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用植植物栽培 第六節 桔梗(2 / 3)

春播、夏播、秋播或冬播均可。秋播當年出苗,生長期長,產量和質量高於春播,秋播於10月中旬以前。冬播於11月初土壤封凍前播種。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華北及東北地區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夏播於6月上旬小麥收割完之後,夏播種子易出苗。

播前,種子可用溫水浸泡24h,或用0.3%高錳酸鉀浸種12~24h,取出衝洗去藥液,晾幹播種,可提高發芽率。也可溫水浸泡24h後,用濕布包上,上麵用濕麻袋片蓋好放置催芽,每天早晚各用溫水淋1次,3~5d種子萌動,即可播種。

(1)直播種子直播也有條播和撒播兩種方式。生產上多采用條播。條播按溝心距15~25c:m、溝深3.5~6cm、條幅10~15cm開溝,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或用草木灰拌種撒於溝內,播後覆蓋火灰或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0.5~1cm厚。撒播將種子拌草木灰均勻撒於畦內,撒細土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度。條播每畝用種0. 5~1. Skg,撒播用種1.5-2. 5kg0播後在畦麵上蓋草保溫保濕,幹旱時要澆水保濕。春季早播的可以采取覆蓋地膜措施。

(2)育苗移栽育苗方法同直播。一般培育1年後,在當年莖葉枯萎後至次春萌芽前出圃定植。將種根小心挖出,勿傷根係,以免發杈,按大、中、小分級栽植。按行距20~25。m、溝深20。m開溝,按株距5~7cm,將根垂直舒展地栽入溝內,覆土略高於根頭,稍壓即可,澆足定根水。

(3)根莖或蘆頭 繁殖可春栽或秋栽,以秋栽較好。在收獲桔梗時,選擇發育良好、無病蟲害的植株,從蘆頭以下1cm處切下蘆頭,用細火土灰拌一下,即可進行栽種。

4.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 出苗後,應及時撤去蓋草。苗齊後,應及時鬆土除草。苗高4。m左右間苗。若缺苗,宜在陰雨天補苗。苗高8cm左右時定苗,按株距6~10cm留壯苗1株,拔除小苗、弱苗、病苗。若苗情太差,可結合追肥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夏播主要問題是幼苗怕曬,應采取遮陰措施。苗高1. 5cm時,適時撤去遮蓋物,一般下午4時後進行,避免幼苗經不住日曬而大量死亡。

(2)中耕除草桔梗生長過程中,雜草較多。從出苗開始,應勤除草鬆土,苗小時用手拔除雜草,以免傷害小苗,每次應結合除草間苗。定植以後適時中耕除草。鬆土宜淺,以免傷根。植株長大封壟後不宜再進行中耕除草。

(3)肥水管理桔梗一般進行4~5次追肥。齊苗後追施1次,每畝人畜糞水2000kg,以促進壯苗;6月中旬每畝追施人畜糞水2000kg及過磷酸鈣50kg;8月再追1次;入冬植株枯萎後,結合清溝培土,施草木灰或土雜肥2000kg及過磷酸鈣50kg。次春齊苗後,施一次人畜糞水,以加速返青,促進生長。適當施用N肥,以農家肥和P肥、K肥為主,對培育粗壯莖稈、防止倒伏、促進根的生長有利。2年生桔梗,植株高,易倒伏,若植株徒長可噴施矮壯素或多效唑以抑製增高,使植株增粗,減少倒伏。

若幹旱,適當澆水;多雨季節,及時排水,防止發生根腐病而爛根。

(4)打頂除花 桔梗花期長達3個月,會消耗大量養分,影響根部生長。除留種田外,其餘需要及時除去花蕾,以提高根的產量和質量。可以人工摘除花蕾,也可以化學除蕾。生產上多采用人工摘除花蕾,但是,花期長達3個月,而且摘除花蕾以後又迅速萌發側枝,形成新的花蕾。10多天就要摘1次,整個花期需摘6次,費工費時,而且易損傷枝葉。近年來,開始采用乙烯利除花。方法是在盛花期用0.05%的乙烯利噴灑花朵,以花朵沾滿藥液為度,每畝用藥液75~100kg,此法省工省時,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安全。

桔梗以根順直、少權為佳。直播法相對發權少一些,適當增加植株密度也可以減少發權。桔梗第2年易出現一株多苗,一株多苗影響根的生長,而且易生權根。因此,春季返青時要把多餘的芽苗除掉,保持一株一苗,可減少權根。

5.病蟲害防治

(1)病害 桔梗病害主要有枯萎病(Fusarium 0xysP0rum Sch1echt.)、輪紋病(1ept0spha-eru1ina p1atyc0d0nis J.F.1ue et P.K.Chi)、根腐病(Fusarium sp.)、斑枯病(Sept0ria p1atyc-0d0nis Syd.)、炭疽病(C011et0trichum sp.)、紫紋羽病(He1ic0basidium m0mpa Tanak)、根結線蟲病(Me10id0gyne inc0gnita Chitw00d.)、立枯病(Rhiz0ct0nia sp.)、疫病(Phyt0phth0racact0rum Schr0et) 等。

①輪紋病(1ept0sphaeru1ina p1atyc0d0nis J.F.1ue et P.K.Chi.) 分生孢子器埋於葉或者莖上,形成明顯的病斑。6月份開始發病,7~8月份發病嚴重,受害葉片病斑近圓形,直徑5~10mm,褐色,具同心輪紋,上生小黑點。嚴重葉片由下而上枯萎。高溫多濕易發此病。

防治方法:冬季注意清園,枯枝、病葉及雜草集中處理。發病季節,加強田間排水。發病初期用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噴灑。

②斑枯病(Sept0ria p1atyc0d0nis Syd.) 為害葉部,受害葉兩麵有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直徑2~5mm,白色,常被葉脈限製,上生小黑點。嚴重時,病斑彙合,葉片枯死。發生時間和防治方法同輪紋病。

③紫紋羽病(He1ic0basidium m0mpa Tanak.) 為害根部。一般7月開始發病,先由須根開始,再延至主根;病部初呈黃白色,可看到白色菌索,後變為紫褐色,病根由外向內腐爛,外表菌索交織成菌絲膜,破裂時流出糜渣。根部腐爛後僅剩空殼,地上病株自下而上逐漸發黃枯萎,最後死亡。濕度大時易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