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種子處理。選成熟的果實,取出種子,與3倍細砂混拌均勻,播前置室內催芽25~30d,待大部分種子裂口時即可播種,可以早出苗,出齊苗。
②播種方法。直播按1. 5~2. 0m穴距挖穴,穴的規格為30cm×30cm×30cm見方。將基肥與土混合施入穴內,厚度約15cm左右,蓋上一層約10cm厚細土,每穴散開播人種子5~6粒,也可尖頭朝下插入土中,再覆細土厚3~4cm,如土壤幹燥,則需澆水。蓋草保溫保濕,8~15d後便可出苗。出苗後揭草。如果土壤肥沃並施入充足基肥,則可以挖4~6cm穴播入。秋、冬季播種次年春出苗。苗高6cm左右進行間苗,每穴保留壯苗2株。育苗移栽按行距15cm,間隔5cm左右播一粒種子,待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移栽。
(2)分根繁殖選取直徑3~5cm,斷麵白色(斷麵有黃筋者為病根)的新鮮塊根,切成5-7cm長的小段,切口上蘸取草木灰(拌入50%鈣鎂磷肥),再噴0.5~1mg/1 GA。,稍晾幹後栽種。
按上述種子直播方法挖穴施肥,每穴平放種根一段,澆透水後再蓋細土,厚3~4cm,用腳踏實,覆蓋地膜可早出苗,當年可以開花結果。芽出土後及時破膜放苗。
(3)壓蔓繁殖栝樓的莖節易生不定根。於5~7月間,將3~4年生的健壯藤蔓拉於地下,在莖節上壓土,每節壓一堆土,兩個月左右,便能生根。將節剪斷,加強管理,促發新枝。次春進行定植。
4.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施肥栝樓生長期間,視雜草情況,每年需中耕除草多次。出苗後每20d左右需1次中耕,7月份以後,可減少中耕除草次數。每次結合中耕除草最好進行追肥,適當施入腐熟人畜糞尿,5月份可適當施用氮肥,6月份、8月份增施複合肥,控氮肥增磷肥補鉀肥。冬季增施過磷酸鈣及農家肥。視旱情,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並注意雨季排澇。
(2)搭架、修枝打權 當栝樓莖長30cm左右時,搭設棚架,架高1.5~2m,將莖蔓牽引,用細繩捆住,使栝樓上架。在搭架引蔓的同時,去除多餘莖蔓,每棵最多留2個壯蔓。要適時修枝打權,摘除生長過密和細弱的分枝、徒長權枝、腋芽等,使莖蔓分布均勻,通風透光,減少養分的無謂消耗和病蟲害的發生。為避免立秋後所結果實不能成熟,可於8月份開始摘除所有蔓頂、新出側芽和花蕾,使養分集中供應已有的果實。在秋分後果實逐漸成熟,可將老葉或靠近果實的葉片去掉,使其通風透光,既可促使果實早熟,又能保證質量。如以天花粉生產為主,應及早摘除新生花蕾。為提高坐果率,需人工授粉。在花期早晨8~9時,用毛筆蘸取雄花粉,逐朵塗抹到雌花的柱頭上即可,一朵雄花約可授5朵雌花。栝樓在生長期間若莖蔓徒長,會引起果小或落果。可在栝樓接近地麵的莖節間縱傷一小口,有黃水流出即可,此法能促進結果和防止落果。
(3)越冬保護冬季於封凍前要中耕除草,並於植株根際周圍施入適量農家肥,從距地麵1m處剪除上部莖蔓,留下的莖蔓盤在地上,隨即蓋草培土30cm,以防凍害。次春扒開土堆即可。
5.病蟲害防治
(1)病害 為害栝樓的病害主要有根結線蟲病(Me10id0gyne inc0gnita K0f0id et White)、根腐病(Fusarium spp.)。
①根結線蟲病。為栝樓的主要病害,老產區的毀滅病害,為害根部。病原物為南方根結線蟲,屬墊刃目異皮科。先須根變褐腐爛,後主根局部或全部腐爛,導致植株矮小,生長緩慢,葉片發黃,以至全株枯死。拔起根部,可見有許多瘤狀物,剖開可見白色雌線蟲。
防治方法:早春深翻土地,曝曬土壤,殺滅病源;整地時,用5%克線磷顆粒劑或20%甲基乙硫磷乳油進行土壤消毒;栽種前,用4%甲基乙硫磷乳油800倍液浸漬種塊消毒。
②根腐病。為害根部,由半知菌亞門瘤痤菌目鐮孢黴屬(Fusarium)的尖鐮孢(F.axysP0rum Sch1echt)和腐皮鐮孢[F. s01ani (Mart.)Sacc.]引起。感病初期地上部症狀不明顯,隨病情發展,主要表現為出苗晚、長勢弱,莖蔓纖細,葉片小,開花結實少。地下根感病後,主要為維管束變黃,最後整個根變褐腐爛。隨種植年限增加,發病率提高。
防治方法:與禾本科等非寄主植物輪作,不能重茬,嚴禁與地黃、玄參、紅花、烏頭等輪作;及時銷毀病根;土壤用甲基托布津等消毒;用多菌靈等拌種浸種;防止積水;發病初期,間隔10d左右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灌根2~4次。合理施肥也可以起到防治根腐病的作用。研究表明,栝樓根腐病的發生與土壤成分有關,與近年來重氮肥輕磷肥施用有關,采用控N增P補K補Zn措施能減少根腐病的發生並提高產量。
其他尚有蔓枯病[Fusarium equiseti (Cda.)Sacc.]、白粉病(Erysiphe s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