女性常見病,因生活習慣不良或者某些細菌入侵情況都會導致,但是為什麼還會與糖尿病有關呢?

首先,與糖尿病本身降低機體抵抗力有關,糖尿病的病程越長,血糖控製越差,並發症越多,發生率越高。血糖的持續升高,可造成全身的單核細胞係統功能障礙,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易引起菌群失調而誘發真菌感染。

其次,女性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婦女受到體內激素變化的影響和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作用,引起尿失禁發生率升高,再加上尿糖增高,使患者會陰部的皮膚長期處於局部高糖環境之下而有利於真菌的滋長,會陰部的皮膚被真菌感染。

最後,糖尿病患者合並其他病原體感染時,若長期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廣譜抗生素的話,可能造成菌群失調和抵抗力降低而促使真菌滋生,繼發真菌感染的機會明顯增加。

●會陰部真菌感染的誘因及治療方法

血糖升高、尿失禁、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會陰部真菌感染的主要誘因。因此,治愈後,務必要嚴格控製血糖,使之長期保持在正常範圍以內。

如果合並有神經病變,可考慮應用甲基維生素B12(彌可保)和硫酸軟骨素等藥物,改善神經功能。伴有尿失禁時,要注意會陰部清潔衛生,經常更換衛生巾,避免穿著緊身衣、牛仔褲和尼龍內褲。

如果伴有其他係統感染,請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長期、大劑量使用而致菌群失調。一旦出現會陰部真菌感染,應徹底治療。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4“糖友”們:冬季護膚很重要

好皮膚,護起來

秋天到了,冬天就不會遠了。冬天對於“資深糖友”孫大媽來說不僅要接著降糖,還要保暖護膚。其他的糖友最注意的就是保暖,生怕身上什麼部位受了寒,但是孫大媽卻有自己的小訣竅:多喝水,多洗澡,腳趾保暖最重要。因為多年的疾病生活讓她把自己身體摸了個透,什麼季節該怎麼做都有了自己的章法,尤其是冬天,對腳的保護尤其重要。除了保暖,更要適時的護理,因為冬天是糖尿病足的高發季節,稍有不適,便會後悔一生。就在自己這樣的精心護理下,愣是沒有像別的“糖友”那樣發生皮膚病。

●糖尿病患者冬季皮膚很敏感嗎

是的,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要比在其他季節更好地保護皮膚。

●冬季護膚招數

由於冬天氣候幹燥,加之糖尿病患者因為血糖高,使血滲透壓過高,導致滲透性多尿,體內水分在大量丟失的同時,體內的電解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隨之流失。而且糖尿病患者糖代謝紊亂造成皮膚營養代謝紊亂,皮膚上的不適也比普通人更明顯。

因此,“糖友”們應做好冬日裏的護膚工作,除了保證水的攝入量以外,還應當多使用一些護膚品,從而對皮膚進行從裏到外的保護。

首先,預防上要多喝白開水,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以改善皮膚營養狀況,增加皮膚彈性。從病因的角度,應控製血糖使其達到目標值,應定期檢查,出現癢的症狀,要及早治療。

其次,要“定時”更衣、沐浴,經常以“溫水”洗腳保護足部,“有規律”刷牙,搞好外陰衛生,可減少皮膚感染、尿路感染機會。

最後,糖尿病患者冬季要注意皮膚肢端的保暖,保證血液循環正常,用一些必要的護膚品。皮膚破損應及時就醫,穿寬鬆衣物和軟底鞋,把指、趾甲盡量剪鈍。

糖尿病血管病變和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除及時治療外,如果瘙癢難忍,病情又一時難以控製,建議戴手套睡覺,防止無意識地抓破皮膚。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會時常感覺皮膚異樣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長期控製不好,由於葡萄糖毒性作用導致的周圍神經病變還可導致末梢部位的皮膚感覺異常。

一旦周圍神經病變形成,即使血糖控製得很好,也會有癢的感覺,這時可進行對症治療。周圍神經病變會導致感覺過敏(即放大癢的感覺),同時痛的感覺遲鈍和消失。

因此,在癢的時候拚命抓,皮膚抓破了自己沒有感覺,很容易造成感染。如果感染向縱深發展,造成肢端的壞疽,最終會導致截肢。

冬季洗澡不要過勤,一般1周1次為宜,同時溫度要適宜,水溫控製在37~40℃為好。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5皮膚病病變類型

詭異的紅包

凱琪的媽媽是2型糖尿病患者,這段時間她的大腿出現了一圓硬幣大的紅色突起包塊。有明顯的針刺疼痛的感覺。凱琪敏感的覺得這是糖尿病的皮膚病病變,可是具體也說不上來。謹慎的她不敢隨便給媽媽用藥,直接帶著媽媽到了醫院,經診斷,果然是糖尿病的皮膚病病變,不過病變的原因比較特殊,要留院觀察。凱琪安排好母親的住院手續後,不禁心頭有了疑問,這糖尿病研究已經很成熟了,怎麼連什麼病變都看不出來了,難道這糖尿病皮膚病病變也有很多種嗎?張豔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近她突然發現自己的大腿上出現了幾個紅色包塊,看上去有拇指指甲那麼大,並感覺疼痛。張豔知道有些糖尿病患者會有皮膚病變,但她看見過的和自己身上出現的並不一樣,所以她也不敢確定身上的到底是不是因為糖尿病引起的。這種病雖不會馬上致命,但也不能耽誤,第二天一早她就去了醫院。大夫一診斷,竟然真的是糖尿病並發的皮膚病。張豔一下子蒙了,自己平時很注意保護,怎麼就得了這病?再說,這和自己以前見過的不一樣,糖尿病皮膚病病變到底有多少種啊?

●糖尿病皮膚病病變也有很多種嗎

是的,糖尿病皮膚病因為發病機理的不同而有不同種類。

●糖尿病皮膚病病變的類型

糖尿病患者可出現多種皮膚病變,糖尿病合並的皮膚病變範圍廣,種類多,可損害全身任何部位的皮膚,發生於糖尿病的各個時期。皮膚病變可加重糖尿病的病情,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以下為常見的5種皮膚病變。

1微血管障礙所致的皮膚病變,如糖尿病皮膚潮紅、紫癜、丹毒樣紅斑、脛前色素斑,糖尿病大皰。

2神經損害所致的皮膚病變,如糖尿病無汗症。

3代謝障礙所致的皮膚病變,如糖尿病黃疸、瞼黃疸、糖尿病硬腫症、皮膚瘙癢症。

4糖尿病皮膚感染。如化膿性皮膚感染:癤、癰、毛囊炎、蜂窩織炎。真菌感染:女性陰道炎、甲溝炎、手足癬、股癬。

5化學降糖藥物所致的皮膚反應。

目前,糖尿病合並的皮膚病變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治療原則首先要控製血糖,皮膚病變才可減輕或治愈,其次要采取對症治療的方法。

●糖尿病皮膚病病變的發病機理

糖尿病皮膚病變的發病機理是以微血管病變為主的多因素的病理過程,而高血糖不過是多種代謝紊亂中的明顯標誌之一。可從以下兩個方麵討論。

1血管病變

多數糖尿病皮膚病的發病機理可歸納為微血管病和組織局部缺血。許多學者對全身小血管,特別是視網膜和腎髒的小血管的研究表明,微血管病變的嚴重程度與血糖升高的程度、病程的長短及臨床嚴重程度並無直接關係,這被認為是多種因素的作用。

2生化反應

皮表的生化變化對皮膚易發生多種感染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麵,有人觀察糖尿病患者皮膚上的細菌數並不比正常人高,相反,有些細菌還明顯減少,因而認為糖尿病患者易受細菌感染主要由於菌群平衡失調,而不是組織中糖分增加之故。

皮膚病有很多種,有看得見的,也有看不見的,要對自己好一點,多關心一點,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6秋冬皮膚癢,當心糖尿病

“片片紅”從哪裏來

錢叔叔最近很鬱悶,進冬以後,隨著氣溫下降、氣候逐漸幹燥,持續多年的惱人的皮膚瘙癢也隨之而來,錢叔叔全身上下被撓成了“片片紅”,卻仍無法止癢。往年都是抹一些外用藥應付過去,但是今年的症狀更加嚴重,麵積更大,擾人的瘙癢更嚴重了,錢叔叔下意識的不敢撓,硬挺著,甭提多遭罪了。能有半個月,實在挺不住了,無奈之下到醫院一看,這居然又是與困擾他多年的糖尿病有關。錢叔叔很無語,怎麼得個糖尿病,什麼病都能得上呢?

●秋冬皮膚癢可能是糖尿病惹的禍嗎

可能,如果秋冬兩季有皮膚瘙癢的症狀,最好就醫驗驗血糖,因為很有可能是糖尿病導致的。

●秋冬皮膚癢該怎麼護理呢

因為秋冬汗液和油脂都是保持皮膚潤滑的必需物質,但秋冬皮膚為了保溫,毛細血管會收縮起來,汗液減少,同時新陳代謝降低,油脂分泌也不旺盛,由此皮膚才會變得幹燥。

如果皮膚油脂分泌較少,洗澡水的溫度不宜過高,控製在40℃左右即可,洗澡時間不要過長,盡量用弱堿性或中性的沐浴露等,浴後全身應塗抹潤膚乳。

平時要多喝水,穿純棉內衣,不要貪吃辛辣食物,少喝酒;若瘙癢加重,上述措施無效,應及早去醫院就診,否則,嚴重者不但影響休息,甚至會出現苔蘚樣改變或濕疹樣改變,導致皮膚變厚、粗糙,抓破後還會引發皮膚感染。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秋冬會皮膚癢

秋冬皮膚瘙癢,一般認為是由皮膚疾患引起的。最常見的是老年性冬季瘙癢症,原因為老年因性腺和內分泌功能減退,皮脂腺和汗腺萎縮,使皮膚過於幹燥,皺縮的皮膚內分布的神經末梢感受器老化蛻變,向中樞發出異樣的刺激信號,引起皮膚瘙癢,以嚴冬為甚。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升高,使機體免疫力和抗病力明顯下降,更易受細菌、病毒感染而誘發皮膚瘙癢。隨著氣溫下降、氣候逐漸幹燥,惱人的皮膚瘙癢也隨之而來,不少人全身上下被撓成了“片片紅”,卻仍無法止癢。

如果在皮膚瘙癢之外還伴有紅斑、起皮疹等,則可能身體有其他病症,需要盡快就醫診治。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7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皮膚表現

它叫糖尿病皮膚病

茉莉的媽媽是2型糖尿病患者,這段時間她的大腿上出現了一元硬幣大的紅色包塊,有明顯的針刺疼痛感,吃了消炎藥也不見好轉。茉莉媽媽並沒有在意,後來索性連消炎藥都不吃了。在外留學的茉莉放假回國後,看到了媽媽身體的異樣,懷疑是糖尿病並發的皮膚病。她好說歹說帶著老媽到了醫院,一檢查,真的是糖尿病引發的皮膚病。茉莉很奇怪,這皮膚病的症狀怎麼與其他皮膚病不一樣呢?谘詢過醫生之後才明白,這糖尿病是“高手”,由它引發的皮膚病比單純的皮膚病更加頑固。

●糖尿病患者的皮膚表現異於常人嗎

不是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沒有並發皮膚病,皮膚表現是和正常人一樣的。

●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皮膚症狀

糖尿病患者的皮膚症狀一般情況下都異於常人,主要在於以下幾個方麵。

1糖尿病的皮膚感染

(1)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感染比非糖尿病者為多。其中20%為敗血症性皮損。

(2)皮膚癬菌感染:較常見,特別是有嚴重神經血管並發症者易被真菌感染。

(3)念珠菌感染:未控製的糖尿病患者口、甲皺、生殖器念珠菌感染較多而嚴重。念珠菌性口角炎是糖尿病兒童的典型並發症。念珠菌性龜頭炎和外陰炎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症狀。

2糖尿病皮膚病

為糖尿病最常見的皮膚損害。發生在小腿前部,開始為圓形或橢圓形暗紅色,扁平丘疹,直徑1厘米或略小些。非對稱分布,呈疏散或聚集分布。本病也可發於它處,進展緩慢,最後遺留小的、色素性凹陷性疤痕,常伴有糖尿病微血管病。本病為診斷糖尿病的重要線索。

3黃皮膚

這是糖尿病胡蘿卜素血症。半數以上糖尿病患者有胡蘿卜素血症,而胡蘿卜素沉著可使掌蹠和麵部皮膚發黃,而鞏膜不黃染。減少食物中的胡蘿卜素的攝入量,皮膚的色素可慢慢消退。

4糖尿病大皰

有特征性,但少見。無任何先兆,水皰突然發於四肢末端,以足趾最多。水皰直徑從數毫米到數厘米。壁薄,透明,內含澄清液體。一般3~6周不治自愈,不留疤痕,極少複發。

●糖尿病患者皮膚病變時的保養方法

糖尿病的皮膚保養要從多方麵入手。

1控製血糖。

到醫院請專科醫生治療,保證血糖在正常範圍,隻有血糖控製好,皮膚瘙癢才可以緩解和治愈。

2對症治療。

外用止癢劑,如複方薄荷酊、薄荷酚甘油洗劑、樟腦酊、止癢霜等。全身性的瘙癢可內服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抗組織胺藥物。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外陰瘙癢可用2%~4%的碳酸氫鈉液衝洗外陰,局部使用製黴菌素軟膏、達克寧霜等。

3在有經驗的中醫指導下用中藥辨證治療。

因血虛肝旺而引起的全身性瘙癢,以養血潤燥,平肝熄風為治則,可用蠶砂或褚桃葉煎湯去渣入浴,當歸飲子加減內服;因濕熱下注引起的局限性瘙癢,以清熱利濕止癢為治則,可用地膚子、蛇床子、苦參、丹參、艾葉煎湯熏洗局部,龍膽瀉肝湯加減內服。也可采用針灸療法,取穴曲池、合穀、血海、足三裏等。

大病小病,心情最重要,即使有皮膚病,又能怎麼樣,要力求輕鬆愉快,善於自我調節,避免壓力過大,這才是治病的關鍵。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第二節糖尿病足

1糖尿病患者怎樣護足

什麼是糖尿病足

趙老爺子今年65歲,患糖尿病5年了,今年年初他就發現腳趾頭爛了個小洞,各種外用藥都用了,半年多就是不好。女兒不放心,便帶著老爺子到了醫院,結果檢查結果一出來發現竟然是糖尿病足。這可怎麼辦呢?醫生看著愁眉不展的父女倆建議道,要想防止病變惡化,就得從平時護理著手。於是很少回家的女兒便長住在了家裏,給老爺子洗腳、洗襪子、測血糖、測血壓,料理飲食,無不細致周到。鄰居看著這孝順女兒,誇不絕口。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離心大老遠就不用關注了嗎

不是的,糖尿病患者要格外關注足部,因為糖尿病足的發病率正在逐年增長。

●護足“十一條”

護理足部要由上到下,由裏到外,仔仔細細,不能馬虎。以下就是給大家介紹的護足“十一條”。

1要定期在明亮處檢查足部、趾間,並用反光鏡檢查足底。查看是否有皮膚破損、水泡、紅腫、變色、腳癬及雞眼。

2要認真對待,細心照料小傷口。應選用消毒劑(避免用碘酒或紫藥水)徹底清潔傷處,然後用無菌紗布覆蓋。若經3天傷口仍無愈合,應盡早就醫。

3要保持足部皮膚潤滑及足部幹爽。可用爽腳粉灑在趾縫間、鞋內和襪子裏;可使用潤膚液或營養霜以保持足部皮膚的柔軟滋潤。

4要勤換洗襪子,保持清潔。襪子應吸水性良好,透氣性佳且鬆軟保暖。尤以純羊毛或全棉製品為佳。襪口應鬆緊適度,以不影響足部血液循環。

5要仔細挑選且認真檢查鞋子。鞋子應大小合適,鞋尖寬大,透氣性好。且質地柔軟。穿鞋前應檢查鞋內是否有異物或不平整的地方。尤其穿新鞋時,第一天不要超過半小時,檢查足部無擠壓或摩擦時才能穿用。

6要正確修剪趾甲。一般應於洗腳後,趾甲軟時修剪為當。修剪時應平剪,不要剪得過短,也不要將趾甲的邊修成圓形或銳角,以免損傷甲溝皮膚。

7不要用熱水燙腳。洗腳水溫度應小於40℃,一般足部浸泡時間不要超過5~10分鍾,洗腳前應選用手、肘或溫度計測量水溫。

8不要使用刺激性肥皂。洗腳宜用性質溫和的肥皂,洗腳後應徹底擦幹,特別是腳縫間的位置。

9不要用力揉搓足部。洗腳後宜用柔軟的毛巾擦幹足部皮膚,對趾間皮膚可用吸水力強的毛巾紗布輕輕吸幹。

10不要使用電熱毯,熱水袋及加熱器溫暖足部,因為可能在您感知痛覺前,腳部皮膚已燙傷。取暖則可選擇穿厚而柔軟的襪子或護腳。

11不要隨意用具有腐蝕性的化學藥品清除肢上的雞眼,胼胝或足癬。外用硬膏,雞眼膏或有腐蝕性的、酸性的藥物往往會引致皮膚潰瘍。

●護理足部也可以從飲食入手

飲食療法是糖尿病足的治療基礎,合理的飲食方案應控製總熱量,合理配餐。總熱量不僅包括主食,而且包括副食和零食。

保證營養比例適宜,保證優質蛋白,如牛奶、雞蛋、瘦肉等,但總量要有所限製。嚴格控製油脂攝入,多吃綠葉蔬菜、粗穀物、粗纖維食物等,忌油炸食物、肥肉等。

患者切記不要赤腳走路。無論在室內或室外,請勿赤足行走或赤腳穿涼鞋、拖鞋,以防止異物損傷足部皮膚。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2怎樣治療糖尿病足潰瘍

護足先控糖

李某的媽媽是2007年8月確診的糖尿病,2008年3月足部開始發生感染、化膿、潰爛等症狀。因為兒女不在身邊,李媽媽行動不便便忍下沒有聲張。直到9月份李某出差回來發現時,女兒看的淚眼汪汪,心揪著似的疼,急忙帶著老母親到了醫院。醫生說幸好來的還不算晚,有得治。李某聽到這句話時才舒了口氣。按醫生的吩咐,李媽媽以控糖為根本,平日裏自己做好足部護理並定期到醫院檢查,不幸中的萬幸,病情控製住了。李媽媽逃脫了截肢的厄運。經此一役,李媽媽稍有不適也不敢隱瞞了,什麼都對女兒嘟囔嘟囔,反倒防範了很多並發症。

●糖尿病護足要先控糖嗎

是的,糖尿病足的起因是糖尿病,所以根治糖尿病足的方法就是治療糖尿病,而控糖是必要之舉。

●足潰瘍的治療方法

糖尿病足早期可在患者的足部皮膚上產生潰瘍。當細菌侵入潰瘍的傷口處後,可造成局部的組織壞死,從而形成壞疽。一旦壞疽形成,細菌便會隨著血液侵入患者全身的各個組織,這樣就可能給患者造成截肢的嚴重後果,而一旦出現敗血症,還可能導致患者死亡。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采取綜合有效的措施來控製血糖。同時足潰瘍的治療除了日常保養外應盡量求助於醫師,要配合醫院的治療方案。現今各醫院治療足潰瘍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基礎治療

(1)進行糖尿病足的護理教育,做好足部護理。

(2)做好心理護理,調節患者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3)給予糖尿病飲食,適當運動,控製體重。

(4)消除危險因素,對合並高血壓病、高脂血症者,給予降壓、調節血脂治療;有足部水腫者,均適當抬高患肢,必要時輔以利尿藥治療。

(5)用胰島素控製血糖在理想水平。

(6)給予改善微循環、擴張血管和營養神經藥物治療: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複方丹參20毫升+山莨菪堿(05毫克/千克),靜脈滴注,1次/天;阿司匹林100毫克,1次/天,口服;甲基鈷酰胺05毫克,3次/天,口服。

(7)根據分泌物細菌培養、藥敏結果,選用有效的抗菌藥物。

2局部治療

先用碘酒及75%乙醇常規消毒,手術切除壞死組織,徹底暴露傷口。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外用自備製劑濕敷。

製備:慶大黴素注射液40萬單位、普通胰島素注射液100單位、川芎嗪注射液10毫升、魚腥草注射液10毫升,加10%氯化鈉注射液100毫升,浸泡紗條備用。

用法:每天換藥2次,早晚各1次,連續治療30天。同時,給予高壓氧治療,每天治療1次,連續治療30次。

製備:慶大黴素注射液40萬單位、普通胰島素注射液100單位,加10%氯化鈉注射液100毫升,浸泡紗條備用。

用法:每天換藥2次,早晚各1次,連續治療30天。

●足潰瘍的“市場份額”

糖尿病足潰瘍病例近年來呈上升趨勢,應小心預防,及時治療。

糖尿病患者中15%~20%在病程中發生足潰瘍,根據引發潰瘍的主要原因分為神經足病、缺血足病和混合性足病(神經-血管性)。美國約60%的糖尿病足部潰瘍為神經性潰瘍,20%為血管性潰瘍,20%為混合性潰瘍。

在中國,糖尿病患者中神經性潰瘍較常見,占約64%,缺血性糖尿病足占約36%。糖尿病足患者中神經性足病,其預後優於血管性足病,而混合性(神經-血管)足病的預後最差,下肢缺血更為嚴重,足部神經病變與缺血病變相互影響從而加重足部病情。

配合醫生,係統治療才是根治糖尿病足病的必經之路。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3糖尿病足應檢查什麼

到底該查什麼

孫先生學生時代踢球時,腳上留有舊傷,得了糖尿病後更是倍加珍惜自己的腳,擔心產生並發症。在確診糖尿病時,就想去醫院查一下自己的腳,但是到了醫院不知道到底該查什麼,進了觀察室後,大夫看了他的足部有無發紫、汗毛是否脫失、皮膚是否發冷,孫先生覺得很神奇,這麼查能查出什麼來呢?大夫解釋,通過這些外部觀察可以大概判斷出足部血液循環的好壞。更讓孫先生覺得奇特的是,大夫拿了一根細絲,用末端接觸他腳的某各地方,然後讓他確切說出接觸點位置,孫先生完成測試後,大夫告訴他這叫做“10克單絲法”,是來測量足部感覺缺失程度的。檢查持續了近1個小時,孫先生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不禁感歎,查得可真多呀!

●足部自查時細小的損傷也不能放過嗎

是的,糖尿病患者腳上即使有細微的損傷也不要放過。

●自查時主要的兩種檢查方法

糖尿病患者必須關注足部健康,定期做足部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減少糖尿病足危害,提高生活質量的有效途徑。在自查時的兩種主要檢查方法如下。

1視診

(1)外形、腳趾、趾甲,是否存在不正常的擠壓。

(2)是否有胼胝,即硬繭;是否有潰瘍;腳的衛生狀況和趾甲的修剪。

(3)足部皮膚顏色;是否有腫脹。

(4)是否有因鞋襪造成的壓痕和發紅。

(5)每個趾間,腳麵、腳底、腳後跟是否有皮膚破損、真菌感染。

2觸診

(1)用手背放在腳背上滑動,從踝以上緩緩滑至腳趾,感覺有無溫度變化,若感覺足皮膚溫度涼,提示下肢末端缺血,熱則提示有感染。

(2)檢查腫脹或水腫。

(3)摸足部搏動;測試感覺。

一旦發現有異常應及時與醫生聯係。醫院檢查時,還有進行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檢查,主要是檢查患足感覺缺失的程度。

臨床上,通常采用針刺測試痛覺,棉球測試觸覺,音叉測試震動感。其測試結果可因醫生操作手法的差異,不同的執行標準而不同。

●在醫院檢查時,還要配合醫生做一下測定

在醫院檢查時,除了以上的檢查項目外,還要配合醫生做3項測定,測定結果更有利於對病情的了解。

1皮膚溫度測定

在20~25℃的室溫下暴露肢體半小時後用皮膚溫度計對稱性測定足趾蹠麵、足背麵、足趾和小腿等部位的皮膚溫度。正常時皮膚溫度為24~25℃,下肢血管病變時皮膚溫度降低,如雙下肢或足部皮膚溫度不對稱相差≥2℃提示溫度低有下肢血管病變。

2步行距離和時間測定

行走一定時間後出現下肢疼痛但繼續行走時疼痛可緩解或減輕提示血管輕度堵塞;行走後出現疼痛繼續行走疼痛持續不緩解而被迫停止提示血管中度堵塞;稍事行走即出現下肢疼痛而被迫停止提示重度血管病變。

3靜脈充盈時間測定

將肢體先抬高數分鍾讓靜脈血排空然後迅速放下使動脈血充盈正常時足背靜脈應在5~10分鍾內充盈;如>15分鍾提示動脈供血不足;在1~3秒內充盈提示動脈供血明顯降低,側支循環血液供應較差,預示潰瘍不易愈合或易引發肢體壞疽。

醫院檢查時,要除去所有鞋襪、護具、敷料後再仔細查看雙足。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4糖尿病對足部的影響及護足的注意事項

離心大老遠也很重要

畢大嬸得病後,一直在控製血糖、血脂,效果很好。但是1年後卻莫名其妙地出現手腳麻木、感覺遲鈍的症狀。起先是以為睡覺姿勢不合適,壓到血管麻木了。但是連續好長時間,不停地變換睡姿,也沒有效果。在兒子的勸說下,畢大嬸到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出來才發現是平時的護理疏忽導致了足部並發症。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了漫長的治療。治療過程中畢大嬸悔不當初,發現糖尿病時就應該及時預防,自己好好照顧自己,手腳都長在明麵兒上,多留心些也不費勁兒,怎麼就沒注意呢,早點知道何必現在遭這罪呢!

●良好的足部護理需刻不容緩嗎

是的,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水平過高,會對足部產生很多不良影響,為避免足部出現並發症,良好的足部護理及適當的檢查是糖尿病患者所不容忽視的。

●糖尿病患者為保護足部,日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疾病的治療從開始到最後依賴性最強的,都是患者自己的護理。要從日常小事著手,養成良好習慣,保護自己的足部。

1養成每天洗腳的良好習慣,每天晚上用溫水(﹤40℃)及溫性肥皂清洗足部。水溫不能太冷或太熱,洗前用手或溫度計測試水溫,如果對溫度不太敏感應請家人協助。

2勿將腳部浸泡超過5分鍾,洗腳時避免使用毛刷,以免皮膚受損。

3洗淨後,用柔軟的幹毛巾輕輕擦幹,尤其是腳趾間,切莫用力,以免擦破皮膚。

4洗腳後仔細檢查足部、趾間,並用小鏡子協助檢查腳掌,如果自己看不清楚,可由家人代勞。檢查雙腳有無皮膚皸裂、水泡、割傷、紅腫、變色、皮溫高、腳癬、雞眼等,足部動脈搏動及皮膚感覺是否正常。

5皮膚幹裂者,清潔後在雙腳塗上潤膚膏,以保持皮膚柔潤,但注意不要塗在腳趾間。

6如果腳汗過多者,不宜用爽身粉,以免閉塞毛孔,可用棉花棒將酒精塗於趾縫間,再用紗布分隔開來,這樣可以加速水分揮發,保持腳部幹爽。

7任何時候,即使在家也不要赤腳走路,以免足部受傷。

8不要自行隨便修剪及利用化學藥物清除腳趾的雞眼或胼胝,要去醫院請醫生處理。

9在冬天裏,不要用熱水袋或電熱毯等熱源溫暖足部。因為可能在患者察覺之前,腳部已發生灼傷。可用厚毛巾襪或護腳套取暖。

10、每日做小腿和足部運動,以保持血液流通。

如腳部發現任何問題,應盡快去醫院治療,避免延誤時機,造成不良後果。

●糖尿病對足部健康的影響

糖尿病對足部監控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神經病變,使神經退化,患者會出現手腳麻木、感覺遲鈍、足部變形等現象,使足部易受損傷。

2由於大血管病變,血管壁發生了粥樣硬化而被阻塞,加之血管病變使雙足血液循環不良。

3患者視力減退,加之神經功能減退,往往不能及早發現足部的損傷或其他病變。

4高血糖狀態使患者機體抵抗力降低,足部的損傷易被細菌感染,形成糖尿病足,造成潰爛、壞疽,嚴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糖尿病患者每年應到專業醫院全麵檢查足部一次,包括感覺改變和血管搏動等情況。

自評得分(請在下麵的選項後畫對鉤):

* 做得很好:1分

* 還需要改進:05分

* 完全沒做到:0分(亮紅燈)

5糖尿病足壞疽要內外兼治嗎

由內到外療效好

德明最近經常食不甘味,老母親的糖尿病不僅綿延多年,而且最近又並發了糖尿病足壞疽,爛了3個腳趾了,怎麼辦,這該怎麼辦?作為私企老板的德明此時才覺得無力,有再多的錢都不如老母親的健康寶貴。他不惜一切想治好母親的足疾,北京、天津各大醫院跑。谘詢多家醫院後,發現了一個共同點就是治療糖尿病足壞疽,最好的辦法就是內外兼治。不僅要控糖,還要配合手術治療。德明打聽明白後,便付諸實踐了……看著老母親手術順利後被推出手術室,長久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內外兼治是治療糖尿病並發足壞疽的必要手段嗎

是的,臨床實踐證明,內外兼治是治療糖尿病並發足壞疽的必要手段。

●為什麼糖尿病足壞疽要內外兼治

內治以控製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環等為主,並根據中醫辨證分型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療。

若早期見患肢發涼、疼痛,遇冷加重,得溫則舒,伴間歇性跛行,皮膚蒼白是寒濕阻絡型,治療宜采用溫經散寒祛濕和活血通絡的方法,藥用黃芪、桂枝、當歸、細辛等;若見肢體疼痛劇烈、晝輕夜重、局部紅腫疼痛、膿液量多而惡臭、發展迅速等,以清熱解毒、利濕通絡為法,藥用金銀花、地丁、元參等。此外,根據症狀,還有不同分型和不同治療方藥。

外治之法即內治之理,壞疽性質外治之法又有外敷法、切開引流法、熏洗療法、浸漬法、祛腐生肌法、“蠶食”療法等,內外兼治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總之,對於此病要早預防、早治療、早控製,以免造成後期截肢落下終身殘疾。

●糖尿病並發足壞疽主要有三種類型

1濕性壞疽:最常見,多在肢端動、靜脈同時受阻,皮膚腫脹、潰爛、有膿性分泌物、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