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寒冷的日子(1 / 3)

第十一章寒冷的日子

1.江淮河漢今屬誰?紅旗十月滿天飛

滿載著燒餅的獨輪小車隊,吱嘎吱嘎推向戰鬥的前沿。

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的女同誌在陣前宣傳鼓動,一曲《黃橋燒餅》壓倒了隆隆的槍炮聲:

黃橋燒餅黃又黃哎,

黃黃燒餅慰勞忙哎,

燒餅要用熱火烤哎,

軍隊要靠老百姓幫,

同誌們呀吃個飽,

多打勝仗多繳槍,

嗨呀咦吆嗨嗬嘿,

多打勝仗多繳槍,

咦呀嘿......

4日午夜,王必成率二縱繞至33師側後,進占分界鎮。葉飛率一縱插向李守維指揮部側後。陶勇在5日淩晨2時帶領一部從黃橋向外出擊。至此,新四軍三個縱隊對89軍的圍堵態勢初步形成。

李守維得到翁旅被圍殲的消息是4日天黑以後。他不相信,但電台呼叫卻聯係不上。他還是不信,派出了一個連偵察,消息被證實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他多少情緒,他把部隊集中在距黃橋十多裏的野屋基,喝了一斤多家鄉的"洋河大曲",吃了一隻老母雞。5日天一亮,下令以28門大炮的火力掩護33師、117師同時猛攻黃橋。

陳毅在報告中央和皖南軍部的電報中說:"空前惡戰","攀登屋頂頑強抵抗,拚刺刀七八次","我1、2、3、4、9各團進攻凶猛,刺死敵官兵在千名左右,敵膽始寒"。

李守維沒料到的是背側受擊,葉飛、王必成兩部從天而降,李守維一下子亂了方寸。

一縱4團在廖政國的帶領下直插向野屋基。2營長抓了個俘虜,廖政國一問,是李守維的副官。

"你們軍部在哪裏?"

"在野屋基。"

"李守維在哪裏?"

"在野屋基。"

"你敢撒謊?!"

"一句有假,長官砍我的頭。"

廖政國揮起馬刀,噌地一聲,碗口粗的一棵楊樹轟然倒地。"向野屋基出擊!"他大呼一聲。

部隊飛奔而進,卷揚起滿天的煙塵,如下大霧一般,蔽日遮天。

野屋基的槍彈密集得分不出個,500米之內根本無法接近。

"挖戰壕!一直挖到李守維的腳底下!"廖政國果斷地下了命令。

在機關槍的掩護下,幾十道戰壕迅速向野屋基延伸......

天黑下來。在廖政國衝進野屋基的時候,二縱、三縱的先頭部隊已經圍了過來。

最後的圍獵開始了。

槍聲、手榴彈聲、硝煙、塵土、喊殺聲、呼救聲、馬的嘶鳴聲,在蘇北大平原上回蕩。從月亮東升直殺到月上中天,仍是刀鋒晃動,寒光閃爍,濃煙滾滾。

2."在中國,最難對付的不是國民黨,而是共產黨"

......

泰州"兩李"的指揮部。

李明揚又開始"會客"。朱克靖要通了嚴徐莊的電話,李明揚緊張地在一旁傾聽。

這時陳毅已經到黃橋去了,留守在指揮部的是一個服務團的女同誌王於耕。

朱克靖:"於耕嗎?家裏情況怎麼樣?"

"很好。陳司令命令打掃戰場,收容俘虜。"

"陳司令怎麼樣?"

"昨天我看到他在打籃球。"

王於耕是服務團的才女,服務團上演的不少劇本出自她的手,這個北平姑娘20歲,兩年後成了葉飛夫人。她回答朱克靖的話語簡單而平靜,在李明揚則不啻為轟耳的驚雷。

"這麼說,黃橋保住了?"李明揚問。

朱克靖:"恐怕還不僅僅是保住一個黃橋吧。"

從黃橋反擊出來的三縱一路打過去,壓得33師連連退卻,靠向117師。117師正跟二縱揪打,33師的潰退像瘟疫一樣傳向117師。兵敗如山倒,當33師、117師得知軍部被圍於野屋基時,立刻潰不成軍。亂如蜂巢的大軍,像無方向之風刮起的落葉,忽東忽西,這裏一群,那裏一堆。

"繳槍不殺!"

"優待俘虜!"

到處是俘虜。衛生員、炊事員、服務團團員,都上去抓俘虜了。衛生隊的女兵們活捉了33師師長孫啟人。

孫啟人被押到黃橋後,對粟裕說:"我以前看《霸王別姬》,但並不理解'十麵埋伏,四麵楚歌'。今天我嚐到了滋味,比那還嚴重得多......"

野屋基之戰直廝殺到淩晨,韓軍再無力抵抗。成千成百的韓軍官兵放下了武器,機關槍、步槍摞得一堆又一堆,還有漂亮的山炮。

潰逃的亂兵瘋馬在八尺河上揪成一團,河上的橋已被李守維下令拆除,上千人撲入水中,生死關頭,各不相讓,左右橫擠豎壓,人高馬大的李守維被壓在最底層,待黃橋民兵用魚網打撈時,李守維的眼睛已經像死魚一樣變為豆腐色,屍體泡脹兩倍。

3.葉挺來電:一周後如無轉機,則將全部覆滅